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边境岚山县的事情,暂且还没有传播到千里之外的京城百姓们的耳中。
自女帝削弱地方势力成功后不久,人族历一百八十五年的四月,三年一度的会试便在京城举行。
夏国科举分文举和武举,文举考察政经史哲,武举在考察军事谋略外还有一项比武环节。
毕竟如今人界炼体之道大行其道,军中士兵多多少少都是有一点炼体修为在身的。参加武举之人都是夏国未来的预备将领,如果个人武力不能服众的话,未来是很难在军中施展拳脚的。
这届会试是女帝登基以来的第一届,因此女帝陛下也是格外的重视。
因为之前内乱几年的延期,比以往更多的来自夏国各地的通过了郡中乡试的举子跨越千山万水齐聚天一城。
在经过一场持续数日的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后。在万众期待中,新一批的上榜进士便出现了。
按照常理,在会试之后,还有殿试。殿试由女帝亲自担任主考官,难度跟会试相比变动比较大,全凭出题人女帝的心情。不过好在殿试并非是淘汰性的选拔,即使发挥不佳,也不会被剔除进士之列。
但进士们还是希望全力发挥的,无他,只因为武举殿试前三甲进可直入兵部坐镇中枢,退可下到军中,从千夫长做起。
而文举殿试前三甲则可以直入翰林院担任翰林学士,直接从五品官做起,而同期的其他进士则是大多只能从七品官,并且还是外派出京城的县令之位。
再一个,这些进士中其实不少都是有深厚的家庭背景的,他们是能从长辈那里了解到翰林学士相当于尚书宰相预备的这个说法的。如同当年苏折梅告诉李不言的那样。
官场起步就领先他人不知道多少的机会,谁人不想抓住呢?
不过,新晋进士们如何一展风采,争夺名次却不是李不言关心的事情,他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他要升官了。
是的,没有听错。李不言步入官场不过短短一年时间,他就要升官了。
原因自然也是十分简单的,一是女帝陛下觉得翰林学士这个官职品级太低了,配不上李不言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外城到皇城的距离太远了,得给李不言升官到内城置办宅邸;二是刚才也说了,过几天殿试前三甲出来后,新一届的翰林学士就要来了,他李不言作为老家伙,也该给年轻人腾出位置来了。
“先生,您还有什么要带的东西吗?”
外城金玉街的李府门口,小黑抱着大包小包登上马车放好。他经过一年时间的成长,个子长高了不少,如今十四岁的年纪,也算得上是个堂堂男子汉了。
他跟在李不言身边,也曾被指导过炼体的修行。只是可惜,小黑本就出生贫苦人家,先天不足,后天又经受了太多的磨难。遇到李不言的时候已经是十三岁的年纪,错过了最佳塑造根基的时期,以后在炼体一道上的成长空间已经是有限的了。
但这孩子倒也知足,毕竟是曾经在深渊中挣扎过的人,如今在能够吃饱喝足的情况下还有能时常听李不言给他讲授知识,教授炼体。这已经是小黑八辈子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了,哪敢再奢更多呢?
李不言站在一旁,听到小黑的询问,往车厢内瞥了一眼,淡然说道:“没什么要带的了。”
他住李府的时间本就不长,平日里生活朴素也没添加置办太多的东西,如今搬家自然轻松简单。其实要不是李府之中还有小黑和三丫这两个孩子,搬家对于他来说或许就是自己在吃过早饭后从金玉街步行到内城中的新宅的事情。
“走吧。”
他轻飘飘地说了一句,随后几人上车,在马蹄踏青石的清脆声音中驶向内城。
...........
天一城内城。
女帝御赐的府邸距离皇城不过两里之地,李不言等人来到宅邸内没过多久,一位预料之中的贵客便如期而至。
“陛下。”
小黑和三丫两个小家伙,见到夏子虞的第一时间便恭敬地行礼问好。之前在外城金玉街时夏子虞也曾数次到访李府,因而他们也是知道这个美丽却气态威严的年轻女子就是当今夏国的女帝陛下。
“嗯。”夏子虞这次出来是私访,主要是来看看李不言对自己亲自挑选的这处新宅邸是否满意。她今日的衣着打扮是天一城官家小姐的流行款式,一袭月白裙裳,用料自然是顶级的。衬托清冷的容颜,气质完全凸显,宛若月中仙子。
她身边带着的人不多,只有一位贴身侍女画琴。
小黑年纪虽小,但察言观色的能力却是很强的。他知道女帝陛下来到这里,肯定是有要事要与李先生相商的,于是在行礼之后,便寻了个整理内务的理由带着三丫溜走了。
新宅邸内有一处花园,前任主人官居尚书,告老回乡前把这处本来就是朝廷赐予的宅邸又还给了女帝。
前任主人是颇具文人雅趣的,因而在这处花园栽种了许多名贵花卉。
几月没有打理,本来这些娇贵的花朵是应该夭折不少的,但女帝在接手这处宅邸的第一时间便打听到了消息,那时她已经计划好了给李不言换处宅邸,因而专门派人过来精心打理了几个月。
清池假山,意境如画。名花奇珍,争奇斗艳。
李不言与夏子虞漫步在花丛间的青石小径上,画琴识趣的停在了在花园门口,没有跟进去打扰两人。
“内阁大学士?挺新奇的名字。我似乎之前没有在夏国官员中听到过这个。”
李不言听完夏子虞打算给他安排的新官职,嘴角淡淡一笑,随意地调侃了一句。
“你肯定是没听到过的,因为这内阁是我前几天才跟王相商议出来准备设置的新机构。”
夏子虞与李不言并肩行走,男俊女貌,气度翩翩。她听到这话也是莞尔一笑,随后解释起设置这内阁的缘由。
“我之前曾在皇家藏书阁中看到过,体祖王大力曾为建木仙祖弟子,在建木修行期间曾从仙祖处了解到了许多上古时期人族国家的体制。你知道的,体祖与我夏国关系很深,因而后人也是从体祖之口中听来了这些内容并将其记录整理成书。”
“那书中便记载了这内阁制度,是皇帝为了加强权力的一种手段。”
“不对,我说这么多干什么。李不言你学贯古今,应当是知道这个的吧?”
“嗯,我知道。”
李不言应答一声,他又何止是知道这个。
“不过,你要撤销宰相之位,王相他同意吗?”他忽然想到这一点,随口问了一句。
“谁说我要撤销宰相之位了?”夏子虞反问道。
“嗯?”这回换李不言不懂了,他问道:“设内阁不撤销宰相之位,那你是想?”
“这不是还没那个能力嘛。”夏子虞嘿嘿笑了一下,脸色有点尴尬地解释道:“我也知道上古时期那些国家是以内阁取代宰相,而后达到权力集中向帝王的目标的。但我不是现在登基时间不久,根基势力浅薄嘛。”
二人之间的关系加上一年以来经常待在一起讨论国家政策,夏子虞和李不言之间说话早已经不受身份地位之类的因素的影响了。即使一者为帝王,一者为臣子,但此时交谈起来,两人是平等的,甚至,似乎夏子虞有时还会稍显弱势。
“我的计划是先设置这么一个内阁机构出来,然后让王渊以宰相之位再兼任内阁大学士,这样之后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做一些安排,应该能把宰相之位的权力慢慢地让渡到内阁这边来。”
“不错的想法。”李不言点头称赞。
夏子虞一说完他便明白了对方的谋算。
王渊作为深耕朝堂多年的夏国宰相,他加入内阁对自己的权力或声望不会有任何增长,但新成立的内阁却可以借此将王渊宰相的权力和声望化作内阁的权力和声望,以此快速确立起在朝廷中的地位。
毕竟在女帝的预想中,一个新生的打算要凌驾在六部之上的机构,最开始肯定是不会被朝堂众臣所接受的。
所以,用形象一点的比喻来说,女帝就是要借助王渊这只母鸡来孵化内阁这只蛋。
而等到内阁被朝堂众臣逐渐接受之后,可供夏子虞的选择就更多了。
一是可以逐渐用手段将将王渊一人的权力转化为内阁整体的权力,然后再将这个权力分化给内阁中的其他人。
二是可以先不用过激的手段,也不分化王渊手里的权力。就先稳住他,反正在老头现在年纪也大了,即使身体再硬朗最多也就再撑个十年时间。女帝才多大?完全有时间和他慢慢耗。
等到王渊身体实在支撑不住,七老八十的时候,就算不辞官,他也总不能再事事亲为了吧。到时候,他手上的权力不还是会自然地分给其他人。
“你让我也进这内阁之中,就是有这么一个心思在的吧。”
李不言简要地把上述分析说给了夏子虞听,而后盯着她的脸询问到。
“……”夏子虞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虽然一直推崇李不言的智谋,但也是没想到对方竟然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把自己苦思冥想数月的计划给一语道破,并且,似乎想的比自己还要更加深刻一点。
“这就是天才与凡人的差距吗?”夏子虞的嘴角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随后很快平复,微微颔首,承认道:“确实是如此,李不言你还真是一个妖孽。有时候真想知道同样是人,你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呵,多看了些书罢了。”李不言谦虚一笑。
“……”夏子虞无言以对,但跟李不言这人相处久了,对这种话也有了一点免疫力。她直接选择无视,随后转移话题说道:“前些日子,青禾郡岚山县那里传上来了一个消息,关于气运之力地方化的。”
“哦?”李不言露出感兴趣的神色,比起官场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他还是对夏国地方官员使用气运之力这件事情更感兴趣。于是他主动开口道:“什么消息?”
夏子虞嘴角勾出一个美丽的弧度,也不卖关子,直接将马县长利用气运之力剿匪之事说给了李不言听。
“唔……是一件好事,跟我们最开始所希望的一样。”李不言听完之后沉思片刻,这样说到。
“确实。”夏子虞也是认同地点点头,这个计划本就是他们两个共同策划推行下去的,他们二人的看法自然是一致的。
让一批忠于朝廷,心怀律法公义的县令郡守能掌握气运之力,无疑是大大加强了中央朝廷治理地方的能力,也能让夏国社会混乱的治安得到很大的改善。
当然,两人作为理性之人,自然也知道那些地方官掌握力量后可能会生出异心,因而他们也没有将保障全寄托在人性道德这种有点虚无缥缈地事情上面。
官印,便是李不言二人用于限制地方官使用气运之力的手段。
那玩意是李不言特制出来的一个可以说是法器一样的东西,本质上是相当于一个授权信物。
本来龙脉气运是只有天子帝王才能够吸收调用的,而持有这种特制官印之后,便相当于天子授权持有者调用气运之力的资格。
马轩那时就是借此跟地方龙脉沟通,借用气运之力的。
所以保险措施就在于此,官印既然是天子授权,那么必要时天子就能随时把授权给取消掉。所以夏子虞才完全不用当心地方官会以此威胁到自己。
“蒸蒸日上。”夏子虞不知怎么的忽然想到了用着一句话来形容如今的夏国。
自建木祭祀获得赐福,李不言入朝辅佐她之后,夏国的情况确实是逐渐好了起来。
先是削弱地方势力顺风顺水,而后推行气运落地初见成效,现在成立内阁也未见阻碍。
这一年内的三件大事,顺利程度让夏子虞都感到不可思议。
“莫非,真被建木仙祖赐福了?”一向不相信这些虚幻事情的她也忍不住产生这样的想法。
可……夏子虞侧过脸看了一眼在认真赏花的李不言。
她又忽然想到,自己做成的那几件大事,似乎都跟李不言有关系。削弱地方势力中起关键作用的王天龙跟李不言关系密切,推行气运落地之事李不言是主要提出者和策划者,成立内阁后李不言也要从中出大力。
就连……
夏子虞突然想到了一年前建木之下祭祀那日的场景。
就连被建木仙祖赐福这件事情,似乎也跟李不言脱不了关系。
她盯着李不言的侧脸,忽然有一种陌生的感觉。虽然两人相识多年,但李不言这人,她似乎好像真的不太了解。
这么一想,夏子虞方才觉悟过来。
自当年红叶山相遇之后的这么多年以来,她和李不言之间一直是以一种知己的关系相交。志向虽然相同,但对对方的了解却是不多。
她不知道李不言在遇到她之前的经历,也不知道李不言和她分开的那几年的经历。
夏子虞也不是没想过要问一下。
之前她好几次在闲聊中想询问这些事情,却都被李不言巧妙地岔开了话题。
一次可能是巧合,但次数多了之后,夏子虞便明白是李不言不想说。
夏子虞摇摇头,让自己暂时不去想这些事情。她是个很理智的人,既然李不言不想说,她也不会一直喋喋不休地追问。
她对自己是有自信的。她相信只要两人继续这样相处下去,总有一天会达到那种李不言会主动向她说明一切的关系的。
“对了,扶风国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正当夏子虞还在思索之际,之前一直在赏花的李不言突然出口询问。
“嗯?这个……”夏子虞回过神来,稍微理了理思绪,而后说道:“据前线的消息来看,齐国、燕国两方大军这段时间都在忙着蚕食扶风国靠近他们各自国境的那一部分,速度倒是很快,扶风国内各关口守军几乎闻声投降。因此在靠近各自国境的那一部分地盘被顺利占领后,接下来的地方,两国之间就得靠短兵相接来决出胜负了。”
“毕竟扶风国之地,若一国占据全部,则是一道天选宝地,是坚不可摧的国境防线。而若是两国瓜分的话,那就形同鸡肋了。”
夏子虞轻笑一声,而后继续说道:“不过,扶风国内倒也不全是投降派。虽然他们的君王早就跑了,但据前线传讯,似乎还是有一些民间抵抗力量借助着天堑在顽强抵抗着齐、燕两国的进攻。”
“嗯,意料之中。”李不言对这个消息并未感觉到意外,月前他在朝会之中面对着众臣,早已预判到了这个发展过程。
“扶风国之战是不会很快结束的。”
这是当时李不言依据扶风国的地形和各方心理博弈做出的论断。与那时朝臣们的主流观点——齐燕两国中必有一国会在短时间内彻底占领扶风国相悖。
如今的结果已经证实了李不言的论断,那么,他之前基于这个论断提出来的应对策略,似乎也该传回消息了。
果然,正当李不言心中出现这个想法时,旁边的夏子虞仿佛心有灵犀一般,说出了他想要听到的那句话。
“去往付国和明国的使团昨天也传回来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