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族历一百八十四年。
夏国,青禾郡。
暮春时节,连日的暴雨使得山道泥泞不堪,难以赶路。
边陲之地岚山县城的客栈里,挤满了被迫滞留于此的人。
行商、游侠、官差……
一场大雨迫使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们齐聚于此。
“诶,你们听说了吗?”
人声嘈杂的客栈一楼大堂,几个江湖游侠打扮的家伙我坐在一方木桌旁。
外貌粗犷的汉子一边大口吃着酒肉,一边语气神秘地向同桌的几位游侠朋友搭话。
“什么?”
“前些日子,京城那边的消息,长公主真的杀了废帝,自己取而代之登基了。”
“消息保真?”那几个游侠眉头一挑,神情间显然是不太相信。
“当然保真,这是我一个江湖上认识的兄弟,在京城那混的,他给我传的消息。”
粗犷大汉拍拍胸脯,语气无比坚定的保证道。
“这样……”
周围的人这才相信他所说的话。
接下来,大家伙便围绕着这个话题一言我一语的开始谈论着:
“也对,之前很多人就猜,长公主文武双全,比老皇帝那几个不成器的皇子强多了。”
“这好不容易带兵平定了叛乱,积攒下了那么大的声望和功绩,想想也知道,长公主是不会把这江山白白送给那几个昏庸皇子的。”
一人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得到了许多人的附和
“诶,谁说不是呢。”
“早几年前就有人说,长公主若不是女儿身,老皇帝恐怕早就将她选做太子了,绝对的无可争议。”
“诶,你又是从哪听来的野路子消息。”
听到这个说法,马上就有人就不服了,高声反驳道:
“那老皇帝不也是一样昏庸无能?先是老眼昏花,识人不明,把这么优秀的长公主贬出宫廷。后面又听信奸臣蛊惑,御驾亲征带着十万大军去打齐国,结果一场大败仗下来军队折了不说,自己的命也赔了进去。”
“如果不是这老皇帝昏聩无能的话,又哪能有之后那几个废物皇子为了夺得皇位搞出来的闹剧。”
“咱们夏国,几代先王积攒下来的底蕴,差点全给他败光了!”
这人也是越说火气越大,搭配上肢体动作,后面都快把之前说话的那位当做老皇帝,忍不住要动手了。
好在他身边有人及时拉住了情绪上头的他。
“诶,冷静冷静,朋友。别太激动,这位兄弟也没说老皇帝是个好的不是吗?”
多方劝阻之下,场面又回归平和。
只不过余威仍在,大家伙也是不敢再讨论老皇帝的事情了,反倒开始说起目前这位经历极具传奇性的长公主。
夏国长公主子虞,乃是已经驾崩了的老皇帝和他的第一任皇后所生的独女。
其幼时就表现出过人的聪慧,犹喜诗文,好阅史书。
身份高贵、学富五车却无矜贵之气,气度温文尔雅,行事妥当,待人亲和,在京中百姓的口中评价极佳。
不过,虽然子虞是无可置疑的优秀,但因为一些原因,她在老皇帝那里是不受喜爱的。
但在子虞八岁那年,京中爆发流行疫病,皇后不幸染病,没过多久便撒手人寰,留下子虞一人在那深宫之中。
这也是子虞人生的分水岭。
一位公主,既不受父皇的喜爱,又没有自己的母后当靠山,还没有同胞的兄弟互相支持。
之后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是可想而知的。
不过,公主毕竟还是公主,虽然可能会受到一些来自其他皇子明里暗里的欺压,但至少衣食无忧,没有性命之危。
直到——
在子虞十五岁时,齐国国君派遣使团前来寻求两国联姻,求娶子虞公主。
齐国,与夏国一样,国力在人族五十多个国家中并列第一梯队。
在听到齐国来使传达的意图后,朝野一片哗然。
夏国朝臣百姓惊讶之后,发出的皆是反对此事的声音。
因为在此之前,夏齐两国关系一向交恶,边境战事不断。
每年有无数儿郎死于前线,两国百姓之间,可谓是有着血海深仇。
当时的夏国民间的舆论,都是在说——哪怕是冒着与齐国爆发一场大战的风险,也是绝对不会答应将自家美貌与声名都是极佳的公主嫁出去的。
不过,民间的舆论归民间的舆论。
这件事成与不成,最主要还是要看夏国国君的态度。
而在当时,老皇帝的态度是倾向于支持联姻这件事的。
原因也很简单,既是因为对这个女儿不太在乎,也是因为——
齐国许诺的条件实在是给的太多了!
十年休战,十座边关城池,百车珍贵聘礼。
用一个不受喜爱的公主换来这么厚重的回报。
对于老皇帝这种目光短浅的人来说,实在是难以拒绝的条件。
再加上几位一直看不惯子虞的皇子在暗中发动力量推动此事。
那段时间,子虞的处境可谓是岌岌可危。
但直到最后,这件事情也一直没能谈成。
夏国百姓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最后齐国的使团是灰溜溜地离开了夏国京城。
本以为这是老皇帝难得做出的一次明智选择。
但结果,在几个月后,就传出子虞公主将要出宫离开京城游学四方的消息。
这消息一出,又是一片哗然。
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看得出来,明面上说的所谓的游学,实际上不过是将公主流放他乡的美化说辞罢了。
很多人都震惊了。
他们不知道子虞公主在齐国使团一事上做了什么,竟然让老皇帝连最后的表面亲情都不愿意维持。
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这种必定会惹来非议的事情。
如果说之前的事情大多是来自于传闻。
那么子虞公主出宫游学之后的事情,客栈里的游侠们多多少少都亲身参与过一些。
三年间,子虞公主游历夏国各地,利用自己的名望和智慧,做了很多惠及各地百姓的事情。
因此,流放贬谪之事,对于子虞来说,其实倒也并不算是一件坏事。
既让她远离了京城宫中的权力斗争,又让她能够游历四方,在增长自身见识的同时,又为自己积累的名望。
子虞之后能够争取夏国各方支持,带领军队平定诸王叛乱,乃至后续废黜新帝,自己登基成为人族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皇帝。
其中是少不了这段游学经历的功劳的。
“长公主,哦不,现在改叫女帝了吧,哈哈。我当年在天北郡游历,协助过女帝陛下安置泗水决堤后的灾民时,还亲眼见过陛下,并且还说过两句话呢!”
一位年纪偏大的游侠哈哈大笑,向在座之人讲起当年往事,引起众人的羡慕。
“好家伙,看你浓眉大眼的,竟然有这等运气。诶,快说说,陛下是不是真如传言中的那般貌若天仙?”
“那是肯定的。甚至,比传闻中的还要漂亮,简直不像是人间能有的仙子。”
“貌若天仙,文武双全,还待人亲和。啊,世间真的有这般完美的人吗?”
在座有人忍不住感慨。
“肯定是有的。毕竟,我之前也曾远远见过一面女帝陛下。”
又有人出言打趣道。
“该死的,怎么都见过女帝陛下?”
“哈哈,那没办法,女帝陛下还是公主的时候,游历夏国各地,又不怎么隐藏身份。见过她真容的人,可不在少数呢!”
“唉,不想提这些了。”
这时,最开始引出话题的那位游侠又说话了。
“诶,我记得,我那在京城混的兄弟给我捎的信里还提及了一件事情,是关于一个男人的。”
“什么?”
“女帝陛下登基三天之后,颁布诏令,悬赏千两黄金,在整个夏国境内,寻找一个名叫李不言的年轻男人。”
“多少两黄金!”
在座的诸位被这个数字吓了一大跳。
千两黄金,这要能拿到,几辈子都衣食无忧了吧?
他们在幻想这赏金的购买力的同时,心里也暗自猜测到。
这李不言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能让女帝陛下如此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