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感觉自己的演技越发厉害了,特别是看到朱徽娖那蒙圈的表情,觉得自己不去当演员有点可惜了。
大明朝末年,可用之人都被崇祯皇帝弄死得差不多了。
虽然兵部尚书陈新甲能力一般般,但好歹是兵部尚书,要是崇祯皇帝把他也弄死了,以后谁还敢替崇祯皇帝做事?
所以,吴云还是打算去陈新甲那里一趟。
而此时,陈新甲对于议和泄密一事却浑然不知,还想着明天在皇帝面前邀功,毕竟建奴已经答应了议和,现在就差流程了。
“老爷,外面来了一个年轻人,名叫吴云,说有事要见你。”
就在这时,一个仆人来到陈新甲书房,恭敬开口。
陈新甲顿时一愣,心里有点不爽,这该死的神棍居然会来找他。
对于动不动就打大臣的吴云,陈新甲自然不想见前者。
当即,他便回了一句:“就说我不在家,你让他赶紧走。”
然而……
仆人接下来说的话,让陈新甲一愣。
“老爷,我已经说你在家了……”
他补充一句:“此人说老爷明天在朝会有大难,特意来帮你渡劫的。”
陈新甲眉毛一挑,顿时来了兴趣。
好家伙!
忽悠了崇祯,现在又来忽悠自己了?
陈新甲可是崇祯皇帝很信任的人,只要崇祯不搞他,他哪里来的大难?
他倒要看看,这神棍能玩出什么花样。
当即!
他便让仆人把吴云请进来。
正堂。
“原来是上仙到访,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陈新甲笑呵呵走上去迎接。
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不是?
吴云也没有扭捏,直接坐了下来。
“呵呵……上仙,我听仆人说,明天朝会,你说我有大难?还要帮我渡劫?”
陈新甲甚至连一口茶都没给吴云泡,直接开门见山说道:“还请上仙明示。”
看到陈新甲如此客气,吴云也就实话实说了。
“陈老,实不相瞒,我算到明日朝会,你会被皇上打入大牢,不久之后,你便会被处死。”
陈新甲:“……”
他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只是笑声中充满了鄙夷。
皇帝老儿会搞他?
这怎么可能?
陈新甲可是兵部尚书,皇帝最信任的人。
“吴云,叫你一声上仙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你倒好,直接来恐吓我,有意思吗?”
当即!
陈新甲脸色一变,语气也非常不友善。
他嘲讽出声:“你能忽悠住皇上,那是你的本事,但你还想来忽悠我,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以为我堂堂兵部尚书是那么好忽悠的?”
闻言,吴云也是哔了狗了。
介尼玛!
他好心好意来提醒陈新甲,没想到后者如此不领情。
他本来想告诉陈新甲,议和一事被泄密了。
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说了。
不然陈新甲还会以为自己调查了他。
想到这里。
吴云浅浅一笑,给出一句:“陈老,你要是这样说,那这天就没法聊了,告辞。”
“呵呵……是不是被我说中了,这么快就急着走了?”
看到吴云被自己揭穿,陈新甲很是得意:“马上到饭点了,要不吃完饭再走?顺便告诉我,你是怎么忽悠皇上的?”
吴云不屑一笑:“陈新甲,希望你明天还能这么拽。”
说完,他大步离去。
第二天,朝会。
皇帝老儿还没到场,文武百官早就炸锅了,议论纷纷。
“真是太让人意外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居然背着我们与建奴和谈,大明就这么没骨气吗?”
“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这可是大明的祖训,陈新甲居然忘得一干二净,他还配做大明臣子?”
“真是涨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太丢大明的脸了,待会皇上来了,我非弹劾死他不可。”
这时……
一身官服的陈新甲也按时来打卡了。
只是他刚到太和殿,看到文武百官议论纷纷,结果他一出现,声音戛然而止。
同时,一双双充满恨意的眼睛盯着自己。
陈新甲愣了愣,满脸疑惑。
什么情况?
怎么感觉今天的朝会怪怪的,他记得平时也没得罪这么多人啊。
这些文武百官怎么突然用这种眼神看着自己。
有病不是?
陈新甲心里突然产生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他来到给事中方士亮跟前,小声询问道:“方大人,发生何事?为何大家都用异样的目光看我?”
方士亮冷哼一声:“陈新甲,你干了什么坏事,你心里不清楚吗?还在这里装糊涂?”
他补充一句:“待会皇上来了,我第一个弹劾你,你给我等着。”
陈新甲:“……”
他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给事中方士亮要弹劾自己?
问题是,他弹劾自己啥玩意儿啊?
只是,陈新甲不管怎么想,也没想到,自己议和的事被泄露了。
就在这时……
皇帝老儿也来上班了。
他身后还跟着吴云和坤兴公主。
坤兴公主平时不会来这里的,但昨天吴云说陈新甲会被父皇打入大牢,她出于好奇,便过来看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崇祯皇帝开始了流程化的工作。
今天,他心情倒还不错,没有给群臣脸色。
为何?
还不是因为自己议和的计谋得逞了。
崇祯皇帝虽然采纳了吴云的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办法。
但他觉得,要是建奴不给大明喘息的机会,直接发起攻击,大明估计扛不住。
于是……
崇祯皇帝又暗中采取了陈新甲的建议,先假装与建奴议和,让大明得到苟延残喘的机会,好集中兵力灭流寇。
一旦把流寇搞定,再反过来对付建奴,岂不是很轻松的事?
本以为建奴不会答应,但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建奴居然答应议和,崇祯皇帝看到建奴中计了,他怎么能不高兴?
至于建奴为什么要答应议和,崇祯皇帝一点也不感兴趣。
殊不知……
这个时候,建奴答应议和,也是想趁机化解内部矛盾,而且大明每年还要给建奴黄金一万两、白银一百万两的“补贴”。
而建奴只需每年“上贡”貂皮千张、人参千斤。
这可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在建奴内部矛盾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皇太极自然答应了下来。
可万万没想到,议和的事情双方都有诚意,甚至连议和密函都送到陈新甲手上了。
结果陈新甲一时大意,把议和的事泄露了出去。
那些站在道德至高点的言官们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一片哗然,痛骂陈新甲是卖国贼。
而且决定今天朝会大肆弹劾陈新甲,不把他放倒,他们就咽不下这口气。
这不……
给事中方士亮第一个跳了出来,拱手道:
“启禀陛下,微臣有要事启奏。”
崇祯皇帝不以为然,笑着道:“方爱卿,准奏。”
“兵部尚书陈新甲背着陛下和文武百官与建奴大谈议和之事,实在有违祖训,丢尽了大明的脸面。”
方士亮掷地有声:“恳请陛下立即逮捕陈新甲。”
陈新甲:“……”
崇祯皇帝:“……”
坤兴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