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和低武世界奋斗的日子 第1章 初到

作者:静衍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4-04-24 23:39:22
最新网址:www.bquge.cn

初秋时节,渐凉而不寒。

青阳城外宽阔的驿道上,已是人流如织。挑担的、赶牛车送货的、骑马的、坐轿的……热闹非凡。

李沐一身宽袖袍服,头戴方巾,夹杂在人群中,亦步亦趋的跟着,默默倾听着各种言论和插科打诨。

万幸,尽管有口音,不是什么鸟语,仔细分辨到也听得懂。让他得到了不少消息,知道眼前的这座大城是青阳府的治所青阳城。

又行了片刻,城终于到了。

看着眼前巍峨高耸的城墙,宽大的城门,李沐微微吐出一口气。没人查路引,没人收入城税,一颗心终于轻松下来,跟着人流,脚步轻快的走入城内。

入了城,仿佛瞬间换了一片天地。宽阔整洁的青石板路,鳞次栉比的各色店铺。叫卖声、吵闹声、车马声、顽童追捉打闹声,一片繁华盛景。

李沐满脸惊奇的打量着,看什么都觉得新鲜,都觉得好奇。

忽然,一个十五六岁,穿着一身洗得泛白粗布衣的少年,小心凑到近前,神色恭谨道:“公子,要人带路吗?”

李沐下意识的扫了一下四周,不独是他,刚刚进城的一些人里,有些明显外地来的旅人商贾,都有少年围上去问询,大家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有的同意,有的拒绝,有的在讲价。

李沐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道:“到是缺一个。”

少年有些雀跃:“公子要去哪?”

李沐摸了摸口袋里的两根银条,不知银子是流通货币,还是需要兑换,这种常识不好直接开口。

想了想道:“不忙,小哥怎么称呼?”

少年挠了挠头,憨厚的笑了笑道:“公子,俺姓王,都叫俺小六,公子叫俺小六就行。”

说着,王小六伸出手,刚要竖起四根手指头,看着周围眼巴巴等着抢客得的少年,又收起来一根,小声道:“公子,只要三个铜元。您要去哪?俺保证把你带到地方。”

看来铜元是这里的流通货币,就是不知币值怎么样。看着眼巴巴等回应的王小六,李沐道:“先带我在城里逛逛,讲讲青阳的情况。”

王小六神情纠结了一下,给客人带路花不了多少时间,带着逛青阳城,那就不好说了。

李沐自然看出了,笑了笑道:“若多占了时间,给你加钱。讲得好,另外有赏。”

王小六精神一下子上来了,神情恭谨道:“公子,请,俺给您带路。”

路上,一边欣赏眼前的繁华街景,一边听着王小六的介绍,李沐总算了解了不少青阳的情况。

作为一座府城,青阳城规模大的出乎他的意料,方圆竟有几十里,城内人口高达六十多万,若加上下辖的十二座县城,总人口超过四百万。

青阳城内的商业同样极其繁华,作为水陆要冲,济水、清水河、云江三川交汇之地,水运发达,无数商家云集于此。论商业之繁茂,在云阳郡内首屈一指,比郡治更胜三分,也是云阳郡仅次于郡治云城的第二大城。

逛了一会,刚好看到一处卖包子、馒头的店铺。

包子,又大又香的肉包子!

馒头,又白又大又劲道的馒头!

李沐扭头看过去,蒸笼里摆着热腾腾的馒头包子,分量十足,开口道:“小六,去问问包子、馒头怎么卖?”

小六麻溜的跑了过去,很快又跑了回来:“公子,馒头一铜元仨,肉包子一铜元一个,这里卖的比城外码头贵多了。”

李沐“哦”了一声,好奇道:“城外码头什么价?”

小六道:“码头的馒头个头和这里一样大,就是卖相差了些,一铜元四个;还有掺了粗粮的,掺的少的卖五个,多的卖六个。”

李沐点点头,又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继续让王小六打听价格。

片刻王小六跑回来:“公子,一铜元一串。”

接下来,李沐指挥着王小六打听了多种常用品的价格,总算大致了解铜元的币值。

两人走走停停,刚好经过一家古朴厚重,装饰典雅的建筑前,李沐好奇的打量过去,一眼就看到银铺两个大字,一旁还有“千年老字号”五个小字。

王小六立刻殷勤的介绍道:“公子,这家银铺是青阳最大的银号之一,据说背后是几家大宗门,信誉和口碑都不错,可以兑换金银和铜元。”

这句话的信息量有点大,兑换铜元的事暂且不说,大宗门几个字触动了李沐敏感的神经,是那种能修炼的宗门吗?

稳了稳心神,一脸平静的问道:“那几家宗门?”

王小六挠了挠脑袋道:“我也不清楚,大家都这么说,应该是几家很厉害的宗门。”

见王小六知道的不多,李沐不再多说,嘱咐王小六稍等一会,转身向银铺走去。

银铺内的布局精致而考究,分成数个大大小小的小厅,各自挂有标牌。

李沐进入挂有金银兑换的小厅,里面已有两人排队,柜台后也有三个人,一个年轻的伙计,一个兑钱的柜员,一个鉴别金银成色和真假的中年朝奉。

那朝奉正拿着一锭银子,低头鉴定成色和称重,李沐也不言语,默默排在后面。

片刻朝奉喊道:“纹银十两,七五成色,兑铜元六千。”

说完抬起头道:“兑吗?”

前排男子忙道:“兑。”

中年朝奉写了一张兑票,交给旁边的伙计,伙计检查一遍拿给兑付的柜员,男子连忙跟了过去。

李沐暗暗算了算,七五成色,应说的是含银量七成五。那么,如果是足银或者纯银,一两银子大概能兑换八百铜元。摸了摸口袋里的两根银条,卖家说是纯银,纯度四个九,兑铜元应该不会打折扣。

这时排在李沐前面小厮打扮的男子,把一个精致的木盒放到柜台上,小心的打开。

李沐看他小心翼翼的样子,好奇的看过去,盒子里垫着一层丝绸,上面摆着两块银白色的银饼,看颜色纯度和他口袋里的银条差不多,用得着这么小心嘛!

不过,毕竟人生地不熟,脸上表情不变,也不言语,默默的观察着。

朝奉此时也讲究起来,戴上手套,拿起银饼开始仔细的鉴别称重,李沐有些莫名其妙,静静地看着。

过了一会,朝奉用了一系列鉴别手段后,拿起一块银饼喊道:“千足银十两,铜元一万两千。”

接着又拿起另一块银饼喊道:“万足银十两,铜元两万八千。”

小厮愣了一下,连忙凑了过去,叫道:“朝奉老爷,怎么有千足银?这两块银饼,我家老爷是同时淬炼的,费了一个多月的功夫。怎么会呢?”最后一句仿佛自问自答。

朝奉没有多说,拿起一块银饼道:“这块银饼纯度不够,拿回去让你家老爷再用真气淬炼几日,消磨些许杂质,纯度或可达到万足银。”

小厮连忙小心的接过银饼,放入木盒抱在怀里。

恭谨道:“谢谢朝奉老爷,过几日我给您再送回来。”

朝奉点点头,开了兑票,递给伙计,小厮连忙跟了过去。

接着,轮到李沐,他拿出两根银白色的银条摆在柜台上,朝奉见怪不怪,眼皮都没眨,仍戴着手套,开始鉴定称重。

李沐心里则开始暗暗琢磨千足银和万足银的差价,一两银子价值八百铜元;十两“千足银”一万两千铜元;十两“万足银”两万八千铜元。

算下来,一两“千足银”一千二百铜元,是银价的一点五倍;一两“万足银”两千八百铜元,是银价的三点五倍。没想到,万足银的价格这么高,那么以后……

片刻,朝奉对银条完成了鉴定称重,拿着两根银条喊道:“千足银五两四钱,铜元六千四百八十。”

李沐愣了一下,两根银条每根一百克,共两百克,相当于四两,现在……

随即意识到,这里用的是一斤十六两,一两三十七克上下。

古代有句成语叫半斤八两,在古代,半斤真的等于八两。据说香江的中药铺,用的仍是一斤十六两。

银子变多固然让人高兴,说好的四九纯银,纯度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纯银,现在……

疑惑道:“只是千足银?”

朝奉道:“纯度比刚才的银饼还要差些。”

李沐默默的点点头,请教道:“老朝奉,可有什么容易的鉴别方法?”

老朝奉拿出了一本小册子:“方法都在上面,诚惠十个铜元。”

李沐看着柜台一角一大摞相同的小册子,果然天下处处皆生意,仍然接了过来。

老朝奉抬头问道:“兑吗?”

想想现在身无分文,门口王小六的带路钱也没着落,点头道:“兑。”

老朝奉写了兑票交给伙计,李沐跟着来到领钱的柜台,柜员先数了六张印刷精美的青色纸钞,又数了四张明显小了一号的蓝色纸钞,摆在柜台,嘴里同时说道:“六千四百铜元。”

随后,又哗啦一声,把一个拳头大小的布袋放在李沐面前。

“这是剩下的七十铜元,请公子清点仔细,离柜概不负责。”

这话怎么听着那么熟悉。李沐默默接过钱,又清点了一遍,同时也在仔细观察这些纸钞。

青色纸钞面值一千铜元,蓝色纸钞面值一百铜元,两种纸钞印刷的极其细腻精致,纸用的似乎也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虽比不上现代货币,也极为难得。

又查看了一遍铜元,铸造的也相当精美,圆圆的,没有孔,比铜钱重不少,模样类似一元的硬币,又大上一些。

不过,倒是没见面值十铜或者几十铜元的纸钞,或许印刷成本太高,不值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