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律》自然就是大明总结历朝法司实践得失后制定的法律汇总。
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大明律》的地位就相当于科举中的四书五经。
那么,《大浩》的地位就相当于——程朱的《四书集注》!
等同于后世的《最高法院法律解释》,乃是专门解释《大明律》适用范围的官方巨著。
《大浩》的地位不容置疑,乃是太祖皇帝亲自担任总裁编纂的法律解释,历代皇帝皆有增补续编。
“大宗师,各位大人,大家都当记得,太祖高皇帝曾有令‘一切官员,军民诸色人等,每户须有一本《大浩》。’太祖皇帝为了普法天下,还规定有,‘如犯罪者拥有《大浩》者,可减刑罚,如无,则罪加一等!’”
“这位莫师爷自称精通大明律,如此,敢问莫师爷,不知你的《大浩》在何处?”
这话就是耍流氓加诛心了。
太祖他老人家颁布这个政令大家当然都知道的,因为这是国策。
当时起到的普法作为也是效果杠杠的。
起码大家都知道,谁敢在洪武爷治下当贪官,五十两银子就可以楦草剥皮,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注意,楦草剥皮的刑法在《大明律》里没有的,太祖他老家单独在《大浩》是专设的专门针对贪官的刑法。
比如建昌县县令,收受四百贯钱,被楦草剥皮,莱阳县县丞贪一百贯,凌迟,开州知州残民以逞,被枭首而死,这些案例至今仍被人时常提起。
由此可见《大浩》的地位,更在《大明律》之上。
可世易时移,一百多年过去,真心没人执行了这道国策了。
而且你方唐镜这本《大浩》也是崭新得紧,想必也是不久前才购置的吧?
但问题来了,你莫师爷不是师爷么,刚才还吹牛皮精通律法,应当不会不知道审案流程,也应当知道怎么对待义民吧?
可你刚才的表现明明就是颠倒来玩,是故意知法犯法么?
若你并非故意,那只能说明你并不精通律法,哪还做什么狗屁的师爷!凭什么经办此案?
而且,按规定,你的《大浩》呢?
虽说是一百多年前的皇令,但朝廷并没有发文废除这道政令呢!
你身为师爷执行了吗?你配为师爷吗?
鸦雀无声!
李士实愕然,李知府愕然,莫师爷愕然,所有人都是愕然……
若真按照方唐镜的说法,这里所有人都该打板子!
方唐镜又悠悠问道:“莫师爷,你既不通刑名,又不晓法理,胡乱攀咬,咆哮公堂,如此人物,居然还有脸混迹幕僚界,岂非侮辱朝廷大员,该当何罪?”
我去,你方唐镜摸摸自己的良心,是不是又一次打击报复?
莫师爷此时已经是欲哭无泪,他曾经呵斥过方唐镜:“广庭大众,你竟敢侮辱朝廷大员,该当何罪?”
偏偏方唐镜步步紧逼,又道:“作为主官幕僚,知法犯法,欲陷上官于不义,是不是该罪加一等?”
莫师爷眼前一黑,几乎晕了过去。
我……草了!你方唐镜摸摸自己的良心……
良心这东西他此时已不指望方唐镜会有的。
当然莫师爷自己也估计也是没有的,这就代表着又要挨打。
一想到这一点莫师爷便是心如刀割,自己才刚刚发誓,绝对不给人殴打自己的借口,可现在……
莫师爷此时恨不能抄刀子割下几块肉下来!当然这些肉肯定是方唐镜地。
方唐镜这是精准定点的打击报复,不但报复莫师爷,连李大宗师也扫了进去!
莫师爷此时可谓是恨地无缝不能钻!
李士实虽竭力装作若无其事,但无风自抖的袖袍已彻底的将他内心的愤怒出卖。
刘指挥简直喜不自胜了,比喝了三坛御酒还要上头,大喝道:“来人,给这厮掌嘴!嗯,先掌嘴十下,看这厮还敢不敢胡咧咧!”
话音一落,一名牛高马大的军士已经直接抡开大巴掌“劈里啪啦”左右开弓,打得莫师爷鼻涕眼泪鼻血口血横流,连惨叫都被生生打回肚里,发不出半句声音。
原本掌嘴是用竹牌的,现在这“公堂”相对简陋,这军汉就直接用巴掌代替了。
军汉手掌足有蒲扇大小,虽只是扇了十记耳光,却是打飞了两颗牙齿,两边脸都高高肿了起来!
不知为何,看着莫师爷痛不欲生的样子,绝大多数人竟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谁叫这厮之前太过嚣张跋扈,犯了众怒!
李士实心下凛然,他原先设想自己在审讯时引经据典地让刘指挥下不来台,从而掌控主导权的策略,现在看来有方唐镜这小贼维持,已然是行不通了。
李士实心下奇怪不已,当日自己革除方唐镜功名时,方唐镜如丧考妣,毫无抗手之力,今日怎的如此犀利,简直就如同换了一个人一般!
这样的人,对于宁王的大业隐患更大,无论用什么手段都要想法子除之。
“够了,时间已过正午,就不要在这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浪费时间了,且莫树有是否带有《大浩》与本此案情无关,公堂就不必再问了。还是尽快审讯结案,还松江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李大宗师以尽快结案为由,终止了对莫树有的穷追猛打。
呵呵!好笑!
这个问题是莫树有挑起的头,一开始莫树有“咄咄逼人”的时候,怎么不说无关紧要呢?!
当没占到便宜还被打了十记嘴巴的时候,便又说与本案无关了,呵呵,还真是呵呵!
不过,目的已经达到。
莫师爷想利用他对大明律的熟悉,从而反客为主,协助李士实将案件的主审权夺过去。
莫师爷和李大宗师想法的确很美,正常情况下刘大侉子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不是对手的。
然而有了方唐镜这个斜次里杀出来的家伙,结果勇作急先锋的莫师爷不仅没能证明他的专业素质,反而弄巧成拙,在众人心中留下了无能废物的印象,连带着作为他东主的李大宗师也跟着丢脸。
“还请大人继续。”既然得了便宜,方唐镜便向着李大宗师拱了拱手,微微一笑就坐回了座位。
“陆掌柜,你继续说下去……”刘指挥使意犹未尽,却也只能继续审案。
“自从这位方唐镜先生进到鄙店之后,一切都改变了。”陆掌柜语带哽咽,一头花白的头发随风飘散,带给人无限的同情。
陆掌柜之前慷慨激昂地称呼方唐镜为小贼,然而当血淋淋的例子就摆在眼前时,他可不敢再这样称呼,连莫师爷都遭了这小贼的毒手,自己这把老骨头哪里经得起又打板子又打巴掌的!
瞬息之间,老奸巨滑的陆掌柜立即就转换策略,打出了最擅长的大招——悲情牌。
在这方面陆掌柜可太有优势了,年纪摆在那里,脸上橘子皮般沧桑,浑浊的老眼含泪,花白的头发披散,痛心疾道的语气,套一句后世著名的话,看到他此时的样子,就给人一种想用爱发电的冲动。
“他倒是有三分本事的,可惜啊!并没有用到正途上,可惜,可叹!”
陆掌柜十分高明,他吸取了莫师爷失败的教训,并不正面与方唐镜硬顶,而是先甩出惜才的大义名分,从道义的高度博取众人的好感,让自己在舆论上先立于不败之地。
“他仅仅只用了小半柱香的功夫,就找出了众人找了半个月都没办法证伪的《清明上河图》,说是奇才也不为过,当真可惜了!唉!”
堂上堂下的众人莫不双目圆睁,小半柱香证明了一幅《清明上河图》赝品?
真的假的?
方唐镜读书厉害是众所共知的,想不到他对古玩书画都有如此深刻的研究,他今年才十七岁吧?他只是一介寒门学子吧?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幅《清明上河图》摆以“快哉风雅集”半个多月,可以说是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文会因它而声名远扬。
从逻辑上推理,大家都认为《清明上河图》是赝品,也令得许多人慕名去观摩。
可这幅《清明上河图》更令得大多数寒门学子连店门都不敢进,因为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唯恐说错了话,被人当作笑柄。
此时被人告知,竟有一个寒门学子在不到半柱香的时间里就证明了它的赝品性质,怎能不让人意外,怀疑人生?这就是传说中的人比人气死人?
陆掌柜的话还在继续:
“通过这幅作品的证伪,他成功的建立起自己鉴定书画方面的权威。”
“然则,谁也料不到,此子竟然包藏祸心,他利用建立起来的威信,接连找出两幅赝品!”
众人听出点味道不对了,什么叫做“利用威信找出赝品?”,找出赝品靠的不是自己的学识么?
陆掌柜很快就为大家解开了疑惑:
“这两幅作品一真一假,他找出赝品也就罢了,谁知他竟是利用众人对他的信任,硬把真品说成赝品,而伺候的小厮所学不精,竟是被他指鹿为马,生生吓唬住了。”
既然如此,难道你就任他大放厥词?陆掌柜这话,许多人都是存有疑问的。
然而下一刻,他们就释然了!
“老朽当时就在二楼,却是限于自己订下的文会规定,不能下楼直斥其非,老朽虽是商人,却也知道‘诺不轻许,人无信不立’的道理,可也正因如此才让此子越加的肆无忌惮。老朽实在应该为这次的事件负上莫大的责任!”
陆掌柜捶胸顿足,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诺不轻许,人无信不立!好一个言而有信陆掌柜!
欺负这样一个老实巴交的老人,有意思吗?
劫掠这样一个重信守义的商人,有问过自己的良心吗?
所有人都开始对方唐镜产生了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