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及历史重铸系统 第134章 模型构建

作者:悠悠游鱼c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8:22:18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虽然他之前也想出过很多天马行空的点子,但这一个还是让我出奇的佩服。

“我们在这里建立一个力场——足以让大犬座矮星系KSJH-1088号星感知到的力场,然后制造‘超强电离辐射’,等待船员们发现。最后我们借助夷玉的‘万象神龙之气’搜跟踪寻旺达博士的埋葬地,用‘女娲石’碎片‘复活’他!”陈启明一口气说完。

“船员们不会觉得奇怪吗?!”我问。

“你觉得目前的他们会不知道十二维宇宙的危机吗?!就算他们实现了加速人类进程计划,也一定继续跟踪宇宙进程而不会对地球当前的命运置之不理!”陈启明说。

“有道理!”我点头。

“另外我还要用‘意识流’制造一个‘维度界面’,让他们发现之后只能观察而不能穿越——对了!咱们‘意识流’能到达的最远范围在哪里?”陈启明问。

“大概……仙女星云附近吧。可是我不明白!制造‘维度界面’让他们只能观察而不能穿越的目的是什么?!”我问。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认为发生了‘错位层叠’!咱们曾经探讨过‘海市蜃楼’的原理——这下终于派上用场。他们能看到影像,又无法捕捉、无法沟通、无法在实际观测前判定真假,就一定会前来确认!”陈启明说。

我使劲点点头:“制造宇宙级……‘海市蜃楼’!这操作我服!”

在“标准化时空”里制造宇宙矩阵模型有很多很多优势,其中一条就是不会因为十二维维度的不相同造成虚拟矩阵缩放或扭曲。《原力公约守则》订立之初全凭“创界之神”们的自发自觉,这样做的优点自然是可以自监自控,但缺点也十分明显:不同维度宇宙的开化程度参差不齐,人为创制的矩阵模型放诸不同宇宙会变形失真。

“模型的构建要足够精细——即便他们穿越‘维度界面’,单凭仪器远距离检测也无法比对识别和做出判断。”陈启明说。

“对!这很必要!”我说,“既然是以假乱真,就要多下力气、花功夫。”

由于在爱因斯坦实验室得到过部分破解的“无相矩阵”数据,我准备在模型矩阵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缩短“可探测距离”,这样他们除了近在咫尺的观测,无法通过别的方式解开心中谜团。

总体来说模型矩阵构建重点和难点有两个:

一是“复活”目标地点的旺达博士——作为此次计划最重要“赌注”,他所具备的细节一定得恰到好处。细节太多,可能会被对方发现破绽而起疑;细节太少,则有可能让对旺达博士缺乏关注的观察者忽略掉他。

“标准化时空”的时间流动由于排除了引力干扰,同时其“无相矩阵”绝对均衡,最早由2552年“纳什计划”打造后应用于原子物理学领域。后来因“星际穿越”项目的出现归于“原子能及维度矩阵能量机构”统一管理。

“所以‘错位层叠’是单方面的交流,”陈启明说,“能不能吸引发现者决定一切。”

“严格说……也算不上‘交流’,”我说,“观察者的信息采集依靠其认知——在信息无法有意识、或者说有效传递的状态下,接收者的认知程度决定了‘交互’效率。——我说的‘交互’,就是‘交流’,”我紧接着解释,“‘交流’通常指人与人;‘交互’则可以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