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走了过去,取过汤盅端到高太后身旁,笑道:“这汤色如茶,闻着也有一股子清香,徐国师定是下了功夫的。”
高太后眼皮子都没有抬一下,嬷嬷也不慌,她让旁边伺候的人都退了出去,这才开口道:“太后娘娘千万莫要在这个节骨眼上与徐国师生了嫌隙。”
“你被他收买了?怎么这般替他说话。”高太后瞥了她一眼,语气依旧不快:“哀家是太后,如今居然生不得他一个小小朝官的气,这算什么?”
“太后娘娘,奴婢不是这个意思。”
高太后觉得实在可笑,抬手扶上自己的发髻,一边说:“报春,你也是跟了哀家这么多年的,如今也要向着外人吗?”
报春摇了摇头,她凑近高太后轻声道:“昨日有人看到宫外有密信送进了御书房,最近皇上那边晴雨不定,这徐国师又有您的玉扳指,说不定是查到了什么。”
“他敢!”高太后脸色微变,然后瞬间又恢复原样,说道:“不可能,徐浚亭还没那个胆子!只要拿捏住徐浚亭,这件事皇帝不可能查的到。”
“皇上查不到不代表别人查不到,太后娘娘您自个儿合算一下就应该明白。”见高太后一脸沉思,报春补了一句,说道:“夜里若有人拿着腰牌出了宫,难保是为了什么。”
高太后眉头皱了起来,她将目光落在了桌上放着的那碗乌鸡汤上面,过了好一会才道:”既然是他的一番心意,那边拿来吧。”
报春见高太后想通了,哎了一声就把汤端了过去。
高太后拿起了旁边用来试毒的银针,探了一会也没有变黑,报春笑了一声,“您难不成以为徐国师有那么大胆子明目张胆的下毒吗?”
“这可不一定,人心黑着呢。”高太后不以为然,她能在宫里安然无恙的斗到最后可不是靠着慈悲心肠的。
她把银针放到一边,端起汤碗小小的抿了一口意思一下,“行了,拿走吧。”
外头有宫女走进来取走了剩下的汤,高太后坐了一会,觉得有些头晕,报春连忙扶她进了里屋休息。
宫女取走汤碗之后直接就把整个碗放到了一处墙角下。
这里是宫里野猫出没比较多的地方,宫女放下碗之后就走了,也正好错过了野猫过来舔了碗沿之后倒地抽搐的样子。
徐浚打点好徐家粮仓的事,便紧赶慢赶回来了徐浚亭身边。
徐浚亭蹲在田边看着光秃秃的田地,一阵冷风引得他咳了几声,徐澄蹲在他旁边剥了个鸡蛋递给他,徐浚亭瞥了他一眼,没接。
李建抱臂站在一旁,他们三个人这幅样子在来往的农民路人中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旱灾再加上县令贩卖假肥料导致今年颗粒无收,害的百姓怨声载道,直接把高太后的人给抓了也无济于事,受苦的还是百姓。
秋收之后就是冬天,再种一次肯定是来不及的了。
徐浚亭“啧”了一声,他站起身来长舒了一口气,看上去有些苦恼。
“公子在想收成的事吗?”
徐澄把整个鸡蛋塞到嘴里,因为太大口还被噎了一下,徐浚亭伸手用力的拍了一下他的背,“是啊,没有粮食怎么过冬?”
徐澄好不容易把那口鸡蛋咽了下去,眼泪都被呛出来了,他喘了口气,“如今没有假肥料了,那再种不就好了。”
“粮食作物生长不需要时间吗?再有几个月就入冬了,再种来不及。”
“那加大肥力催一下呢,总能够在入冬之前成熟一些的吧,至于剩下的,总会有办法的。”
徐浚亭看着徐澄一脸天真的样子,刚想反驳但是又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作物生长依靠的是营养和阳光,阳光这东西暂时没办法解决,那如果营养供应多一点,说不定真的可以达到催熟的效果。
如今这也算是唯一比较有可能的补救办法了。
徐浚亭也没有多犹豫,给皇帝送了封信询问意思。
重新栽种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总要知会一声才显得有礼貌。
皇帝如今被高太后的事烦心着,突然就收到徐浚亭的信,还是关于重新栽种的事情,百姓是国之根本,他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还批了银子供他调用。
有了银子,徐浚亭也没什么顾忌了,就开始带着受灾的百姓开始重新栽种。
距离入冬只剩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怎么可能重新再种一波出来,不少人为此存了疑惑。
徐浚亭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不少人听完之后颇为震惊,只觉得他在胡闹,这怎么可能能够成功,别到最后只是一场空。
“与其这样坐以待毙,不如就试试,要是成功了,家里也能多一口粮米,也不至于天天等着官家开仓放粮。”
求人不如求己,这句话对于百姓们来说的确十分诱人,不少人被说动了,准备重新栽种。
可能是因为有人带了头,后头就有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加入,徐浚亭带着他们忙活了十来天。
重新翻地播种沤肥,这样一下看着也像是有了希望。
只不过一个问题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接踵而至。
在稻秧成熟之前,他们的口粮又该要怎么办,总不能不吃不喝吧。
徐浚亭又犯了难,李建看着他整日里为这事抓耳挠腮的,一脸无动于衷。
又过了几天,徐浚亭上街买东西,去茶楼喝茶歇息,刚坐下没一会就走进来一群穿着一样服饰的人,腰上挂着腰牌,看着眼熟,却又不想是谁家的家丁。
那群人喝了会儿茶就走了,徐浚亭花了两个铜板向小二打听,小二拿了钱嬉笑道:“那是城南走龙山庄的,今日是他们收租的日子。”
“走龙山庄?”徐浚亭没听过这个帮派,有些奇怪,小二眼珠子一转,说:“这位公子瞧着脸生,想必是不常来,这走龙山庄是近两年才起来的,他们的庄主在京里有不少店铺呢,每月光是收租子就有数千两的进项,他们为人也好,时常救济灾民乞丐,口碑名声十分好。”
徐浚亭听着小二热情的介绍,心里突然就有个主意冒出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