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渭眼看着高太后是不管了,一时间气急败坏,心急如焚。急得直跺脚,此刻如果不赶紧想办法怕是不行了。
立刻书信一封,言辞恳切,阿谀奉承。言辞凿凿的一番夸赞,极尽谄媚。写完满意的封好,叫人送给童供奉。
窗外的湿气侵入书房,房间里透出一点淡淡的湿潮。丁渭踱步至窗口,片片乌云仿佛要压下来一般,昏暗的天色让人心里十分不舒服。
只要活着,总要经历风风雨雨。
童供奉接到书信,自然知道丁渭所图为何。当然不会轻易放过,随手拆开信封,看着信中华美赞词神气十足。却随手将信封抛开,对送信人说:“我知道了,只是这事王大人是奉上命,恕在下无能为力。”
丁渭听完下人回报低头不语,仿佛无意般道:“引我去见他,小心些,别让人知道是我,莫要留下把柄给外人。”
之所以去找童供奉,主要还是因为童供奉是皇帝的身边人,只要他肯帮忙,剩下的就好说了。
既然打定主意要找童供奉,自然是跑断腿磨破嘴也要成事了。
童供奉此时当然是器满意得,十分得意,早早的就等着丁渭来求自己。
丁渭自知此来目的,一见面就施了一礼:“求童供奉帮我一回,再者说,你别看眼下徐、王二人变革耀武扬威。据在下所知,眼下也是一筹莫展。他们动的可不止是我一个人,将来必败无疑。”
丁渭自吹自擂,决定先哄骗童供奉站在自己一边,帮自己向皇帝美言几句,不说变法之事自己参不参与,至少先保住自己。
童供奉并不置可否,丁渭继续乘胜追击:“你想想,这么多人的利益被动,他们能束手就擒?就算是皇上护着你别忘了还有高太后呢,高太后会支持谁呢?”
童供奉自知朝堂争斗复杂,并不想随意搀和此事:“如你所说又如何,与我可无甚关系,你找我何不如说服高太后出面反对?”
这下可是说中丁渭痛处了,丁渭虽不快可还是说:“坐等徐、王势大对你有何好处?”
童供奉当下便说:“我不急这一时。”
丁渭心头逐渐有些焦急:“我落魄于你可没好处,我也不要你做什么,只需你美言几句即可。”
童供奉敷衍道:“行行,有机会我说一声就是了。”说完就要走。
丁渭急忙拉住:“咱们谁都不愿他们二人势大,自然是一路的。只是童供奉要真心与我交朋友,我才好日后多多扶持。”
童供奉眼看捞银子的时候到了,当然不想放过。可此事要参与其中还需慎重,并不轻易松口。
丁渭此时也明了,自知今天是跑不了了,不再多做纠缠,送了一大笔钱财才让童供奉答应。
话说王安石这里,当然知道端几个产业并不会让丁渭怎样,顶多让他肉疼一阵,主要目的就是要看看丁渭作何反应,只要高太后不管,那当然要好办许多。
正举杯沉思,目光凝滞,满腔炽情,却无处诉说。
心中暗自思虑着下一步计划。
突然徐浚亭俊逸的身影出现在眼帘,着玉带白色广袖襕袍,手执高丽纸折伞,提着两壶酒,周围的阴郁天气衬得他格格不入。王安石只觉得徐浚亭格调高雅,落落大方。
心想,如此风姿绰约,又明辨事理,辨析人心之人,年纪轻轻已身居高位,深受宠信,将来定为一代名臣尔。
徐浚亭当然不知道王安石在心里把自己夸了一番,直奔主题:“丁渭必须要弄走,以防他使绊子。”
说着把两坛酒一一打开,一时间酒香四溢。给王安石斟了一碗:“尝尝我这个,自家酿的,与外面的不同。”
王安石一尝便知,这酒果然特别:“冷冽清香,喝下去还有一股透凉之意,十分独特。”
徐浚亭淡然一笑,并不经心:“这应该是谁送的,平日事多,记不得是哪位友人了,就剩下这些了。”
不禁感慨:“雨中品酒,可谓佳话。可惜这连日暴雨,又要有百姓遭殃了。朝堂动荡,百姓渡了旱灾又逢水难。水火无情,百姓何辜?”
王安石苦涩的笑了笑:“天下此刻急需一个治水之策,以安民心呐!”
徐浚亭关心道:“伤可好?有无后患?”
王安石霍地一下站起来:“好得很,赶走丁渭绰绰有余!我等着,他若敢出手我定要治他之罪!”
徐浚亭赶忙附和着扶王安石坐好:“是是,你可有对策?”
王安石无奈地说:“此时至多就是把他外派。”
徐浚亭缓缓道来:“还需让陛下同意。”
王安石顿了一下:“对,你有办法了?”
徐浚亭缓缓道:“治—水—之—策,我先去趟宫里。”
王安石听罢眼前一亮,两人一前一后走入雨中。
即刻就到了皇宫。
皇帝此时正孜孜矻矻的埋头做朱批,听到奏报即刻请到跟前问:“可是有事?”
王安石挺着胸脯高声道:“启禀陛下,微臣前几日将查抄了…”
徐浚亭立刻打断:“陛下,我们前来是有治水灾之策!”
徐浚亭暗抽冷汗,感慨身边这位王大人的直性子。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就他了,小事往大闹,如果此事揭出计划可就泡汤了。
皇帝从折子里抽出一小摞秉报灾情的折子放在面前:“快!说来听听。”
从治水到赈灾再到安民,徐浚亭讲的头头是道:“想日前旱灾可知,水乃生命之源,而又有水火无情,过犹不及。如此,水亦可为灾。可水终究可以器物盛之,因此可见,水乃有形之物。既为有形,即可加以利用之。”
皇帝追问:“极是,历代水灾均有巧妙之法化解,只是因地而异,极难效仿。”
徐浚亭慷慨激昂,滔滔不绝:“治水以疏导为本,修渠建堤固之,此为一。而安顿灾民赈灾,重建家园此为二,益为根本。治水亦要防水,于隐患处要加倍谨慎,防患于未然,此为三。此三策,古来有之,而古来出奇策着是为能人智士。陛下可选一人前往,因地而制宜,而非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