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渊明和常镇业都很清楚,整顿龙虎山上清宫的产业,意义远不止于加强对道教的管理,实际上也是将来广泛地清查地产和户籍的一次预演,所以出发之前,对郑王朱由某和冯锡韩都作了很详细的交代。
张兴扬平时懒懒洋洋无所事事,真的到龙虎山办事,还是非常认真的。这一次在上清宫,对所有的产业都进行了认真的登记,所有道宫、道观、道庵和道院都详细登记位置、面积、附属建筑等等,拆毁了十几座妨碍百姓通行的建筑和山门,张天师私设的道路、河流关卡也全部撤销。
张天师名下的土地和山林全部清丈勘察,保留上清宫附近的五百顷作为张天师和一众道士、道姑的食禄田,其余收归皇室所有,并且让原有佃农继续租种。山林则保留方圆二十里左右的区域,作为上清宫蓄养修缮宫殿所需的木材的场所,其余改为野生山林,任由百姓樵采、狩猎、取水。
最难办的部分是人员的处理。上清宫名下有道士、道姑和俗家修行者上千人,而没有登记在各处道观、道庵和道院中居住的,还有两千多人,大部分都是因为饥荒和战乱投靠观、庵中的熟人的。另外,张天师名下还有在籍的僮仆奴婢二百多人,排场不是一般的大。
张兴扬当场决定,将一千多与修行毫无关系之人遣散,交由当地官府送还原籍。其余有修行之意的,逐一验看师承,编入名册,以后再有生老病死,上清宫需向礼部道录司报告。僮仆奴婢清点数量验明正身,以奴籍登记。张洪偕亲信数十人,因为有殴打村民、强占田地等罪行,交地方官发落。另外,清理出不满十岁的男女孩童四十多人,带回南京交给羽林苑处理。
“要是这么说,上清宫那里还有两千多人。”毛渊明似乎觉得有些忧虑,“会不会还是太多了?”
“是多了点,但现在张天师比较富有,让他去养着这些人,好过这些人离开上清宫成为流民或者江湖术士。”张兴扬显然对自己的处理办法很有自信。
“嗯嗯,也有道理。”毛渊明想了想,觉得也对,便又问道,“那张继宗你是怎么处理的?”
“张继宗不由我处理吧。”张兴扬笑呵呵地说道,“按照朝廷的旨意,由郑王朱由某宣旨,勒令他闭门读书修行,五年之内不得离开上清宫半步。上清宫事务暂时由他的几个堂叔署理。”
“那土地的鱼鳞册和人口的黄册都编了吗?”常镇业最关心的还是这两件事。
张兴扬点点头:“都编好了,是冯锡韩主持做的。这次多亏了冯锡韩,很能干,怪不得老许说带上他能帮手。这次应该给他升个官。”
“这没问题,给他挂一个户部主事的衔,还在军机处听用就是了。”常镇业显然也对冯锡韩非常满意,又问道,“那鱼鳞册和黄册不要交给户部,留在军机处,以后就由皇室直接管理。”
“对。”毛渊明很大声地表示对常镇业的赞同,“这种容易搞的,都尽量掌握在皇室的手里,把难搞的地方钱粮民政交给六部。”
张兴扬从来没考虑过这件事,既然毛渊明和常镇业都这么说,那就只管照办。不过,还有一件事要和大家交待:“我们回来的路上,赵湘梓执意要路过浮梁县,去看看那里的瓷窑。”
“咦?老赵是做陶瓷器的,他肯定喜欢去逛那些窑子。”
林樱瞪了毛渊明一眼,认真地说道:“我说大官人啊,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轻浮了?”
“我开个玩笑嘛。”毛渊明只得笑嘻嘻地解释。
“好吧,我们特意在那里停留了三天,让他仔细观摩一下。”张兴扬继续说道,“老赵说,他打算在浮梁县景德镇试试新工艺,看看能不能出更好的瓷器。”
“这个没问题,让他试呗。”常镇业毫不迟疑地就答应了,“我粗略估算一下,你从张天师那里收缴的八百多顷地,按照每亩三分银子的税率收税,今年秋粮就能收两千四百两,就当外快,全都投给赵湘梓的瓷窑好了。”
“那……林妹妹,那四十多个孩子,就要交给你照顾了。”张兴扬贼态兮兮地开始和林樱搭讪。
林樱却不愿意和张兴扬多说,干净利落地答道:“没问题。”
张兴扬在林樱这里讨了个没趣,只得又转向毛渊明说道:“我还有一件事:南京的朝天宫,原本是朱元璋所建的皇家道观,用作朝廷举行盛典前练习礼仪的场所,也是官僚子弟袭封和文武官员学习朝见天子的地方,同时还是天下道教管理机构之所在,兼有宗教、礼仪、官署三大功能。我前一阵子去看过,里面道士不多,很是萧条。不如趁此机会,把朝天宫重新修葺一番,运用起来。”
“这个更没问题啊。”毛渊明连连点头,“凡是事关道教管理的,你只管按你的想法去做,我们尽力配合就是了。需要钱就找镇业要。”
几天之后,柏应理、吴历和沈福宗前来向大家辞行,说是要回松江府,准备今后的行程。众人都觉得非常不舍,但也不能再挽留。
毛渊明将给教宗的国书装在一个镀金的锦盒之中,交给柏应理,叮嘱他一定要妥善保存,当面献给教宗。鲍婧又准备了不少衣物和腌腊食品,让三人带在路上。金和光专门派了一艘船,将热气球和常镇业为柏应理准备的各种礼物一同运往松江。
江边送别之日,柏应理一再表示,自己此行大约需要两、三年时间,希望回来之日,大明已经光复了整个天下,能够与大家欢聚。
柏应理走了不久,前线的捷报就再度传来:因为议和失败,鄂札突围也失败,所以在叔叔董额的劝说下,鄂札开城向明军投降。
军报中还说,鄂札投降之后交代,京师几乎已经没有防御之兵,北直隶、山东、山西等地也是民变四起。可以确定,清军仅有的力量只剩下关中的图海和张勇集团。当务之急是防止清廷放弃京师向东北逃窜,因此希望南京方面派出由宗室王爷领衔的使团,前往京师议和,尽量稳住康熙。只要大军进入北直隶境内,就不怕满人再跑了。
这个巨大的胜利消息震撼了南京军机处的每一个人,毛渊明兴奋之余,连连问大家,派什么人去议和。
众人商议了半天,最后得出结论:派郑王朱由某去。朱由某这一次和张兴扬一起去江西龙虎山处理张天师的事,表现至少可以说是得体。而且朱由某是南京现有的所有宗室成员里,和皇帝朱慈炤血缘第二近的,仅次于益王朱和壐,派遣朱由某去,也会让康熙感觉比较郑重。
至于使团的其他成员,自然是以郑斌为首,冯锡范、黄百家等人随行。新科探花潘耒因为是顾炎武的入门弟子,也应当安排在使团之中,前往京城探望恩师,转致皇帝朱慈炤的安抚之意。
使团组建之后,择吉日从仪凤门码头启程,沿着运河北上。明军主力因为在徐州一带休整,所以使团会先前往徐州和郑克臧会合,听取指示之后,再行前往京师。
送走了议和使团,琉球使者的采购团也从杭州回来了。李书同和秦九儿陪着这群琉球人,玩得颇为尽兴,虽然穿越者们之前在杭州住了很久,但眼下比杭州好玩的地方,还就不多。
琉球使团出手不算阔绰,在苏州、杭州这样的江南购物天堂,也仅仅采办了两船货物。不过,尚熙向毛渊明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既然朝鲜能够在南京设立领事馆,那么琉球也希望得到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