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3章 虫豸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9:28:33
最新网址:www.bquge.cn

司礼监掌印太监虽只是内臣,但权力却一直都不小,大明各地递交上来的奏疏,内阁掌握着票拟之权,但司礼监却掌握着批红之权,如果说内阁首辅是外庭之首,那司礼监掌印就是内臣之首。

曾几何时,即便内阁、六部大臣想推行什么政策,没有内臣的配合,几乎都是推行不下去的,足见内臣的能量。

只不过大多数时候王承恩不与外庭过多接触,恪守本分而已,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怕了外臣。

更别提如今是崇祯想惩治外臣,他身为皇家内臣,自然义不容辞的要站在最前头。

然而跪在大殿内的周延儒也觉得郁闷,本来陈严之事与他没有半分关系,他只是觉得身为内阁首辅应该第一个站出来为同僚开罪。

可今日陛下不知怎么的,好似专程跟他过不去,郁闷归郁闷,周延儒心里清楚,他目前已经惹了陛下不高兴,也犯不着硬顶,便趴在地上头也不抬的道:

“臣不敢。”

“咳咳。”周延儒刚服了软,内阁次辅、吏部侍郎陈演轻咳一声站了出来。

这几乎是默契了,只要同僚败下阵来,立马就会有其他同僚顶上去,这就是个车轮战,此起彼伏的,直到达成整个集团的目的,实在不行大家就一块上,不信皇帝不妥协。

大明两百多年来,这一招朝臣们屡试不爽,远的不说,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皇帝与群臣争论了近二十年,最终还是万历皇帝妥协了。

所以虽然周延儒暂时服软,但在场的朝臣们心里都清楚,最终妥协的一定不会是他们。

可崇祯哪里看不出这群朝臣的伎俩,他心中冷哼一声压根没给陈演说话的机会。

“听说陈阁老府上前阵子又在京城盘下两家米铺,还都是繁华地段的旺铺,陈阁老真是好大的手笔呀!

可为何却也只认捐了三百五十两银子呢?”

你们不是要一起上吗?来吧,今日朕要看看你们的能耐,崇祯说完就盯着陈演等待答复。

你们要跟朕聊陈黄之事,朕偏要聊聊你们自己,让朕看看你们是如何为天下百姓谋福的。

皇极殿内弥漫着诡异的气氛,即便脑子再迟钝的,也感觉到今天的陛下不正常,很不正常。

原本他们以为陛下只是针对陈严,后来觉得陛下真正的矛头是内阁首辅周延儒,可如今怎么连陈演也怪罪上了?

要知道原来的陛下可是很迁就臣子的,尤其是能进内阁的,哪一个不是受皇帝信任的,可如今这派头,当今陛下又想换阁臣了?不是才换过吗?

唉,果然是铁打的内阁,流水的内阁学士呀!

“回……回禀陛下,断无此事,定是有人要诬陷谋害臣,希望陛下能令刑部彻查,还臣清白!”

陈严额头虽然也见了汗,但心里却清楚此事断不能承认,只要不承认,一切都有转圜的余地。

可一旦承认,往小了说是以权谋私,往大了说就是欺君,只要皇帝想,立即就可以治他的罪。

崇祯立即就看向了刑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谢升。

“谢阁老,你老家那两千顷良田还够吃用吗?用不用朕再赐你些?”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刑部尚书谢升直接吓的一哆嗦,直言自己家里只有薄田百亩,何来两千顷之说。

对于此崇祯也是点到为止,半个月时间还是太短了。

再加上人手也不够,根本无法掌握足够有用的证据,他本来也只是想警告一下朝臣,以降低接下来他宣布任命时的阻力罢了。

内阁首辅、次辅皆跪倒在地不敢言语,使得其他朝臣暂时都不敢妄动,目前来看,崇祯的目的是达到了。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于是继续道:

“朕还有件事很疑惑,陈严有如此多的同僚敢为其开脱失言之罪,诸位勋戚何以皆无动于衷呢?”

给众文官上了眼药后,崇祯又将目光放在了众勋戚武官身上。

这又令大殿内的全体朝臣一滞,先是周延儒、后是陈演和谢升,将文臣领袖全打压了一遍,如今又要触武官的霉头,陛下究竟想做什么?

然而崇祯话说完,勋戚武官中竟然连一个敢站出来的都没有,这可把崇祯气的不轻。

大明除了党争,还有文武之争,但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所有的争斗几乎都已经结束,到了最后割韭菜的时候了。

党争的结果自不必说,原本勋戚还能凭借五军都督府的统兵权与兵部抗衡,可土木堡一战后大明精锐尽失。

于少保力排众议将留守的京营军编作团营,而后京营便成了兵部的京营。

再加上历任皇帝担心武将拥兵自重,更加信任文官,对外作战不仅要派太监监军,统帅也基本都是文官。

从巡抚到总督,再到如今的督师皆是文官,以至于即便是同品级的武官见到同品级的文官,竟要行下属礼。

到了如今,就连将领任命、荐举的资格也被兵部所取代,五军都督府早已名存实亡。

而号称执掌天下兵马的勋戚们,也多成了蝇营狗苟之辈,靠着祖上恩荫以及与士绅集团合作,吸着百姓和朝廷的血。

可以说,目前的大明,皆是亡国之兆。

重文抑武本就不可取,尤其如今还是乱世,就更需要能打硬仗的武官。

崇祯原本想的是,借黄得功的事打压言官,借搜罗到的部分证据打压东林,借打压文官集团的机会扶持一下武官。

刚才崇祯对文臣领袖好一通奚落,倘若有心思足够活道的,哪里还看不出崇祯是借此机会改变局面?

可被文官集团欺负了几十上百年的武将愣是没反应。

再看看站在武官排头的几个公侯,一个个吃的肥头大耳,哪里还有半分勇武之色,这都是些什么牛马?

跟这么一群虫豸在一起,如何能中兴大明?

正当崇祯生闷气不知如何推进时,一个小黄门小跑着过来请示,言户科给事中陈严有事启奏。

崇祯当即皱起了眉头,他对陈严这等言官厌恶至极,更何况还是东林党人的金牌鬣狗,今日之争论皆因这陈严而起。

这么个七品小官,不在殿外等候朝堂处置,竟还敢主动送上来,正好,待会儿一并处置了,念及此崇祯便同意召见。

大明朝会一般选择临门听政,一般有要事或者重大节日时才会选择在殿内听政,门说的自然是太和门,殿也自然是太和殿,嘉靖朝时,将太和殿改作了皇极殿,并一直沿用至今。

之所以将临门听政作为常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官员太多,大殿内根本站不下,而一旦在殿内朝会,按照礼制四品以下官员皆在殿外听政,凡有事启奏者,需由鸿胪官或者司礼监通传。

不多时,户科给事中陈严便踏步而来。

此人年纪看起来至少有五十,头发已经半白,蓄着大明常见的山羊须,脸颊瘦削眼窝深陷,整个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

但这都是错觉,通过原主的记忆,崇祯是知道这小老头的能耐的,记得有次这厮弹劾济宁侯时,在朝会上打了起来,别看陈严身板弱小,一招撩阴手让济宁侯在床上躺了三个月。

陈严面色肃穆看不出悲喜,他看也不看大殿内跪倒一地的同僚,径直走到大殿前头,似乎是咬了咬牙,继而行了拜礼。

“臣户科给事中陈严拜见陛下。

黄得功出身行伍,从辽东转战关内,二十余载间,以战绩类功至总兵,其作战勇猛,鲜有败绩,在江北一线令流寇闻风丧胆。

臣以为,今内外忧愤大敌当前,正需要黄总兵这般的猛将,披坚执锐卫我大明社稷,岂能因几句酒后之语而轻易论罪。

出身行伍者,自不比满朝公卿之才学,然而统兵打仗者,公卿有能出其右者乎?

况黄总兵之言,臣认为确有道理,何来失言之罪?”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