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quge.cn

此次争夺汗位长期内战,导致蒙古内部巨大分裂。当时蒙古各大汗国之中,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皆都支持阿里不哥,唯有伊尔汗国支持忽必烈。阿里不哥失败之后,各大汗国纷纷独立,不再听命于忽必烈。蒙古虽打下巨大国土疆域,却就此分崩离析,再无统一政权。此次纷争之后,蒙古军事贵族中以忽必烈为首主张祖述变通一派,便正式将统治中心从碛北移至漠南,从而采纳汉法,加强对中原统治,为漠南蒙古人汉化提供适逢其时契机。阿里不哥兵败之后归降,既被忽必烈幽禁。两年之后,阿里不哥逝世,另说是遭到忽必烈毒杀。中统四年五月,忽必烈升开平为上都,作为驻夏纳钵。次年亦即西元一二六四年,南宋景定五年,八月,下诏燕京仍改名为中都;九月七日,忽必烈发布《至元改元诏》,取《易经》“大哉坤元”之义,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从蒙古国可汗变为大元皇帝。

至元初年,伊利汗国伯颜奉伊儿汗旭烈兀之命奉使入朝。史说伯颜乃是蒙古族八邻部人,曾祖父述律哥图在元太祖铁木真手下当差,任八邻部左千户职位。祖父阿剌继承了父职,并兼任断事官,因为平定忽禅有功,又扩充以忽禅地盘。父亲晓古台再继任父职,跟随旭烈兀夺取西域,立有战功。伯颜生长于伊儿汗国,以深略善断著称,信奉也里可温教(基督教)。受元世祖忽必烈赏识,从此被留在中都,拜中书左丞相,后升任同知枢密院事。史说伯颜智略过人,用兵筹谋,出神入化,在带兵、用兵、治军方面皆如神助,似乎无师自通。你道因何如此?却皆因其在奉使东归途中,行经陕西宝鸡三峰山之时,得遇奇人张三丰故也。且说张三丰乃辽东懿州人氏,姓张名通,字君宝。先世为江西龙虎山人,故常自称为张天师后裔。祖父张裕贤学精星算,于南宋末便知天下王气将从北起,遂携本支眷属,徙居辽阳懿州。张君宝稍长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长伟岸,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无论寒暑,惟一衲一蓑,从不更换,所啖升头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便如东汉末年兵家掌门左慈先生一般。凡读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

张通尝游武当诸岩壑,对其众徒说道:“此山年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皆毁于兵火,遂与其徒斩去荆榛,辟除瓦砾,创草庐以为道观,已而舍去。在各种张三丰传记或有关材料之中,其还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峰、三丰遯老、玄一、君实、居宝、昆阳、三丰子、喇闼、邋遢张仙人、蹋仙等诸多名号。一日偶游宝鸡山中,见有三山峰挺秀仓润可喜,因号三峰子。居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入明朝之后便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洪武二十四年朝廷觅之不得,永乐年间明成祖遣使屡访皆不遇。天顺三年,诏封通微显化真人。据武当道派所称,其道教初祖乃是老子李耽,亦即太上老君,二祖乃是文始先生尹喜,三祖乃是东晋时麻衣子,四祖是唐宋时陈抟,五祖乃是北宋火龙先生贾得升,六祖便是南宋张三丰。如按此说,每代祖师之间皆差数百年之久,实难置信。

若论张三丰名号,清代汪锡龄认为其来历与宝鸡有关。据其《三丰先生本传》记载,说一日张通站在金台观旁,凭栏向南眺望,看见对面鸡峰山巍峻挺拔,三座高峰挺立苍润,直插云霄,秀丽可人。于是指鸡峰山自号“三峰”,人称三峰居士。其后又觉“三峰”不雅,并担心被人与“三峰采战术”相互联系,因而玷污了自己名声,故以八卦中“乾爻三连,而坤爻六断”,便从坤土之中竖一根浩然正气,补其断而全其一,从此更名为“全一”,表字“三丰”。三者,乾卦之象;丰者,一直断乾则为坤也。此乃“张三丰”名号由来。张三丰曾作一首《上天梯》词以自述曰:“大元飘远客,拂拂髯如戟;一曲上天梯,可当飞空锡。回思访道初,不转心如石;弃官游海岳,辛苦寻丹秘。舍我亡亲墓,乡山留不得;别我中年妇,出门天始白。舍我丱角儿,掉头离火宅。人所难毕者,行人已做毕;人所难割者,行人皆能割。欲证长生果,冲举乘仙鹤。后天培养坚,两足迈于役;悠悠摧我心,流年驹过隙;翘首终南山,对天三叹息;天降火龙师,玄音参一一。知我内丹成,不讲筑基业;赐我外丹功,可怜谆告切;炼己忘世情,采药按时节;先天无斤两,火候无爻策;只将老嫩分,但把文武别。纯以真意求,刀圭难缕晰;十月抱元胎,九年加面壁;换鼎复生孙,骑龙起霹雳;天地坏有时,仙翁寿无极。”可知祖师出生于宋朝末年,元朝时入终南山出家。

张三丰在终南山修道时得遇全真教火龙真师贾得升,其实乃是以避气假死之法骗过乃马真皇后,遁入深山之鬼谷门第五十六代掌门耶律楚材,故以“假得升”为号。耶律楚材在暗中观察张三丰三年,遂依据鬼谷门谱系所示,将《鬼谷秘籍》授之,除精妙武功及用兵之法外,另将养生之术详加剖解,京将修炼金丹秘密毫不藏私相赠。师徒二人盘环三年,火龙真师云游天下而去,终不知其所踪。便在此时,伯颜奉旭烈兀之命入京朝圣,路经终南山,因得知山中常有全真仙道,故此独自一人上山朝谒重阳宫,在后山得遇张三丰真人。有道是“一饮一啄,皆是天定”,道家最注重缘法,张三丰见伯颜有修道骨相,问其来历,伯颜知道当地汉人皆恨蒙古族人,乃隐藏真实身份,自称张伯颜,说是西夏国汉人。张三丰闻说是本家,愈加喜悦,遂拣些用兵之法及布阵奇术择要传之,伯颜由此便得秘传,七日后拜别恩师,下山而去。伯颜辞去之后,张三丰心血来潮,遂排列一卦测算,得知伯颜乃是蒙古人,不由大悔,暗呼上当,遂又下山重入红尘,助襄阳城宋军屡抗元军,此乃后话,按下不提。

且说伯颜无意中得受道家秘术,不胜欣喜,下山一路追赶随从之人,一起进入开平上都,面见忽必烈奏事。元世祖忽必烈对其才能大加赏识,遂留作侍臣,不再放回西域,并渐渐令其参谋国事。两年之内平步飞升,一时荣宠无二,朝野无有能与其相比者。失经参政议政,世祖越发认可伯颜贤能,便敕中书右丞相安童妹与其为妻,并对安童说道:“令妹做伯颜之妻,不令你姓氏失色也。”至元二年七月,伯颜已官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朝廷大小事情凡有难办者,往往三言两语便能解决。众人并不忌妒,皆信服说道:“此是长生天眷顾,故赐我大元以真有能力之宰相也。”至元四年,任中书右丞相,七年改任同知枢密院事,十年春持节奉玉册,立燕王真金为太子。至元十一年,亦即西元一二七四年,元世祖整理战具齐备,遂诏命伯颜复任左丞相,总领全国大军,兵分三路攻宋。

列位看官!你道忽必烈亦乃一代圣主,那伯颜乃是一介儒生,如何敢以三军重任托之不疑?原来是在对日本用兵期间,伯颜已大展其能,初得战功。至元三年到至元十年之间,元朝曾先后五次遣使飘洋过海,劝谕日本归顺。同时,忽必烈又下令在高丽制造战船,设立屯田,组织军队,准备通使不达目的便动用武力。日本镰仓幕府执权北条时宗拒绝归顺元朝,屡不答复元朝国书。于是在至元十一年三月,世祖命令伯颜为都制置使,以屯戍高丽之忻都、洪茶丘二将为先锋,率军进征日本。十月,伯颜跨海东征,与忻都等诸将率领蒙汉军及高丽军二万余人从合浦出发,侵袭对马、一岐两岛。元人虽然不习水战,但在伯颜精心筹划之下,竟接连获胜,终杀日本允宗助国、经高两员上将,继而在博多湾等处成功登陆。日本征兵十万余迎战,亦被元军设伏诱战,再用火炮击溃。最终毕竟粮草弹药运送不及,日军一边坚壁清野,一面顽强阻击,元军以致兵疲箭老,未能深入。不久大部分战船又被博多湾台风毁坏,伯颜只得上奏世祖,撤回高丽。此年乃是龟山天皇文水十一年,日本历史称之为“文水之役”。伯颜此出虽然最终无功而返,但举朝上下皆谓乃是粮草不济,兼台风毁船之故,非战之罪,且前番登陆之战及诱战伏敌皆类孙吴兵法,实在是用兵奇材,足堪宋国贾似道敌手。忽必烈打算再征日本,大臣王磐认为当务之急乃应全力攻宋,不可分散力量,亡宋之后,再图日本未晚。世祖准奏,于是派礼部侍郎杜世忠、兵部侍中何文著携国书出使日本,劝谕归顺。一面尽出全国人马,以伯颜为帅,率领诸路战将,出兵攻宋。

此时南宋理宗已然驾崩,是少帝宋度宗在位。宋景定五年,理宗赵昀病重,下诏征求全国名医为自己治病,但无人应征。当年十一月十六日,理宗赵昀病逝,在位四十年,时间之长仅次于高宗赵构,享年六十岁。遗诏皇侄太子赵禥即皇帝位,咸淳元年三月,葬于会稽府永穆陵。上谥号为“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理宗。赵昀只有一个儿子赵维,但在出生数月后便就去世,故此只得立侄子赵禥为太子,是为宋度宗。度宗乃是理宗弟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赵孟启,又名赵孜、赵长源,被册立为太子时赐名赵禥。

理宗在位四十年,权相史弥远便擅权二十五年之久,致使南宋日渐衰落。理宗亲政后,亦曾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倒也取得一些成效,以使宋朝艰难度过步步危机,又偏安江东数十年。究其更化措施,以政治、吏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而言,大致如下:其一罢黜史党,慎择宰相,亲擢台谏。史弥远死后,理宗一方面对史弥远曲加维护,另一方面对其党羽绝不宽贷,相继罢黜梁成大、李知孝、莫泽、袁韶等人。端平、嘉熙、淳祐之际宰执,除郑清之与史嵩之评价尚有争议,其他宰相与执政大都是一时之选,较孚人望。史弥远死后,理宗将擢任台谏大权握于己手,任命台谏洪咨夔、李宗勉、李韶、谢方叔、江万里、程元凤、李昴英等人,大多立朝正直,议论恺切,使端平更化时期台谏风采熠然。其二澄清吏治,取消堂除陋规,减少官吏权摄,控制取士人数,严格升迁制度。其三加强军事,擢用将才。端平入洛失败后,理宗加强军事整顿,充实四川、京湖、两淮三大战场边防,选拔任用孟珙、余玠、赵葵、杜杲、王坚、张珏、吕文德等一批抗蒙名将,余玠在四川创建山城防御体系,为合州钓鱼城防御战胜利张本,尤其可圈可点。

其四整顿经济,发展文化,提倡理学,崇信道家。理宗亲政后,财政物价飞涨、国库空虚。理宗停止发行新币,适当回收旧币,严禁伪造楮币;又严格会计制度,实行节用方针,使全国经济颇有好转。景定二年,理宗排定司马光、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邵雍、张拭、吕祖谦入祀孔庙,其中除司马光外,余者皆为理学代表人物。除此之外,理宗还先后为游酢、黄干、叶味道等名儒敕建书院。理宗登基后刊印《太上感应篇》,宰相郑清之、大臣胡莹微、陈洵益三人皆为推动,《太上感应篇》遂成为最为流行道教经典之一。此外理宗朝还先后四次对海神妈祖赐号褒封,为历代宋帝之最。又于淳祐七年建慈幼局,可谓世界上最早官办孤儿院。理宗既死,度宗赵禥在位十年,军国大权皆握于权臣贾似道之手,又逢元军来征。正是:铁蹄踏碎游湖梦,遂使太平终成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