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殖民全球 第21章 ·东林灭国,只争朝夕

作者:橡皮泥战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5:44:03
最新网址:www.bquge.cn

“嫂嫂想得太简单了……”

朱由检叹了口气,却没继续说。

大明历经万历、泰昌、天启三代堕落皇帝,数十年内任由百官互相倾轧、残害忠良,上至内阁,下至地方,整个官僚体系已经烂透了!

时至今日,早已派系林立,盘根错节。

阉党臭名昭著,自不必说,除他们之外,还有东林党、晋商集团、辽东军门等等山头,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生怕少占了一丁点儿便宜,唯独没把大明帝国放在心上。

官员要出头,必须先加入某一派,否则寸步难行,一不留神,更是各方一起得罪,落得个破鼓万人捶的凄惨下场……

哪能简简单单分出“忠奸”二字?

想到此处,忽然问了一句:

“嫂嫂如何看待东林党?”

大明中后期,党派林立,但大多是以师承、地域等因素抱团取暖的一个个松散联盟,东林党则不同,他们已经有了后世政党的雏形——

有信仰,有共同纲领,广纳贤才,不分地域、等级、贵贱。

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顾宪成等人修复宋朝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同年十月,“东林八君子”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规定:

每年举行大会一、二次,每月小会一次。

东林之名,因此而盛行天下!

张嫣久受阉党欺压,很是同情东林党,毫不犹豫的说:

“东林党人讽议朝政、评论百官,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弹劾贪赃枉法,素有清名,陛下当重用之!”

她说得没错,东林党很先进,名声很好。

月月开会,既讲学又议政,短短二十年,东林书院已发展成为大明朝最大的舆论中心,而东林党人也遍布朝野,其形式,规模,已与数百年后的“同盟会”相类,若没有满清乱入,也许华夏也会走另一条路……

但那条路,朱由检走不通,也不想走!

笑了笑,不以为然的说:

“皇兄登基之初,也曾重用东林党人,结果呢?”

东林党的先进性毋庸置疑,但屁股决定思想,他们的出现,代表各地大地主、大资本的利益,本身与皇权相悖。

而且,这些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表现出对原始资本的极度渴望,在摇摇欲坠的大明朝末期,仍然不管不顾的内斗揽权,不仅要把其他党派彻底踩死,还试图控制皇帝。

天下之大,唯我独尊!

张嫣框在时代的格子里,自然看不穿,便顺着朱由检的话说道:

“后来,东林党因弹劾魏忠贤、客巴巴,却遭其反噬,‘东林六君子’蒙冤而死,魏忠贤趁势拉拢浙党、楚党、齐党,归于麾下,人称‘阉党’,就此陷害、排挤东林党,逐渐独霸朝堂……”

“我不是说这个……”

朱由检见她答非所问,倒也没着急,启发她道:

“皇兄并非忠奸不分,怎么能默认魏忠贤行事?浙党、楚党、齐党之中,也不乏大智慧的能臣干吏,又怎么甘心依附于太监?”

就你皇兄那样,还不是忠奸不分?

他但凡有点儿是非观,便不会放任阉党坐大,祸乱朝纲,让孙承宗、袁可立等一群贤臣先后罢官去职了!

张嫣皱了皱眉头,反问道:

“陛下想说什么?”

朱由检道:

“萨尔浒之败后,朝中第一大党‘浙党’受了牵连,惨遭清算,东林党趁势崛起,后因‘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得势,及至皇兄主政,其势已成,独占内阁,竟操作吏部考核,联合督察院,将浙党、楚党、齐党三党首脑全部赶出中枢……”

这些旧事,张嫣当然知道,但东林党做事讲究,要排除异己,必先揪其小辫儿,扒其底裤,毁其名声,师出有名,她当时也没多想。

此时一想,似乎真是这么个效果?

“陛下是说他们……”

话到嘴边,却没想好用什么词儿,倒是朱由检接了一句:

“心太野了!”

见张嫣不是很明白的样子,又解释道:

“当时辽东局势危机,东林党权侵朝野,却只顾排除异己,与魏忠贤、客巴巴争风吃醋,只因熊廷弼是楚党,便袖手旁观,坐视他屈死狱中,如此行事,皇兄能留么?”

小木匠,恐怕没这眼界……

这是你的意思吧?

张嫣放下奏疏,定定的看着朱由检,笑道:

“陛下要说什么,直说便是!”

长长的睫毛上,还悬着一颗泪珠儿,映得她一双美眸愈发动人,梨花带雨,娇俏绝伦,朱由检心头一热,忙俯下身子,说道:

“东林党很排外,坚持‘攘外必先安内’,一心要使‘东林君子’遍布天下,如今辽东战事滥觞,陕北又烽烟四起,这个节骨眼儿上,若让他们执牛耳,恐怕又要重演当年故事,于天下何益?”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历史!

原型跟张嫣一模一样,做信王时,眼见阉党指鹿为马,祸乱朝纲,而“东林六君子”死得凄惨,自然大为同情,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朴素原理,一旦铲除阉党,立即打算重用东林党人。

好巧不巧,抓阄组阁时,又抓了一水儿的东林党人,搞了一个“东林内阁”,原型以为是天意,然而……

无情的现实,给了他一个大逼兜!

大明自仁宗以后,继任者一代不如一代,皇帝不争气,丑态百出,逐渐造成一个难以挽回的恶果:

皇权,不能代表整个大明江山了!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忠于大明和忠于皇帝之间矛盾,更多的人,则在家与国之间,选择了后者。

国事不可为,齐家可还行?

有了这样的共识,东林党一家独大之后,大地主、大资本、勋贵集团、边军门阀的利益,就再也无法撼动了:

想加税,东林党不让;

求捐款,东林党不给!

面对日益强盛的女真鞑子和烽烟四起的农民起义,“东林内阁”秉承着“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的至理,甭管皇帝坐不坐得稳,只求家族不纳税,最终给出了一个坐等灭国的方案——

裁撤驿站,削减边军!

哪有强敌入侵,反而自废武功的道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