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村又村 第28章

作者:老狗草根1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4-04-09 23:30:39
最新网址:www.bquge.cn

第二天上午,我们到达了又一处新地方。我们还没走多远,前方那喜洋洋的音乐,锣鼓的鸣响,就招引着我们前去。我们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只见从我们的左前方走来了一支队伍,有十数人,都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从前面走过。

自从我们出游以来,这么威武雄壮的士兵,我们几乎还没有亲见过,哦,不,他们哪里是普通士兵啊,看上去其中有几个应该是雄豪无比的将军。好奇心驱使我们,努力跟这支队伍保持一定的距离,看他们到底走向何方。他们接近村口了,黑压压的一大群人分两列站在大路两边,都有节奏地一遍又一遍地高呼:“欢迎花将军,荣归故里!”锣鼓声,箫管声,响成一片。这支英武雄壮的队伍走进了人们欢迎的队伍中,走进了村子的中心地带。

“我们也跟进去看看如何?”我对新娘说。新娘表示同意。于是我们也像普通的村民似的走进了村子。乡里的官员见我们的衣着打扮跟其他人有些不同,再加之人们对我们很是陌生,于是询问我们是哪里人,是干什么的,到哪里去等等的问题。我们都一一的如实相告。我又对乡官说:“如果我们到贵地来给贵地造成了不便,我们会即刻离开。”

乡官说:“客官怎么说出如此见外的话,你们是远方的客人,我们专程去请还请不来呢!既然来啦,就请参加我们欢迎花将军荣归故里的宴会,哪有立即离开之理啊!——如果客官即刻离开,岂不是惹天下人笑话我们花家村鄙陋粗俗,穷困荒僻,不懂礼数,容不下贵客?”

我说:“既然官长说到这个份上,盛情挽留,我们真深感荣幸之至了!不过,按照贵地的规矩,我们应该按份额留下份子钱,这总是应该的吧?”

乡官说:“客官真是越说越差了!我们花家村大几百口人,哪里就缺了您俩的份子钱呢!我们能留下远方的客人,也是我们花家村的荣光!如果再提什么份子钱的事,就叫俺脸上无光矣!”

我说:“承蒙官长厚爱,那我俩就只能惟命是从了!——今天贵地是迎接花将军荣归故里的,——到底是怎样的一回事,我们还不甚清楚呢!我们还恳请官长把相关情况向我们转述转述呢!”

乡官说:“这个自然的。我们这里的百姓也几乎到近日才了解真实情况的。相关情况,一些熟悉情况的人自然会专门向您俩讲述,客官尽管放心就是了。”

……关于花将军的情况,当时的文人们已经写成了诗歌,并且流传甚广,且代代相传了下来。我们不妨抄录部分于此: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原来众人所说的“花将军”,就是代父从军的花木兰是也。

至于我和新娘于花家村如何酒足饭饱,如何跟村民们话别,花木兰女将军如何的英武骁勇又和蔼亲切,恕我就不在此详尽叙述了。

……离开了花木兰女将军所在的村子之后,当天晚上我们只步行了三五里路。因为天气的逐渐炎热,虫蛇们的数量似乎也在逐渐增加,活动也愈加频繁。好在我们机舱内存有那种液态蚊香,通过光能加热,散发驱蚊的香气,要不然,说不定夜里就很难安眠了。第二天,我们从临时住地向另一方向出发,走不多远,越发感到天气分外焐燥——焐燥即闷热之意。

远处,斜斜的山坡上,绿色的底子,各色花朵点缀其上,它们无声地呼唤着我们。近处,高高低低的,是一大片成熟的麦子,金灿灿的,有的地方广阔,有点地方稍稍狭窄一些,看上去,不由得我们不产生喜悦。那成熟的麦子也在招引着我们。——农人们一定因之而欣悦无比。

我们沿着田埂向前走去,看到了一名小孩子,正在田岸边玩着泥土:全身上下没穿一件衣裳。从其头发、眼睛特别是两腿间的身体特征可以确定是一名男孩。他不穿衣服恐怕已有多日了,因为从面庞到脚后跟,几乎呈现出相同的颜色:红黑色。从肤色看,有点像黑色人种的孩子。如果他坚持天天穿衣服的话,那么,刚刚脱去衣服的地方一定比长期裸露在外的地方白皙一些。

“宝宝!”我新娘微笑着对男孩打了个招呼。男孩朝我们看了看,眼光显得很茫然,没有喜悦之色,也没有惊恐之意,而是看了看之后,仍然低着头,在玩弄他的泥土。而我们没能看出他要把泥土堆成一个什么作品。

“来,吃不吃?”我新娘从随身包里拿出一块小蛋糕给他。他没有拒绝,也没有说一声谢谢,接过去很快就吃了下去。

“这孩子饿了。”我新娘正说着,从麦田中间忽然走出来一名妇女,也是红黑的皮肤,看样子可能是孩子的母亲。原来她是在田间收割麦子的,她的身后已经割倒了一片麦子了。

她对孩子说:“你吃人家的东西啦?还不赶快谢谢——”她朝我们看看,不知道是让孩子称呼我们“哥哥姐姐”还是“叔叔阿姨”好。她愣了一下,最终决定是让孩子称呼我们“哥哥姐姐”。于是她对孩子说:“还不赶快谢谢哥哥姐姐!”我新娘给孩子东西吃时,大概都被她看到了。

孩子听到母亲的指点后,马上对我们说:“谢谢哥哥姐姐!”

孩子母亲对我们说:“你们是哪个人家的亲戚啊?是专门过来帮人家大忙的吗?”

我妻子看到这里正是麦收的大忙季节,没好意思说我们是旅游的,是出来闲逛的,只是说:“我们不是哪一家的亲戚,我们只是路过这里的。”

“哦,如果你们是我家的亲戚,能帮帮我,该多好啊。——那样我真要感激得向菩萨向你们磕几个响头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