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围城》之前,我有些话想先说一下。那就是我自己作为一个原本一个对阅读了无兴趣的门外汉到普通读者的过程当中,是如何选择书籍来阅读的。
怎么说呢,看书前怎么选书是一件困扰很多人的事。不过我倒是从个人的阅读经验中摸索到了一些门道。在此我得先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我平时是不怎么跟风大众的阅读习惯的。以下也纯属个人阅读习惯的养成的过程中,自己得出来的。由于在大学毕业前,我甚至没怎么看过一本像样的课外书,所以会显得浅薄些。自然所谓的选书门道确实不怎么适合那些阅读过多本课外书的资深读者,所以,见笑了。
第一,由以前的课文(像是《寒风吹彻》或者《只因为年轻啊》就分别出自《一片叶子下生活》和《不朽的失眠》)转向文章出处的书籍;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翻一翻;
第二,则是由影视转向书籍阅读,像是《流浪地球》还有《看见》(纪录片《穹顶之下》);
第三,也是最普遍的方式,名人效应,可挑拣一些尝试看看开头,如果喜欢再继续深入看;
第四,比较鲜少的方式,以看书信集了解到相关作者的书(像是看汪曾祺汪老先生的相关作品的时候我知晓了并正在阅读中的沈从文沈先生的《边城》一书。往后我打算去看看贾平凹的书);
第五,名人关联书,读与名人相关人物的书籍来侧面了解名人的相关事迹,像是钱钟书夫妇之间的《我们仨》和《围城》。原本我是只是对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更感兴趣一些,后来才逐渐想了解一下钱钟书才看的《围城》。
所以,至此我算是看到了这本有名的小说。内容自然是令人或反思、或醒悟或感同身受的。留洋归来,支教,返家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情都是一幕幕电影一般,都是令人宛若置身其中。
虽故事的背景和具体的经过与现代生活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其中人物的心里挣扎和矛盾却与现代人并无二别。很多人读完这本背景年代相差甚远的书依旧能感同身受,有所感触,这是这本书难得的地方。但不得不说,其实这本书的整体阅读氛围是挺压抑的,我不保证人人都能喜欢上这些压抑的情绪。
后来看到有句评论是这样写的:没看过《围城》都不好意思评价婚姻。(原文忘了,大意如此)这句评论虽是夸张了些,不过也确实写到了婚姻之中的一个通病。那就是婚姻之间,男女双方的日常相处总会碰到的种种矛盾。像是家世背景、婚后家庭中的地位与夫妻之间的收入成了正相关、邻里和亲戚之间、夫妻成婚之前与成婚后的社交圈等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夫妻之间的矛盾关系。
一旦夫妻之间越发把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的时候,总是会让他们显得冲动和容易暴跳如雷,从而让彼此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可弥合的裂痕。而他们的相处的情况当中,也处处证明。两个人的婚姻不只是夫妻间两个人的事。婚姻牵扯到的更多还有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不管夫妻之间如何避免或者撇清与原本家庭人员的接触,夫妻原本各自的两个家庭的存在总还是会影响到夫妻之间的关系,成为他们不得不去面对和承认的现实。
读了这本书后,我从中慢慢觉察到的就是。如果无法面对和调解好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再用心经营夫妻之间的日常感情,彼此多做一些有助于增进彼此的信任的事情。那婚姻就将成为爱情的坟墓,双方都很难从中全身而退。
所以,在结婚之前,两个人的关系自然是要维护好的。而且最好在婚前,有机会的话,仔细观察和考虑彼此之间的往来是否能有助于往后的生活。这样在结婚之后,夫妻间就不会轻易产生矛盾。
有太多的例子证明过这样一个结论:一段关系的破裂,有时候并不一定是什么大事,而是累计的千万的小矛盾所造成的希望破灭。
因此,矛盾无关大小,多了一样有害而无一利。对于两个家庭之间,关系处理好总是会有助于夫妻团结和睦的。即便夫妻间有了分歧和争吵,家庭也可以从侧面帮助夫妻双方缓和彼此的关系。有道是,连与自己家人的关系都处理不好,那绝大部分是很难处理与经营好与另一半的关系的。当然,很多时候,儿孙自有儿孙福也是有例可循的。但这真的要靠双方努力去维护。
但由于看这书的时候我自己未婚,自然不便对婚姻做过早的结论和评议。加上这本书到最后,也是以婚姻破裂作为结局,对于我来说是很遗憾和压抑的。或许等我之后结婚成家,再来看看本书,说不定会有与如今截然相反的看法。到时候我才有资格来给个最终的个人定论,否则空谈一阵总觉得心虚,怕读者看了觉得不适,也怕对不起写这本书的作者钱钟书先生。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本小说虽说总体上是很压抑的,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钱钟书本人并没有像书中任何一个角色那样苦闷,反而更有“调皮捣蛋”的痴傻气。尤其是在看完《我们仨》还有《围城》最后杨绛先生补充的后序之后,都无不描绘了钱钟书钱先生生活中的形象。所以,可见小说或许与作者本人并无什么直接的关联,有些猜想大可不必当真。
此外,这本书似乎也有一些嘲讽的意味。嘲讽有些人为了工作,变得市侩和麻木不仁,渐渐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权利和初心。也透露着现实的一些残酷和无奈的一面,倒是值得让人深思反省。故事的最终是一个悲剧,我由于个人喜好的原因,在这点上并不太喜欢这种小说的故事氛围,但是我看好这本书。就像是良药苦口一样,这本书是好的,就是稍微“苦”了一点,而且这种“苦”的价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