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居然把老于的徒弟给打了?”
周传山听到贾旭描述的来龙去脉,倒是有些吃惊。
“老于的手段也算是厉害,而且他那个徒弟我知道,在他门下都已经学了三四年,你才正式学了两天就打赢了他?!”
“其实也不算吧,只不过他一开始就心气高傲,目中无人,所以才会掉以轻心对付我,而且我也是取了巧,瞧瞧他下盘不稳,所以才出手一招制敌。”
周传山摇了摇头说道:“话虽如此,但是他在前年的全市武术比拼当中也曾经获得过亚军,你能够在第一次对敌就赢了他,已经是很厉害了。”
“只不过,你也从中吃到他的教训,切忌不能够目中无人,心意自满,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狮子搏兔,尚需全力,唯有脚踏实地,每次出手都尽力而为,才能够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受教了!只不过恐怕我把那个叫张振的打了,会引起于老的不满。”
周传山冷哼一声回答道:“他有什么脸面不满?教出来的弟子为虎作伥,要我说你打的好,习武之人若是非但不惩奸除恶,除了反而助纣为虐,那还练什么武?这件事情你不必担心,我会亲自和余老头去说的!”
贾旭听到之后才松了口气,毕竟区区一个张振自然不足为虑,真正值得忌惮的,还是他背后的于老,他今天把这件事情主动告诉周老,也是提前让周老明白,省的被对方反咬一口,说自己是强凌弱。
“来来来,把你和那个张振的比武,好好和我仔细说说,咱们两个人演练演练,瞧瞧看那个老于头教出来的徒弟有几斤几两。”
周传山迫不及待拉着贾旭,让他模仿当时的情况来攻击自己,然后一招一式拆解点评。
三月过后,随着一学期的最后一天结束,密密麻麻的学生飞速冲出校门外享受暑假生活,这一场景十分壮观,校门外更是车水马龙,滴滴的车喇叭声音此起彼伏。
“老儿子,在这儿!”
贾建设在车门外兴奋地挥着手。
“怎么样?考得咋样!”
“还行吧!我妈怎么没来?”
“你妈在家给你收拾东西呢,明天就送你回贾家村,你提前把生活用品准备好。”
贾旭心道:终于要接触大家的绝技奔流掌和御物术了吗?
思绪不禁想起前世当中,贾正亮凭借着十二把斩仙飞刀在罗天大醮大出风头,一心二用,一面打电话,一面操纵飞刀将敌人轻松制伏,成为新一代当中的英豪。
如今想想还真是有些期待,根据自己老爹所说,御物术如今传承者不过一只手的数量,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可能学这门功夫。
次日,贾旭便坐上了前往贾家村的车。
“什么?一整个暑假让我一个人待在贾家村,你们两个不去?”
“废话!我们两个好不容易能有个机会享受二人世界,再说还有许多生意没谈,当然不能回贾家村了。你放心叭,老宅早在前几年的时候我就已经翻修过了,里面东西应有尽有,你一个人住也没关系的,到时候我再和你去拜访几位亲戚……”
“行吧,行吧!不会我回来的时候,老娘还要给我添个弟弟吧?”
“臭小子!这有啥不好的。”
……
宝玑,黄土高原西北部。
是周文化的起源地,凤鸣岐山,滂沱的渭水缓缓经过,给这一片黄土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看着一望无际开阔的黄土地,让贾旭心中十分开阔,在这里能够感受到最为淳朴的土德,浑厚而又慈爱,刚柔并进。
到达贾家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贾家村,虽然是一个异人的村子,但是却并不张扬,除了在异人界有些名声之外,最令人熟知的便是贾家村的飞刀“杂技”,更是被列入保护项目。
只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那是杂技,而对于异人来说却是杀人技!
贾家村这些年依靠扶持,日子倒也比以前好了许多,只不过因为交通不便,所以说平常少有车子入村。
今天贾旭两人的回村,立刻引起了村人的注意。
只见村口一群大妈们,此刻紧紧的盯着那辆车。
“额滴神啊!这是哪来滴?”
“哎呦喂,他谁,那不是铁蛋娃嘛!”
“谁?就是贾老三他家的孩儿,不是在城里头发展吗?怎么今天回回村了,难不成是混不下去了?”
“别混说,你看人家那么阔,怎么可能是失败了?”
贾建设带着贾旭走下车,面对着村口大妈们探究的眼神也不能熟视无睹,急忙一个个认过。
“二大妈,三婶子,五姨婆,你们身体还好吧?”
“好好好!铁蛋娃怎么回了?”
“这不是我这猴娃娃放假了嘛,就想让他认认人,回来住上一段时间!”
几个大妈的眼神立刻转移到了贾旭的身上,让他不禁起了一层密密麻麻的汗。
“好俊俏的后生,今天去额家咬咂,正好有馍馍咧!”
“这娃娃后生长得真俊,跟你老汉年轻时候一模一样,当初他可是被十里八村的姑娘追嘞!”
“我记得不是隔壁村家的姑娘,当时还……”
贾建设慌忙拉着贾旭离开,同时说道:“额先走了,以后再去拜访蛤!”
“你看看你,都把人家娃娃吓到了!”
贾建设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手上拎着一些礼品,带着贾旭赶到了一所老宅子,敲起了门。
没一会儿,里面就走出一个老妇人喊道:“谁啊?”
“婶!是额,铁蛋儿。”
每当听到贾建设的这个小名,贾旭就得要用浑身的力气憋住。
“哦,是铁蛋啊!啥时候回来的嘛?”
“刚刚到,我家有德叔在不在咧?”
老妇人接过礼物笑着道:“在呢嘛,快些进来,额去给你们两个泡茶。”
“不急哈!”
贾建设又拉着贾旭走到里面,只看见后面的一处院子里面,一个老人此刻正坐在摇椅上,哼着陕北小调:“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哦,三盏盏的那个灯……”
“有德叔!额回来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