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历史,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发展脉络丰富而深邃,可以根据其教义的演变和传播路径大致划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和大乘佛教时期。
**原始佛教时期**,又称初期佛教,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88年到公元前383年。
这一时期的佛教,以佛陀释迦牟尼的教诲为核心,强调四圣谛(苦、集、灭、道)和八正道,倡导众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涅槃的境界。
佛陀在世时,僧团以共同修行和托钵乞食为生,佛陀的教法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在僧团中流传。
在佛陀入灭后,僧团面临着教义传承和组织维持的挑战。为了确保佛陀教诲的纯正和僧团的纪律,僧团开始举行集结,共同回忆和确认佛陀的教法,这被称为“结集”。
原始佛教时期的僧团,以其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佛法的坚持,逐渐吸引了更多的信众,佛教开始在印度次大陆及周边地区传播开来。
**部派佛教时期**,大约始于公元前383年,这一时期佛教内部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和实践,形成了多个宗派,如上座部、大众部等。
这些宗派在教义、戒律和修行方法上有所差异,但都自认为是佛陀教法的传承者。
部派佛教的形成,反映了佛教在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和演变。
这一时期的佛教,开始出现了更多的经典和注释,佛教文化和艺术也开始繁荣发展。
**大乘佛教时期**,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开始,这一时期的佛教强调菩萨理想,即为了众生的利益而推迟自己的涅槃,直到所有众生都能得到解脱。
大乘佛教的教义更为广泛和深入,发展出了如般若、唯识、华严、净土等不同的哲学体系和修行方法。
大乘佛教的传播不限于印度,还扩展到了中亚、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对这些地区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这三个时期,不仅标志着教义和实践的演变,也反映了佛教在不同历史时期与社会文化的互动。
从原始佛教的简朴和纯粹,到部派佛教的多样性和地方化,再到大乘佛教的包容和普渡众生的理念,佛教的历史展现了其作为宗教和哲学体系的丰富性和生命力。
释迦牟尼佛,作为佛教的创始人,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三十五岁那年,他在菩提树下经过长时间的冥想和修行,最终达到了完全的觉悟,成就了佛道。
此后,佛陀开始传播他的教义,历时四十五年,直至八十岁高龄时进入涅槃,结束了他在人间的教化生涯。
佛陀涅槃后,弟子们依照他的遗愿,以极高的礼节供养佛的遗体。
阿难尊者和阿那律尊者等佛陀的亲近弟子,带领僧团以转轮圣王的礼节,供养佛陀的遗体长达七天,并随后进行了荼毗(火葬)。
佛陀涅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各地,各国国王纷纷派出使团前来悼念,并请求分得佛陀的舍利子(佛的遗骨)回国供奉。
最终,佛陀的舍利子被分为八份,由八位国王请回各自的国家,建立佛塔以供奉舍利子,而僧团则保留了曾经盛装过佛舍利子的宝瓶,作为对佛陀的纪念。
在佛陀涅槃不久之后,僧团中出现了一些不安的情绪。有愚痴的比丘认为佛陀涅槃后,他们将不再受到约束,可以为所欲为。
同时,由于佛陀在世时所说的法并没有文字记载,仅依靠口头传诵,随着时间的流逝,教义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也可能会有外道的邪说掺杂其中。
为了维护佛法的纯正,迦叶尊者决定召集有修证的大弟子们进行结集,即对佛陀的教法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确认。
结集的过程是严谨而庄重的。德高望重的佛弟子们被聚集在一起,通过推选,那些精通佛法的弟子被选出,他们将诵出佛陀的教法。
然后,这些教法会被大众审定,确保没有错误和偏差之后,方可以流通于世,供后人学习和实践。
第一次结集发生在佛陀涅槃一个月后的安居期间,即公元前543年的四月十六至七月十五。
结集的地点位于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外的七叶窟内,由阿闍世王提供支助。
五百位大德比丘参与了此次结集,由迦叶尊者主持,优婆离尊者诵出律藏,阿难尊者诵出经藏。
律藏指的是《八十诵律》,而经藏则是指《阿含经》。至于论藏,其诵出者则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阿难尊者,有的认为是迦叶尊者,还有的认为是富楼那尊者。
在七叶窟内的结集完成后,富兰那尊者带领五百位大德比丘从南方赶到王舍城,他们在七叶窟外进行了另一次结集。根据玄奘法师和真諦法师的传承,窟外结集时包括了大乘经典。
而据《大智度论》的记载,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诸大菩萨与阿难尊者等一同在大铁围山结集了大乘经典。
这些结集活动对于佛教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们不仅确保了佛陀教法的准确传播,也为后来的佛教徒提供了学习和修行的基础。
通过这些结集,佛教的教义得以系统化和文字化,为佛教的长期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佛教历史上,佛涅槃百年后的某一天,西方摩偷罗城的比丘耶舍在乞食游方中到达了东方的毗舍离城。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寺院正在举行法会,寺里的僧人以铜钵盛水,向信徒化缘金钱,用于购买寺院所需物品。
耶舍比丘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佛教的戒律,是不正当的求施行为。
他不仅劝说寺院的僧人停止这种行为,还向信徒们宣讲非法求施的罪过,劝他们不要施舍金钱。
耶舍比丘的这一行为引起了寺院僧人的不满,他们要求耶舍比丘悔过,并公开向信徒们认错。
然而,耶舍比丘坚持自己的观点,拒绝悔过和认错,最终被摈除出僧团。
耶舍比丘并未因此放弃,他离开后前往西方各国寻求支持,得到了西方各国僧团长老的赞同。
于是,西方僧团的代表和东方僧团的代表,共计七百位比丘,在毗舍离城的婆利迦园中就乞钱等十事是否符合戒律进行了讨论。
讨论结果是东方比丘的观点未能说服西方比丘,双方在八个多月的时间里重新结集了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