最新网址:www.bqgcc.com

李世民夸李泰的同时,也不忘臭屁的抬高下他自己。

“啊哈哈哈哈······”

直到见李世民开怀大笑,李泰这才松了口气,可算让他给圆了过去。

李泰与李世民坐在榻上,站在二人身旁的李承乾觉得,他此时就不应该待在这立政殿。

他看着李泰,就坐在李世民身边侃侃而谈,浑身上下都写满了自信,不见一丝怯弱。

李承乾想到自己,在李世民面前总是唯唯诺诺,生怕说错句话,做错件事,又遭到李世民的呵斥。

他也从来没有这般,和李世民坐在一起父子谈心,像朋友一样说话。

早先李世民误以为,孙思邈是李承乾请来时的那番夸奖,已经比李承乾当太子后的总合都要多了。

李承乾看着李泰与李世民,不像是君臣更像是父子朋友间的谈话,使李承乾心中满是嫉妒、怨恨,还有种说不上来的挫败感。

李承乾现在深刻意识到,民间说的宁要讨饭娘,不要做官爹是什么意思了。

因为他爹是皇帝,所以他就有了许多的兄弟要和他争家产。

“阿耶,承乾东宫还有些事要处理······”

李世民头也不抬的继续和李泰说话。

他只挥了挥手,示意李承乾可以离开了。

李世民认为李泰虽然说的头头是道,但从来没上过战场。

战场并不是靠读熟背烂兵书,就能打胜仗的。

赵括就硬是搬兵书理论,贸然进攻秦军,导致赵军四十余万被围歼,出现了纸上谈兵的这种空谈理论,脱离实际的行为。

李世民继续考教李泰道:“青雀儿那朕再问你,若新募的士卒怯战,你该如何提振士气?若大将打完胜仗骄纵,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若是你又该如何处置?”

李泰思索了会。

“青雀当身先士卒,亲临与士兵同食宿共甘苦,让老兵传授新兵实战经验。

在小规模出兵袭扰敌军,或先带领新兵绞杀山贼,用小胜鼓舞新兵信心。

战前允其奖赏,再令士卒写家书存营,战后幸存者携赏赐归乡,战死者由朝廷抚恤立碑。

最后开战前散布敌军粮草耗尽,天时地利人和均在我军,弱化敌威鼓舞我方士气。”

李世民越听心中越是惊喜,但是并未出言打断李泰,他倒是想看看,李泰肚子里到底有多少水,有多少货。

关于李世民提出的大将打完胜仗骄纵,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又该如何处置这点,李泰并没有直接给出答复。

李泰听出了李世民说的就是李靖。

李靖在灭了东突厥之后就有点飘了,独断专行不听从李世民的指令。

当年颉利可汗战败后投降,李世民派使者谈判,要求李靖严密监视。

但李靖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并未听从李世民的旨意,而是擅自派兵深入追击突厥残部,差点没给那谈判的唐俭给害死。

唐俭侥幸回大唐后,跪李世民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了一番,他回府后就差没在府邸大门上贴出告示,李靖与狗不得入内。

待李靖回到大唐,李世民又封李靖当了国公,御史在朝堂上弹劾他治军无礼,不听圣旨。

李靖只道这是军事机密,不予做出解释,对突厥的安排也未上报朝廷,均专擅处理。

李靖这一行为,在李世民的眼中,就是其自恃功高,滋长了傲气,甚至敢挑衅皇权。

这次李靖又大胜而归,李泰明白这是李世民又怕当年的事再度发生。

见李泰陷入深思,李世民也不催促。

李世民就想知道,李泰今天到底能给出他多大的惊喜。

“大将对国有功,若只因其一时的骄横专擅,就斩尽杀绝,未免会被定义为功劳盖主,主君卸磨杀驴。”

李泰说的这点,李世民非常认同,他要不是皇帝不能再轻易上战场,谁功能盖的过他去。

“所以应先对其敲打,在朝堂上与御史里应外合,借朝臣之口对其发难,国君在加以斥责,待大将认罪,在下旨特赦不追究责任,以免寒了功臣之心,不然以后谁又敢上战场为国效力。

在褒奖时对其明升暗降,加封文官官职,增加其俸禄,大将若无异心定会明白国君的苦心,主动上交兵权,若大将反其道而行······”

李泰说到这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这个时候有宫人来禀,长孙皇后醒了。

李世民并未对李泰提出的法子做出什么评价,着忙起身去往了内殿。

今日李承乾回了东宫,他不同于以往在李世民与李泰那受了委屈,有想打砸东西的心情。

李承乾只觉得偌大的东宫,连个能说真心话的人都没有。

即便是一心向着他的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等人,实际上都是李世民的人。

这些人忠于的是他太子的身份,不是忠于他李承乾这个人。

李承乾没有叫人点燃烛火,在黑暗中他独自坐在榻上。

他习惯性的伸手在身边摸了摸,什么都没有摸到。

这时李承乾才反应过来,他的太子剑已经断了。

“来人掌灯!叫匐俱过来。”

匐俱就是李元昌带给李承乾的那个突厥人。

待匐俱到后,李承乾盯着匐俱那身,自从入东宫就没换洗过,具有突厥特色的服饰。

“你把身上衣服全都脱下来!”

李承乾穿上匐俱臭烘烘的衣服后,他不仅没觉得恶心,反倒是多了一种莫名的轻松之感。

看着匐俱身上披着他的绣龙纹袍子,李承乾就想笑,这让他想起一个典故沐猴而冠。

“匐俱你再给孤讲讲,阿史那思摩在突厥时候的事。”

阿史那思摩是突厥颉利可汗的部众,早在贞观四年,李靖破了东突厥后,随着颉利可汗被俘,一同到了长安。

而后李世任命其为右武侯大将军、化州都督,赐姓李,改封怀化郡王,统领颉利旧部众三万户、四万兵、九万匹马迁居定襄城,为大唐镇守漠南,抵御薛延陀威胁。

虽和李泰同为右武侯大将军,但李泰的是虚职无兵权,阿史那思摩的右武候大将军是实职。

说起阿史那思摩,匐俱眼中全都是崇拜。

匐俱用蹩脚的官话道:“俟利泌可汗同太子殿下这般大时,只他一人就能徒手猎四头草原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