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夫妻相信自己的儿子,才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尝了羊血,此时知道那是什么,都颇为惊讶。
两个人和儿子又说了些话,那里李弘已经在考虑如何对父皇母后开口了。
他必须将母后和自己的那些矛盾暂且压下来。
一来自己此时根本不熟悉政治,一个当了七年兵的人,懂的东西压根和政治无关,他懂的是军事必须服从于政治。
对于处理政务,李弘一窍不通,这基本要重新去接触和学习,需要时间。
二来李弘心中既然认可武媚娘是自己亲生母亲,又怎么愿意和母亲走到水火不能相容的地步。
此时李弘要做的是尽可能和母后加深母子之间的感情,淡化彼此之间存在的矛盾。
其实母后这里,还是有极大的回旋余地,就算原本历史上,自己在东都死于肺疾。母后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想做女帝,独揽大权。
她登基之前,李贤做过太子,李显和李旦都做过皇帝,只奈何造化弄人,他们三个都颇为让母后失望。
李贤做了太子以后,恰逢那年明崇俨回家探亲,却在半路被盗匪杀害。身为太子的李贤自然有很大的嫌疑,要知道那时候明崇俨已经将高宗的病调理的有了极大好转,而明崇俨和李贤本就有一些旧怨,明崇俨一直认为李贤不适合做这个太子。
明崇俨一死,高宗的病就无人可医,加之之前李贤和明崇俨一直不合,身为储君,李贤自然嫌疑最大。
而那时候也不知道是李贤知道母后猜忌他,还是惧怕母后,竟然在东宫马房藏了甲衣。
这件事被人暗报武媚娘,事后果真在东宫马房搜到甲衣数百具之多。
私藏铠甲,这可是谋逆重罪,李贤被贬为庶人。
最后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在巴州逼李贤自杀。
历史上一直有好几个版本,有说丘神勣是受了武媚娘指使,逼杀李贤。有说丘神勣自做主张,逼死了李贤。
正史都纠缠不清,野史更不用说,各家说各家的,一直就没有最终的结论。
这件事就像宋初的斧声烛影一般只能成为永远解不开的历史谜团。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丘神勣最后是被武媚娘所杀,而李贤的雍王爵位最后也是武媚娘为他恢复的。
当然,这也不足以说明不是武媚娘派丘神勣杀了自己儿子,只能说李贤之死注定要成为一个历史谜团。
至于李显和李旦,李显继位时,大肆重用外戚,也就是自己皇后韦氏的娘家人。
他将自己岳父先是提拔为刺史,然后又要破格提拔为侍中,高宗驾崩时留下的辅政大臣裴炎就找到李显,说提拔他岳父为侍中这件事不可。
李贤大怒,说了一句实在是不该从他口中说出的话。
“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裴炎规劝不得,不得不找到当时的皇太后武媚娘,据实禀告此事,结果显而易见,李显被废为庐陵王,李旦继位。
李显继位时,可以不断提拔外戚,可想而知当时皇太后是给他放权的,甚至是要将自己岳父提升为侍中,侍中在唐代可是宰职。只奈何李显步子实在迈的太大,而且有些过于口无遮拦。
李旦此人最好玩,别人是巴不得当皇帝,为此不惜一切,李旦一生却在不断推辞帝位。
史书评价他两即帝位,三让天下。
武媚娘能够登上女帝之位,就有他的功劳,他第一次登基不久就上书,将皇位让给自己母后,这是他人生的第一让。
公元六九八年,当时女帝武则天要立储君,召李显和李旦回洛阳,李旦压根没去,只是称病,这是他人生的第二让。
李旦再次登基之后,将皇位让给了他的三儿子李隆基,自己当太上皇去了,这是他人生的第三让。
让母,让兄,让子,这就是李旦的一生,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皇帝。
从此可见,武媚娘从一开始也不是那么执着于做女帝,只是对权利特别执着,做一个手握权利的太后对她也是可以的。
李弘完全可以将母子之间的矛盾缓和下来,而不是像以前那般,总是和母后针锋相对。
缓和矛盾,然后不断增加自己在朝廷和民间的威望,才是李弘该做的,处处针锋相对,乃至于撕破脸皮,与他没任何好处。
李弘斟酌再三,还是决定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要不然和父皇母后再说下去,怎么也说不到自己想说的主题。
“父皇,母后,弘儿这次从东都洛阳回长安,在路上有许多见闻。”
“哦,弘儿你有什么见闻?说给父皇听听。”
“弘儿印象最深,就是在关东之时,见到农田之中多种小麦,而进了关中,小麦却种的很少,农田之中多以粟米为主。”
“父皇,母后,弘儿现在身体已经恢复,想为父皇和母后分忧。”
“弘儿想试试在关中推广小麦种植!小麦亩产远远高于粟米,而且小麦磨粉,可以用作食用的方法很多,而粟米太过单一。关中人口增长一直很快,现在土地都显的稀缺不够,若是能将过半土地种植小麦,可极大缓解关中人口增长和土地不足的问题。”
李治和武媚娘听了李弘的话,都忍不得看着自己儿子,表情一时间都有些惊讶。
“吾儿有这想法,父皇支持,可是弘儿,你可知道从秦汉之时开始,有多少人做过这件事,你从潼关一直行到长安,应该也看到,小麦推广种植一直不顺。”
“弘儿,你父皇说的对,这事太难了,你有这想法,母后和父皇都很高兴,可要真做这事,却难如登天,其中牵扯的事情太多。”
“父皇,母后,弘儿也知道难。但弘儿还是想试试。若是大家都知难而退,这事还有谁去做。”
“这,媚娘,你怎么看?”
“弘儿既然要坚持,陛下,不如我们就让弘儿试试。”
“嗯,那就责令六部九寺全力配合太子!尤其是户部和司农寺。”
“媚娘明天就在朝会按陛下意思颁布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