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大宋 第90章 乖巧的高昌回鹘

作者:搂住油菜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50:28
最新网址:www.bquge.cn

灵池里的荷花开了落,落了又开。

赵榛为了供养数百名修炼者,每天都在苦逼地采藕割稻。

不知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都当皇帝了,还踏马成天种田,古往今来,也算是独一份了。

可是没有办法,不干不行啊。

他只能不断地安慰自己,再坚持几个月,等到外面种的麦子成熟了,苦日子就到头了。

好在伊犁处于河谷地带,冬天并不像可敦城那样冷到零下几十度。

平均气温也就零度左右,最冷也是零下十几度,如果出太阳,气温能到七八度的样子,还算比较温暖。

所以大家冬天也没有闲着,继续拓荒,在伊犁河岸边开辟了大量的稻田,等到春暖花开,就可以种植稻谷。

俘虏也就万把人,又要挖矿,又要开荒,实在是捉襟见肘,赵榛自然是号令百姓全都上。

草原上的汉子没有种过地,哪里会干这个?

好在赵榛的老班底是五马山义军,这些人参军之前就是农民,种地都是好把式,虽然没多少人种过水稻。

不管如何,地得先开垦出来。

赵榛让各营统领亲自上阵,带领百姓战天斗地。

各营统领都明白一件事,想要让自己的部队名副其实,那就必须开拓出足够的土地,种出足够多的灵谷。

所以一个个都热情高涨。山泽风雷水火六营的人马纷纷下地,抡着膀子开辟出一亩亩水田。

天行营的人则在马扩的带领下,给全国人民登记造册,同时将孩子们召集在一起,展开基础教育。

对于成年人,也在赵榛的要求下,办扫盲班。

最起码的要求是会认自己的名字,会说汉话。

契丹人立国两百年,贵族们早就汉化了,所以对这种事并不排斥,何况现在还变成一国了呢。

那些辽人本来就和汉人接触得多,大多会点汉语,只不过他们使用的契丹文,是字的魔改版本,要他们纠正过来,马扩可费了老鼻子劲了。

最麻烦的是草原十八部,那家伙,字不会写,话不会说,全都得从头教起。

万幸的是,耶律大石当初逃往可敦城的时候,带着近两百名民汉儿文官。

这些文官自从归了赵榛的西宋之后,忽然就变成了狂热的大汉主义者。

一个个都责任心爆棚,发誓要将大汉文化传遍西域。

赵榛有点搞不懂他们这是啥心态,要用皈依者狂热来解释吧,他们本来就是汉族嘛。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这么有干劲,赵榛自然也是万分欣慰,就由他们折腾去吧。

这些人果然发挥出了十二分的热情,每天孜孜不倦地教草原十八部的人说喊话,把那些草原上的汉子烦得不行。

更有甚者,有人还跑去教挖矿的奴隶们学汉话,妄图让汉文化在奴隶之中也得到传播,把赵榛搞得哭笑不得。

不知不觉,冬天过去了,冰雪消融,万福复苏。

到了三月份,不再下雪,经过一个冬天开辟出来的几千亩水田,便开始引水灌溉,准备播种。

由于伊犁河到了夏天会泛滥,所以稻田都开垦在远离河道的地方,这样一来,就必须修建沟渠引水灌溉。

这时候,蒸汽机的作用就显露出来了。

如果没有蒸汽机,人们就只能一桶一桶地往水田里吊水,最多也就是造个水车,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赵榛将冬天打造出来的几台蒸汽机往水边一架,点燃柴火,就开始吨吨吨地往水田里抽水。抽水机上的皮带是用橡胶制成,十分耐用。

而输水管也是用橡胶制作而成,硫化后的橡胶既柔软又结实,用起来十分方便。

由于会种稻的人不多,就连岳飞也亲自下田,教人育种,他本就出生农家,是一个熟练的庄稼把式。

就在人们在水田里忙得不可开交的种稻的时候,马扩带着一队随从,坐上新打造的马车,往东喀喇汗国的首都八剌沙衮出发了。

冬天的时候,宋国君臣就一直在琢磨着开春后的战事。

按照原本的计划,是在冬天到来之前,先把喀喇汗人赶出伊犁河谷,休养生息,开春之后,再好好应付对方的反扑。

但是没想到的是,他们的桃花石汗居然打了擒拿赵榛的主意,被赵榛顺利反杀。

现在有了人质在手,这事就可以说道说道了。

打仗,西宋并不怕,不过他们目前的耽误之急是搞建设,种田。

从七月份开始,他们就要忙着收割小麦、橡胶草、水稻、莲藕。

之后又要秋播进行秋播,忙完这一轮,大雪又封山了。

冬天的时候,他们就要忙着修炼灵气,培养灵气战士。

等到明年开春,西宋起码可以培养出三千名灵气战士。

到那时,基本上就可以纵横中亚了。

所以,赵榛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拖延时间。

不过拖延归拖延,装X还是要装的。

马扩这一次前往八剌沙衮,带去了桃花石汗亲自签订的契约。

同意将伊犁河谷割让给大宋,同时每年向大宋进贡绵羊五万头。

从今往后,喀喇汗国成为大宋的附庸。

除此之外,还有高昌回鹘国王毕勒哥的劝降信。

这封信是赵榛率部西来,路过高昌城(吐鲁番)的时候,让高昌王毕勒哥写的。

高昌回鹘是一个十分识相的王国,他的建立者仆固俊本来是归义军首领张议潮的下属,在唐朝的保护之下独立建国。

之后他们的国策就是,谁强他们就服谁,北宋建立后,他们就向北宋称臣,辽国强大后他们就向辽国称臣,而且每年进贡,一碗水端平,宋辽两头大。

等到赵榛联合辽国遗民,建国称帝,只用了一封书信,高昌王就毫不犹豫地投降称臣。

搞得赵榛明明都已经饿得不行了,愣没好意思抢劫,领着十万军民跟叫花子似的来到伊犁河谷。

在高昌城时,毕勒哥还意在表示,等到大宋在伊犁河谷站稳脚各,他就会送自己的儿子过来当人质。

这尼玛……

这么乖巧,赵榛要再打他的主意就真不是人了。

其实他占着轮台城(乌鲁木齐)、高昌城这几个好地方,赵榛还真有点垂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