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发奇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大抵是因为我的怀旧。对比于我的人生,也即过去做笔记的经历有感而发。不过硬要将天赋与笔记的好坏联结起来,也未免成一家之言,需要接受读者的质疑。
若要谈论笔记问题,首先必须要谈论笔记的真假问题。那么,我所谓的笔记真假应如何做解释呢?什么才是真笔记?什么又是假笔记?在我看来,我们应先从文字和口语入手。我认为,笔记是完善人所谓思维的文字性工作,而说话则大都是就事论是,故总有些不客观,带些情绪性。
幼儿牙牙学语,便知道“说”,自此,人类的个体便不能放弃“言谈”这个极富有效率的语言工具了。可是,‘说话’这件事却难倒了不少英雄汉,甚至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因不会说话而为人所诟病,究其原因,在哪里?
归根结底,“口语”的背后还是“人”,纵然人们对摆在我们个体面前的现实事物,可以进行非常发散性的跳跃,可以东引一处、西引一处,以使得我们看似能说会道,或是足以论述个彻底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足以解释为什么不行,为什么不能讲清楚、道明白一件事情。
一是,人们不爱听。有人或许会这样反对你,我跟你谈这样的话题,你却东一榔头西一斧头的谈论类似的事情,反而都是些我不爱听的事情,反而都是我已经知道的东西,没思想没深度,谈起来自然常常被打断,话语权也常常被接过去。
二是,你谈论的不够深入。试想一棵参天古树,你必然为其气势所折服,若此树树根短小狭隘,亦不能有其粗壮之根茎。气势不足、语言不华美、举例不细微,这些不过都浮于表面,并不足以成为言论高低的原因。
那样,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己身呢?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人呢?应该说,是有方法的,这个方法就是“笔记”。前面,我已经将自己的主张讲明——笔记能够完善一个人的思维体系。
但讲笔记,必须要辨析什么是真笔记,什么是假笔记!我以为,笔记原本是无真假之分的,关键在承接知识的方式,我个人的看法如下:
对一本书的理解和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种层次。第一个层次:思想的提出者他真实所想的;第二个层次,对提出者所做注解的学者们的思想感悟;第三个层次,“我”(泛指所有学习者)所理解的原作者和注解者。
就这三者而言,针对同一个思维体系,分别能提出三种不同的意见,纵然其中可能有错。但其中思想之大厦也已经完美建立了,正如那句“只是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名言一般,“我”可以将他人心中所想全然包括,并予以创新。
原本按照如此承接的方式,我们并不需要理会笔记的真假。可很多人互相学习,却学习到非常低效的方法,我很想分享给大家一种新的思路吧。“假笔记”在我看来,正是纯粹的抄写与复刻,并非将一些凝练的语句誊写到笔记本上,就是做笔记了!这远远不能完成个人思维大厦的搭建,单纯的抄写、不去反思,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玩过家家。不是真实的盖房子,而是像婴儿一样玩积木,搭起来一个虚假的模型,最终变成了一套与原有思想大相径庭的玩具模型。
如此一层层的玩闹,势必作出“假笔记”,其结果是浪费了天赋与时间。
那么,知道假笔记,也必能理解真笔记。不过我说的宽泛,还请读者细细体会。若欲与前辈相沟通,先知其所知,而后知其所未知,这样才能成其笔记。
于是,我想论述一下较为偏见一些的东西,那就是笔记与天赋的关系。苏轼曾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话虽如此,我仍觉得不足够。每一遍笔记都应该有些新东西,不是说,在书中创造新东西。要记住,作者的书稿已成定局,其有应有之义,有未言之教;但这些都已经成为定局,不可更改。
我所说的“创造新东西”正与我们的天赋有关,在于为我们自己创造新东西,我们的天赋在自己身上,当然,我们所记笔记,也需要为我们自己服务。因此每每读上一遍书,我们便要写出一层笔记,如此反复对照,成为我们自己得到,内化的东西。
若是写不出来,则说明,其人志不在此。有兴趣则健谈,无兴趣则厌烦。天下人皆应此理!若不能写出笔记,那便换一个方向吧。这笔记便是自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