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朝末年,周武王封太公望于齐地,都营丘,建立了周代的诸侯国齐国。姜太公经过励精图治,创建了强大的齐国。
后来,经过管桓、威宣等君主的统治,齐国历经八百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
在周代初期,太公望初封时的齐国只是一个小国。然而,通过周公和太公平定“三监”和“殷东五侯”的叛乱,以及姜太公七次征伐莱夷,夺取了莱夷的昌乐营陵后,齐国的疆域逐渐扩大,成为一个拥有五百里土地和众多人口的大国。
据《史记》记载,成王即位后,发生了“三监”和“殷东五侯”的叛乱。周公奉命东征,姜太公与其长子姜伋东西夹击,成功平定了叛乱。
为了褒奖太公的功绩,成王将所得的齐地“益封”给姜太公。根据《齐太公世家》的记载,太公被命令向东征讨至海、向西征讨至河、向南征讨至穆陵、向北征讨至无棣,包括五侯九伯在内的势力都可以征讨。这是成王的命令,姜太公必须执行。
因此,姜太公被封为齐王时,他肩负着建国和扩土的双重任务。当时战争还没有结束,他不仅要继续征伐反周的东夷诸国,特别是靠近齐国的强大莱夷之国,还要兴建治理自己分封的齐国。
太公望的任务非常艰巨。此时,弥水以西直到镐京周王室的地区已经完全属于周王朝的领土,齐国成为周王室的东大门。
商末周初时期,齐地的形势是:弥水以西为齐国,弥水以东为纪国,弥水东南为莱夷之国,齐国的西南为鲁国。
武王和成王两次东征灭商伐夷,也只到达青州一带,弥水流域成为周朝东征的最东边。弥水西畔出土的苏埠屯商墓群与安阳殷墟相媲美。
周初的鲁国、齐国、纪国、莱夷之国,它们虽然地理位置相邻,但性质却有着根本的区别。齐国的西南部是武王新分封的鲁国。
鲁国和齐国都是武王所分封的诸侯国,但它们的分封方式不同。鲁国的分封是基于血缘关系,是通过占领土地来实现的。
而齐国则是准血缘关系的分封,是通过结盟来实现的。这种分封方式被称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像鲁国、齐国这样的封建亲戚;另一种是褒封,如齐国东北部的纪国。
纪国是在看到武王东征势不可挡的情况下,在战争形势所迫下主动投降的。武王将其褒封在原地,使其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公羊传·隐公元年》中何休注:“有土嘉之曰褒,无土建国曰封”。纪国拥有自己的国土,因此是褒封的诸侯国。
鲁国和齐国都是周武王东征打下来的天下,没有自己的领土,这是“无土建国曰封”,也就是通过分封来建立国家。
齐国东南部的邻国就是莱夷之国,莱夷是坚决反周的势力,所以才有“营丘边莱,莱夷来伐,与之争营丘”的情况发生。
《中国史稿》中提到:“商都虽克,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殷东地区尚有庞大的与国势力,商人的主力军也远在东南战场。周武王、师尚父决不会半途而废予敌以重整旗鼓的机会”。
因此,姜太公七次讨伐莱夷,最终打败了他们,夺取了昌乐缘陵。姜太公亲自镇守并安抚此地,缘陵便成为了齐国的陪都,维持了一百余年。
在上文中,我们详细分析了周朝初期,姜太公被封为齐国君主时,齐国的地理环境和形势。
武王将师尚父封为诸侯,为何选择“齐”作为国名?在西周建立之前,这片土地上是否已经存在一个名为“齐”的国家?
这是一个历史空白。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考证,我们发现在西周建立之前,这片土地上不仅存在一个古老的东夷齐国,而且其历史非常悠久。这个东夷古齐国,就是后来姜太公被封为齐国君主的前身。
它位于弥水以西的今青州与寿光交界处,中心地带就在今益都苏埠屯、寿光边线王、益城村周边地区。
这个古齐国的都城就位于今弥水以西,寿光边线王村北侧的“边线王古城遗址”,这里现在已经成为了山东省的重点古迹保护单位。
“边线王古城遗址”,就是《孟子》、《史记》、《后汉书》中所记载的:“益让帝禹之子启,而避居箕山之阴”的伯益之都。
箕山,即现在的香山,位于今青州城东四十余里,郑母镇与谭坊镇交界处。“箕山之阴”就是在箕山以北的苏埠屯至寿光“边线王古城遗址”这一带地区。
夏初,尧舜禹时期的圣贤、大禹的继承人,号称“四岳”(管理四方部族的领袖,亦称太岳,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的伯益,主动让位于禹子启,而避居“箕山之阴”。
后人称此地为“伯益之都”,即后来的“益都”。这里有帝启为伯益所立之祠庙。伯益死后,帝启每年派人带祭品来祭祀。《越绝书》:“益死,启岁善牺牲以祠之”。
《春秋·僖公十五年》云:“己卯晦,震伯夷之庙。”《左传·僖公十五年》云:“(九月)己卯晦,震夷伯之庙。”震,即雷击。伯益宗庙在春秋僖公十五年九月的最后一天遭雷击致毁。伯益后人又将其重修。
伯益,赢姓。古代“营”“赢”通用,故“营丘”亦曰“赢丘”。丘,都城也。古代,城即国,国即城,城邦之国也。
这一伯益营丘之国,就是《山海经》所说的“青丘之国”、“大人之国”、“君子不死之国”。
它就是西周以前,历史上的东夷古齐国。是东夷齐地最古老的氏族部落方国。
换言之,它就是古九州之一,青州地盘上少昊爽鸠氏之部落方国之一。这个古齐国,一脉相承,延续至秦灭齐,有两千五百年光辉灿烂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