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话,今晚柳时念要为自己加班了,关于十字路口祭祀的民俗怪谈,现代社会中最灵验的一种说法莫过于午夜十二点的时候效果最好。
之前有过一些主打“破除迷信”的博主挑战午夜十二点在十字路口摆上一碗米饭插好香,并吃下那碗米饭。这类博主不是隐退几年,再出现时就是一副大彻大悟,成为什么“弟子”,宣传神鬼之说,俨然一副高人之相;这类常接触诡异游戏的博主还有更惨的一种下场,那就是身缠诡异,诸事不顺,似乎在被什么诡异作弄报复一般。
在来到这个实打实见过鬼怪的世界之前,柳时念一直对这类东西不屑一顾,可直到自己去面对这类事件时,他又不得不转变态度了。
在等待血烛冷却成型的过程中,柳时念吃了一袋手撕面包两根火腿肠和一点相对稳定的零食(不会太刺激而变成“喷射战士”的那种),又不断饮用运动饮料来确保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在十字路口的时候那些脏东西未必会给他补充体能的时间。
现在是九点刚过一些,三根血烛已经完成冷却的工序,出乎意料的很干净,没有溢出多少,不然处理这种特殊废料还真是个难事。
舀上三碗陈米,似乎是要满而不溢的程度,这是一种祭祀的要点,至于插上三支香后会不会溢出来就不好说了。想了想还是把旧碗里的米倒回了米袋里,顺手把三只空碗放进了米袋里。带着三碗装满的米,肯定行动不方便。
每只米碗里都要插上三支香,一整包香都带上绝对够用,还能避免一些意外情况。一只强光手电还有放血小刀都带上,自从上次血脉共鸣之后,他的恢复速度又上了一个档次,之前制作血烛时的划痕已经彻底愈合,一点感觉都不剩。
准备齐全,也该下楼“踩点”了。今天是黄历中适合祭祀先人的一天,不愁没人烧纸。
不出柳时念所料,别说现在有没有烧纸的了,他来的路上已经见了不少焚烧后的纸灰残留在地面上的黑色痕迹,虽说宁海是有专门“文明祭祀”的地方,但老一辈似乎还是更喜欢“通四方”的十字路口。
宁海市也就不强求了,大不了清理城市的时候让洒水车多喷几次就是了。这种祭祀习俗不能算是完全的糟粕,咋了,还不容许人有个好念想了?与民同乐,与民共情,把政绩和经济搞上去,比什么面子工程要强得多。
这些黑色纸灰痕迹,踩上去会沾晦气和霉运,被一些脏东西盯上。按酆都的资料库来讲,“信则灵”,相信这种坊间祭祀的情况,就会增强相关诡异的力量,更可能被盯上。
步伐扎实,从容地避开所有纸灰痕迹,现在路边还有披着衣服焚烧黄纸的老年妇女,飘落纷扬的黄纸不断簇拥着火舌涌动,以柳时念看来,那是一团有些浑浊的火,浑浊到看不透彻。诡异,在此刻聚集,今天烧纸看来是有了效果,这些脏东西在被吸引,看来“死人饭”有戏。
有个背着书包学生模样的少年路过,似乎是刚刚从补习那里下来,从衣服口袋中掏出一颗小金橘把玩,却突然瞄向浑浊的火堆,一颗金橘像石子一样在燃烧的火堆旁弹跳跃动,直直地穿过火堆,升起一团四散的火星,浑浊的火焰闪动了些许,有些模糊的狰狞面容在火光与纸灰中升起,似乎有些不满。
啧,这小子也够浑的,柳时念瞧见黄纸火堆中的浑浊人脸似乎在移动。好在那个朝烧纸火堆里投金橘的学生也知道个度,没有继续触碰忌讳,看了一眼火堆那里就走了。
柳时念拈了一下指尖的血滴,还好脏东西没有过去,他看了看烧纸火堆周围用石灰画的线圈,似乎这样一来孤魂野鬼就抢不了他们烧给先人的纸钱。
如此一来,的确像是这线圈起了作用。柳时念不时走动一阵,担心被路过的民众当成什么不正常的人士。不过他有点想多了,看到这条十字路口烧纸,偶然路过这里的市民也是感觉不吉利,绕路而行,更别说注意到柳时念了。
临近午夜十二点,这也是那些现代十字路口怪谈中认为阴气最重最招鬼怪的时刻。柳时念在烧纸的白色圆圈五米之外,又有意避开焚烧过纸钱后地面残留的黑色痕迹摆下三个旧瓷碗,满而不溢的陈米像是白色的小丘。
细长的黄香插入米碗,米碗之中沙沙作响,一支接一支的黄香被点燃,待到第七支香点燃之时,已然有了动静,莫名的寒意涌现,防风打火机的火苗摇曳几下。柳时念不为所动,继续点燃布置的香,每个米碗三支,一共九支,代表着“天地人”。
布置好这一切之后,柳时念端起陈米袋,将里面的米粒抖落铺撒在道路上,这个米袋腾出来装这三碗“死人饭”。
柳时念现在的气血旺盛,即使是觊觎“死人饭”的亡魂现在也不敢贸然接近,但它们现在肯定是感受到了。
不急。柳时念看向还在焚烧黄纸念叨祷告的披衣女人,她似乎在向先人诉说平日里经历的苦难和波折,只是声音含糊不清,浑浊的火光摇曳明灭,她看向柳时念,原先火光中的凶恶面容不知何时与她的脸庞重合。
米碗中的香燃烧了一截,周围的脏东西们也蠢蠢欲动起来,似乎想要进行试探。柳时念在警惕纸钱火堆之时,周遭空气中焚烧的气味和土腥气陡然升高了许多,三只米碗中九支黄香燃烧的速度快上了几重,那些包围起来的脏东西们正在贪婪吮吸着黄香的供奉。
柳时念转手去摸简易血烛,在距离他两三米,铺撒在路口的陈米层上出现了一个行走留下的纸灰脚印,看起来像是有人赤足踩踏上面走过一样,指节痕迹分明。这样清晰的纸灰脚印不断增加,自远而近朝向柳时念和三只米碗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