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三月丁未日,南齐朝廷一看,得嘞,任命陈显达担任雍州刺史。

陈显达一看,带着大军驻扎在了舞阳城。

这夏天五月壬辰日,孝文帝一看,去灵泉池逛逛吧。

癸巳日,北魏南平王拓跋浑一看,得嘞,走吧,我也逛一圈去。

甲午那天,孝文帝那哥们儿,大摇大摆地回到了平城老家。

一回家,他就搞了个大动作,下了道诏书,说皇家七庙的子孙,还有五服以内的亲戚们,以后都不用交税、不用干活了,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说,北魏那边。

南部尚书公孙邃、上谷公张儵这俩兄弟,带着他们的小弟们,跟桓天生那个逗比联手,又去骚扰舞阴了。

结果,舞阴守将殷公愍那个猛男,一出手,就把北魏大军,给打趴下了,跟游戏大神一样威武,一挑多,还轻松获胜。

桓天生一看,得嘞,赶紧夹着尾巴,逃到荒远之地躲起来了。

说,公孙邃,他还是公孙表的孙子,这家族背景,简直就是王者荣耀里的贵族V8!

不过,北魏这边可不太平,跟咱们现在的天气一样,说变就变。

春夏之交的时候,大旱,代郡那边尤其严重,跟沙漠一样干,一点水都没有。

再加上牛瘟流行,老百姓的日子可真是难过了,很多人都饿死了,上演了一出饥荒片。

六月癸未这天,孝文帝下诏,让朝廷内外的大臣们都畅所欲言,别憋着,开会讨论都说说。

齐州刺史韩麒麟就上表了,他说的话,就是网络热词大全,他说:

“古代那些贤哲圣王,总是要储备足够维持九年的粮食,做一个囤货大王才安心。

可是现在?

京师的民众百姓,不种田的人多得很,不劳而食的人,占了三分之二,宅男宅女一样,不干光吃。

那些高贵富裕的人家,就连儿童婢女,都穿上了华丽的衣服,手工作坊和商人家庭的奴仆差役,也吃着山珍海味,简直土豪。

可是,种田的农夫却连酒渣糠皮都吃不饱,养蚕的妇女穿不上蔽体的粗布衣裳,和贫困山区没什么区别。

所以,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土地越来越荒芜,国库里的粮食和布帛都快没了,街市上却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珍宝奇货,奢侈品店一排一排的。

很多家庭都缺衣物和食物,路上却挤满了衣着华丽的行人,时尚大街的旁边就是贫民区呀。

老百姓饥寒交迫的根本原因,也就在此!”

韩麒麟还提了个建议,他说的话,简直就是经济专家:

“凡是奇异珍贵的东西,朝廷都应该坚决禁止买卖,要有自己的限购政策。

婚丧仪礼,应该制定严格的标准。

得鼓励人们努力耕田种桑,严格实行奖赏和惩罚,一定要做好绩效考核。

这样几年之内,一定会有盈余的。

前几年校订户籍的时候,就减轻了不少田赋捐税。

可是我所管辖的齐州,征收的粮食,只够发给官员俸禄了,没有多余的入缴国库,这样虽然对老百姓有利,却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一旦发生战事,或者碰到天灾,恐怕就不能拿出粮食、布帛供给各地了。

所以,可以减少布帛的征收,增加粮食的税收。

这样,丰收的年份,就可以大量积存,歉收的年份再拿出来救济。

这就是,所谓的把老百姓的粮食,寄存在官府。

一旦官府有了积蓄,就不会发生老百姓在荒年挨饿的事情了。

国家储备粮,关键时刻能救命!”

孝文帝一听,觉得挺有道理的,就下诏了。

秋季七月己丑日,他命令有关部门打开官府的府库,赈济或者借贷给饥民,还允许饥民出关寻找食物。

他还派专人重新登记户籍,让老百姓自己决定去留。

饥民们经过的地方,要由当地官府供给饮食,途径之处,就由当地的邻长、里长、党长负责安置,一定要做好接待服务。

说起来,那柔然可汗伏名敦郁久闾豆仑,可真是个狠角色,凶残暴虐得,跟咱们现在的某些喷子似的,让人直摇头。

他身边的大臣侯医垔、石洛候,那可是真心实意地为他好,多次劝他收敛点,还提议跟北魏联姻交好,图个安宁。

可这郁久闾豆仑,非但不领情,还大怒之下,要诛杀这两位大臣的全族,你说这事儿做得,是不是太绝了?

比咱们现在的某些领导,还不讲理!

结果,他的部众们,心都寒了,对他离心离德的,一有风吹草动就散了。

到了八月,柔然汗国不甘寂寞,又跑去侵犯北魏边境了。

北魏这边,也是不含糊,直接任命尚书陆叡为都督,迎战柔然军队。

这陆叡,可是陆丽的儿子,也是个能人,富二代,不仅有钱,还有能力。

结果,北魏大获全胜,把柔然打得落花流水,电竞比赛,一顿操作猛如虎,直接把对手打趴下。

说起来,这高车部落的首领阿伏至罗,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他原本带着十多万部落,隶属柔然汗国。

郁久闾豆仑南下侵犯北魏时,阿伏至罗那是竭力劝谏,可这郁久闾豆仑,就是不听,杠精一个,你说什么都不对。

阿伏至罗一怒之下,就带着他的堂弟阿伏穷奇,率领部落向西出走,到了前部西北地带,自立为高车国王。

部众们对他那是尊敬得很,尊称他为“候娄匐勒”,就是天子的意思;阿伏穷奇,也被尊称为“候倍”,就是太子的意思。

这两人,感情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分别统辖自己的部属,阿伏至罗住在北面,阿伏穷奇住在南面,双胞胎一样,形影不离。

郁久闾豆仑,还不死心,追击阿伏至罗,结果多次都被打败,最后只好灰溜溜地,率众向东迁徙,打不过就跑。

九月辛未日,北魏这边,下诏要撤销那些无益于民生的工程,还把宫里不做纺织的宫女,都放出去了。

到了冬季十月丁未日,又下诏撤去尚方署制造绫罗、锦绣的工程。

士、农、工、商,要是想自己织造点东西,也不再禁止了。

这时候,北魏已经很久没有战事了,国库充盈得很,土豪的钱,多得花不完。

朝廷,就拿出皇家御库房里的衣物、珍奇宝物,还有太官的器具、太仆管理的车具,宫内库存的弓箭刀枪的十分之八,以及宫外府库的不供应朝廷使用的衣物、丝绸、丝棉,都拿出来赏赐给文武百官了。

下至工匠、商贾、衙役,直到在六镇戍守的边防士兵,以及京畿内的鳏夫、寡妇、孤儿、老人、贫民、残疾人,都依据等级获得了赏赐。

这可真是件大好事,让人感到温暖和关怀。

还有,北魏的秘书令高祐、秘书丞李彪,他们上奏请把《国书》的编年体例改为纪、传、表、志。

孝文帝,也是明君一个,批准了他们的建议。

说起来,这高祐跟高允,还是同一个曾祖父,他是高允的堂弟,跟沾亲带故。

到了十二月,朝廷又诏令秘书丞李彪与著作郎崔光,一同负责修订《国书》。

这崔光,也是个人物,他是崔道固的堂孙,一代接一代地传承着文化和历史。

孝文帝有一天突然问高祐:“哥们儿,你说说,怎么才能让那些盗贼老实点儿,别整天瞎折腾?”

高祐这人可是个见识广的,回答说:

“您知道吗,汉明帝那时候,有个叫宋均的,他搞德政,结果猛虎都吓得渡河跑了;汉平帝时,卓茂搞教化,连蝗虫都不敢进咱们地界。

这说明啥?

强盗也是人,只要咱们地方官选对了,治理有方,教化到位,防盗那还不跟玩儿似的?”

高祐又上书说:“现在朝廷选官,不看治理地方的本事,就看谁任期长、资历深,这可不行。

得改改,得唯才是举,让官吏都清廉公正。

还有,那些功勋老臣,虽然功劳大,但没治理百姓的才能,朝廷可以给他们封赏,但别让他们瞎管地方,毕竟,帝王可以因为喜欢赏钱,但不能因为喜欢就乱任命官员,得有点儿原则嘛!”

孝文帝一听,连连点头,觉得高祐说得太逗了,简直就是真理!

后来,高祐被派到西兖州当刺史,镇守滑台。

他觉得既然郡和封国有学校,那县和党也应该有,不能让大伙儿落后!

于是,他就下令各县设立讲学,各党设立小学,让大伙儿都能学点儿知识,别整天瞎晃悠。

太祖高皇帝建元六年,戊辰年,也就是公元488年。

春天正月乙未日,北魏下诏说:

“如果有人犯了死罪,但他的父母、祖父母都老了,又没有成年的子孙,身边也没个能服丧一年的亲戚,那就可以奏报朝廷,说不定能减轻罪罚。这可是个大好事儿,得赶紧告诉大伙儿!”

说,南齐那边。

南齐皇子萧子响,原来过继给叔父豫章王萧嶷,后来萧嶷有了儿子,就想把萧子响留下当世子。

萧子响这人可是个有个性的,每次入朝,车驾服饰都跟其他亲王不一样,他还老是用拳头猛打车壁,跟车有仇似的。

武帝知道了,就下诏让他跟其他皇子一样,别整天瞎折腾。

结果,有关部门又奏请,恢复萧子响原来的宗属。

三月己亥日,武帝干脆封他为巴东王,这下萧子响可高兴了,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儿了!

还有件事,南齐角城守将张蒲,趁着大雾天,跑到清水一带砍木头,还跟北魏边防士兵勾结,想带北魏军队进咱们地界。

这可真是够胆大的!

幸好守城主将皇甫仲贤发觉了,带着部众在城门奋勇抵抗,才把张蒲给击退了。

不过,北魏三千多名步兵、骑兵已经到了护城河外,这可咋整?

幸好,淮阴军主王僧庆等人,带着大军来救援,才把北魏大军给击退。

夏天四月,叛民首领桓天生,又带着北魏大军,来占隔城。

武帝一看,这不行,得派人去讨伐。

于是,就派游击将军曹虎,带着各路大军去了。

这时候,辅国将军朱公恩,正领兵在前,搜索敌人的伏兵,结果遇上了桓天生的游击部队。

双方一交手,朱公恩就把桓天生的军队给打败了,接着就进军围攻隔城。

桓天生一看,这不行,得搬救兵。

于是,他就带着一万多北魏步兵、骑兵来迎战。

结果,曹虎带着军队奋勇抗击,把北魏军队给打得大败,俘获、斩杀了二千多北魏士兵。

第二天,曹虎又领兵继续围攻,终于攻破隔城,斩杀了北魏任命的襄城太守帛乌祝,再次俘获、斩杀了二千多名北魏士兵。

桓天生一看,这没法儿打了,只好舍弃平氏城逃走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话说那陈显达,真是个胆大的小伙子,竟然敢去撩北魏的虎须。

北魏一看,哎呀妈呀,这还了得?

甲寅日那天,立马派出了豫州刺史拓跋斤,这哥们儿可是个狠角色,带着大军就去干陈显达。

拓跋斤,带兵打仗那是一绝,简直就是战神附体!

甲子日那天,北魏为了庆祝啥大事儿,或者是想让大伙儿乐呵乐呵,就搞了个大赦。

罪犯们都得到了宽恕,普天同庆,那感觉可是杠杠的!

乙丑日,孝文帝这哥们儿也不闲着,跑到灵泉池去溜达溜达,享受享受自然风光。

丁卯日,他又去了方山,逛得那叫一个嗨皮!

己巳日,玩够了,才悠哉悠哉地回到宫里。

这皇帝当的,逍遥又自在!

北魏在醴阳那地方修了个城池,本以为能固若金汤,没想到陈显达一来,轻轻松松就给攻克了。

陈显达乘胜追击,又去打沘阳。

沘阳城里的将士们一看,哎呀,这不行,得出去迎战!

可镇将韦珍是个有头脑的哥们儿,他说:

“别急别急,他们刚打胜仗,士气正旺,咱们可不能硬碰硬。

咱们先在城里固守,等他们打累了,再出去收拾他们。”

韦珍就带着将士们在城里固守,这一守就是十二天。

到了晚上,韦珍领着兵,趁着天黑,悄悄打开城门,突然发动攻击。

陈显达一看,哎呀妈呀,这架势不对,赶紧撤退!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撤得早不如撤得妙!

五月甲午日,南齐那边也有动静了。

任命宕昌王梁弥承当了河、凉二州刺史,这可是个不小的官儿,升官发财,那感觉可是爽歪歪!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