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第450章 红帽子军团

作者:叶还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16 14:53:38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孝惠皇帝的太安二年,癸亥年,公元303年。

春天刚冒了个泡儿,正月里头,李特这家伙,跟做贼似的,悄咪咪就渡江而去,想给罗尚来个惊喜突袭。

您猜怎么着?

那水上的守军,吓得跟见了鬼似的,跟开了运动会百米冲刺似的,撒丫子就跑。

蜀郡的太守徐俭,一看这阵仗,心想,得嘞,咱也别硬撑了,直接投降李特,少城一送,事儿就成了。

李特进了少城,嘿,还挺有原则,就拿了点儿马匹充军需,别的金银财宝,那是一根手指头都没动。

还搞了个大赦天下,年号也换成了建初,跟换了新衣裳似的,新气象扑面而来。

罗尚呢,他守着太城,一看李特这操作,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派使者去求和,想着,咱也缓和缓和关系,别整得那么僵。

那时候蜀郡的老百姓,为了自保,都聚在一起修土堡,跟玩儿积木似的。

一看李特来了,都表示,咱愿意归顺,跟着大佬有肉吃。

李特也挺客气,派使者去安抚他们,还因为军粮不够,把六郡的流民,都分到各个土堡,去蹭饭,算是互帮互助,共享资源。

这时候,李特的弟弟李流发话了:

“哥啊,这些土堡新来的,人心还没热乎呢,咱得让他们的大户子弟,来当人质,还得备点兵力自卫,以防万一。”

他还给李特的司马,上官惇写信,说接受投降的人,也得跟防贼似的,不能放松警惕。

前将军李雄也点头赞同,觉得这事儿得谨慎。

可李特一听,火了:

“事儿都成这样了,咱应该安抚百姓,怎么反而疑神疑鬼的,这不是逼着他们造反吗?咱得有点儿人情味儿!”

朝廷那边也没闲着,派了荆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孙阜,带着三万水军,去救罗尚。

宗岱让孙阜当前锋,跟开赛车似的,直逼德阳。

李特呢,派了李荡和蜀郡太守李璜,去帮德阳太守任臧,一起对抗宗岱和孙阜,这是要打游戏组队啦。

宗岱和孙阜的军队势力大,那些土堡一看,跟墙头草似的,心里又活络了。

益州兵曹从事、蜀郡人任睿就跟罗尚说:

“李特现在分散兵力,去找吃的,防备松懈,这是老天让他灭亡的时候。咱应该跟那些土堡暗中勾结,到时候一起动手,里外夹击,肯定能打败他。”

罗尚一听,觉得有理,跟吊外卖似的,就把任睿用绳子吊出城,让他去各土堡传话,约定二月十日一起动手。

任睿呢,就到李特那儿假装投降,李特还问他城里的情况,任睿就说:

“粮食快没了,就剩点货物和布匹了。”

他还请求出去看看家人,李特也答应了。

结果,任睿一回城,就把情况告诉了罗尚,这情报传递的快呀。

到了二月,跟约好了似的,罗尚派军队偷袭李特的营地,那些土堡也都响应了。

李特的军队一下子就垮了,李特、李辅、李远都被干掉了,尸体还被烧了,首级一路快递,送到了洛阳。

那些流民一看,吓坏了,搬家,必须搬家,李荡、李雄赶紧带着剩下的人,退到赤祖去防守。

李流呢,立出就分了地盘,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守着东营,李荡、李雄守着北营。

孙阜那边也攻破了德阳,抓住了寋硕,任臧只好退到涪陵去驻守了。

这一场风波,真是曲折婉转,让人感慨万千啊!

三月,罗尚那是真不含糊,派出了两位猛将,督护何冲和常深,俩人跟打了鸡血似的,直愣愣地就去攻打李流了。

涪陵的藥绅也是个捣蛋鬼,一看这热闹,也跟着起哄,发动士兵一块儿上,与赶集没什么两样。

李流和李骧这俩兄弟,那可是真不含糊,硬生生地就跟藥绅干上了,斗鸡一样,谁也不服谁。

这边儿何冲一看,嘿,机会来了,趁着北营空虚,他要偷家,就直接进攻了。

北营里的氐人符成、隗伯这俩,一看形势不对,干脆就叛变了,这是要和何冲穿一条裤子了,这变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呢!

李荡的母亲罗氏,那可是个女汉子,跟花木兰似的,穿上甲袍就上战场了。

隗伯这小子,手执兵刃,一不留神,就把罗氏的眼睛给刺伤了。

可您猜怎么着?

罗氏那斗志,跟火似的,越烧越旺,比火锅还热乎呢!

这时候,李流他们也是给力,把常深、藥绅给击败了,率军就回来了。

一回来就跟何冲干上了,那场面,跟放鞭炮似的,噼里啪啦就把何冲给大败了。

符成、隗伯这俩,一看形势不对,赶紧带着党羽突围,跟逃难似的,投奔罗尚去了,那速度比兔子还快呢!

李流他们也是不含糊,乘胜追击,直接就打到了成都。

罗尚一看,得嘞,紧闭城门,开始防守了,跟缩头乌龟似的。

李荡这小子,那是真勇猛,骑马追击败逃的敌人,结果中矛而死,英勇牺牲了,这是烈士一样的壮烈呢,可惜没有成事呀!

朝廷那边儿也是着急,派遣侍中刘沈持符节,统率罗尚、许雄等人的部队,就去讨伐李流了。

到了长安,河间王司马颙,把刘沈给留下了,让他当军师,派遣席薳代替他去了,真随便啊!

李流这边儿,因为李特、李荡相继死亡,再加上宗岱、孙阜将要攻来,那是真害怕。

李含这小子,就出主意了,让李流投降。

李流一听,觉得有理,就采纳了这个建议。

可李骧、李雄这俩,那是连连劝告,让李流别投降。

可李流呢,跟吃了秤砣似的,决心比钻石还硬呢,铁了心要投降了!

夏季五月,李流就把他的儿子李世,和李含的儿子李胡,送到孙阜的军中,当人质去了。

李胡的哥哥李离,那可是个梓潼太守,一听这事儿,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赶紧骑马从郡中返回,想要劝阻。

可结果呢,还是没赶上,速度比蜗牛还慢!

李离一看,得嘞,劝阻不了,那就干吧!

他就跟李雄商议,要袭击孙阜的部队。

李雄一听,觉得有理,就说:

“为眼前考虑,应当这样;但李流、李含都不采纳,应该怎么办?”

李离一听,嘿,这好办啊,用武力强制他们就行了!

这主意,比抢劫还直接呢!

李雄一听,高兴得跟啥似的,就跟着李离一块儿,到流民中去劝说了。

他们说啊,咱们以前残暴地对待蜀民,现在一旦束手就擒,就成了任其宰割的鱼肉了。

所以啊,咱们得同心协力地,攻打孙阜,来夺取富贵!

这话说得,比唱戏还动听呢!

那些流民一听,觉得有理啊,就都听从了他们的。

于是呢,李雄和李离就率领着他们,袭击了孙阜的军队。

那场面啊,跟放鞭炮似的,噼里啪啦就把孙阜给大败了。

这胜利,比过年喜庆!

这时候啊,恰逢宗岱在垫江死去,荆州的军队于是就撤退了。

李流一看这事儿啊,那是真羞愧啊,觉得自个儿脸上无光啊。

不过呢,他也因此觉得李雄是个奇才啊,信任比亲兄弟还亲,就把军中事务,全部委托给李雄处理了。

哎哟喂,您听听这事儿,张昌这家伙,真是个搅屎棍子中的VIP,他占领了江夏,就开始满嘴跑火车,说:

“咱们得有个圣人,出来替百姓做主啊!”

您猜怎么着?

他还真找了个小官吏丘沈,让这家伙改名换姓叫刘尼,谎称是汉朝皇室的后代,还尊奉他为天子,说:

“这就是咱们的圣人,比真金还真!”

张昌自己呢,也封了个相国,还伪造了凤凰、玉玺这些祥瑞吉兆,建了个元神凤的年号,连郊祀典礼、服饰颜色,都照着汉代的老规矩来,整得跟穿越剧似的。

谁要是不听他的,嘿,那就诛灭全族,吓得士绅民众,一个个都跟鹌鹑似的,缩着头不敢不从。

他还散布流言说:

“长江、淮水以南的地区,都反叛了,官军要大肆出动,咱们得把他们全部诛杀!”

这一说,百姓们互相煽动,情绪都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惶惑惊恐得不行。

结果呢,长江、沔水地区都起兵响应张昌,一个月就聚集了三万人,士兵们都头戴深红色的帽子,用马尾充当须髯,跟唱戏的似的,整个一古代版的“红帽子军团”。

朝廷一看这事儿大了,赶紧派遣监军华宏,去讨伐张昌,结果呢,在障山被打得落花流水,跟玩儿似的。

司马歆一看,急了,上书朝廷说:

“这妖孽盗贼张昌,聚集了数以万计的民众,深红的帽子、长毛脸,挥刀舞戟的,锋芒不可阻挡啊!

赶紧让各军分三路救援吧,不然咱们都得玩儿完!”

朝廷一听,也慌了,赶紧任命了一堆人,去讨伐张昌。

结果呢,司马颙这家伙,竟然拒绝奉诏,还把刘沈的部队,给夺走了,整个一,坑队友的节奏。

这下好了,刘乔驻军汝南,刘弘和前将军赵骧、平南将军羊伊驻军宛地,跟张昌干上了,一下子整成了“三国杀”的现场。

张昌一看,嘿,来真的了,就派遣他的部将黄林,率领两万人向豫州进发。

结果呢,被刘乔派兵给打退了,跟玩儿似的。

这边儿司马歆呢,他之前跟齐王司马冏交好,司马冏失败了,他就害怕了,赶紧跟大将军司马颖结交,这就是典型的墙头草。

等到张昌作乱,他就上表请求讨伐,想刷点存在感。

可是呢,长沙王司马乂,已经跟司马颖交恶了,他怀疑司马歆跟司马颖是一伙儿的,就不让司马歆出兵。

这下好了,跟吹气球似的,张昌的势力越来越大了。

从事中郎孙洵就对司马歆说:

“您身为一方之主,身受统兵在外的重托,您上表之后就采取行动,有什么不可以的?

现在让奸邪强盗,滋长蔓延,祸隙不可预测,这难道是藩国捍卫王室,使国家安定的信义所在吗?”

这话说的,文化的很,和唱戏似的好听。

可是他听不听呢?

听!

司马歆一听,也急了,打算出兵。

可是呢,王绥这家伙却说:

“张昌区区贼寇,属将自己足以制服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抗拒诏令,亲自面对箭矢与飞石呢?”

结果呢,司马歆还是出兵了,可是部众溃败逃散,他自己也被张昌给杀害了。

司马歆成了悲剧英雄。

朝廷一看,这事儿闹大了,赶紧让刘弘接替司马歆,担任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六月的时候,刘弘任用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参军蒯恒为义军督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入襄阳据守。

张昌一看,嘿,来真的了,就出动全部军队,包围宛城,击败赵骧的军队,杀死羊伊。

刘弘一看,得嘞,撤退吧,驻军梁县。

张昌一看,嘿,机会来了,就进攻襄阳,结果呢,没攻克,跟玩儿似的。

这边儿李雄呢,也是不含糊,攻击并杀死汶山太守陈图,占据了郫城。

秋季七月,李流这家伙,不声不响地,跑到了郫城去驻守,跟个山大王似的。

您知道吗?

那时候蜀地的百姓,都忙着修筑土堡,据险自卫,有的往南跑到宁州去了,有的往东逃到荆州去了,到处逃。

结果呢,城镇乡邑空无一人,野外连个烟火气儿都没有,李流的军队啊,啥也没捞到,兵士们都饿得前胸贴后背,累得跟狗一样喘,饥寒交迫,不忍看呀!

就这时候,涪陵的一千多户人家,跟青城山的隐士范长生,混到了一起,跟找到了组织似的。

您还别说,平西参军、涪陵人徐轝,这家伙挺有头脑的,他向罗尚请求担任汶山太守,还打算联合范长生,一起讨伐李流。

可罗尚呢,跟个榆木疙瘩似的,愣是没答应。

徐轝一气之下,干脆投降了李流,还被李流封为安西将军。

您说这事儿,逗不逗?

投敌叛变,升官发财!

徐轝这家伙,挺会劝人的。

他劝范长生给李流资助粮食,范长生也听话,真的给了。

这样一来,李流的军队又振作起来了,跟吃了兴奋剂。

这范长生,简直就是李流的粮仓啊!

再说个事儿,当初李含啊,他看长沙王司马乂势力微弱,就以为他一定会被齐王司马冏干掉。

所以啊,他就想借着讨伐司马冏的罪名,把惠帝给废了,然后让大将军司马颖当皇帝,让河间王司马颙当宰相,他自己呢,就能大权独揽了。

这就是篡位的大戏啊!

可结果呢,司马冏被司马乂干掉了,司马颖、司马颙还是镇守藩地,没按他的剧本走。

这李含的篡位计划,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