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之后,胡宗宪吩咐道:“凌恒,你且出去,把那狱卒喊过来。”
范凌恒乖乖走出去,把狱卒叫了过来。
等他和狱卒重新进入牢房,三人正在交谈,见有人进来,立马止住话头。
“把他手镣打开。”胡宗宪指着汪直交代道。
狱卒一看如此场景,哪儿还不知道刚才自己办了大错事,连忙从腰间拿出一串钥匙,走到汪直身后,打开了他的手镣,满脸赔笑道:“胡大人,汪大人这是?”
突然,汪直猛地跃起,如同一只被困许久而突然爆发的猛兽。
他的双手如铁钳般紧紧掐住狱卒的脖颈,刚打开的手镣带着铁链绕在狱卒脖子上,他惊恐地瞪大了眼睛,双手双脚拼命挣扎着,却始终无法挣脱汪直的钳制。
汪直的脸上青筋暴起,咬着牙用尽全身力气,狱卒的脸色逐渐变得青紫,呼吸越来越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狱卒的挣扎渐渐微弱,最终身体瘫软下去,再无一丝动静。
汪直缓缓松开手,看着那倒在地上的狱卒,嘴角冷酷的笑道:“汪大人?刚才你不是还喊我傻屌么?”
胡宗宪冷眼旁观,刚才狱卒向他挥手求救,可胡宗宪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待那狱卒彻底没了动静,他才缓缓开口道:“我答应你的已经办到,该轮到你答应我的了。”
范凌恒悄悄咽了口口水,强忍肚中翻江倒海般的不适,瞥了眼胡宗宪和唐顺之。
活生生的人命就这么一会儿就变成冷冰冰的尸体,而这两人面色如常,而汪直更是满脸狞笑,怕是杀人对他们来说,就和吃饭喝水一般普通罢了。
这一刻,范凌恒对“权势”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那是自然,稍后我便修书一封,槐树街有个卖香料的店铺,你把信给里面一名叫李顺的活计,他便是我安排的杭州暗线。”
汪直摆了摆手,铁质手铐伴随着他的动作发出“叮叮咣咣”的响声。
“只不过,胡总督,你既已答应保我性命,那能不能让我住在外面?这牢里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不行,现在外面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你,也盯着我,万不可在这等关键的节骨眼出现纰漏。”胡宗宪皱起眉头,开口解释道。
“好吧,既然如此,那回头你给我换个狱卒,可不能像这个一般……”汪直踢了一脚狱卒尸体。
“以后你的饭菜由我亲卫来送,钥匙也由他来保管,虽然放你出去不可能,但若是你需要什么,只需给我亲卫交代明白即可。”
“至于这个,一会儿我会派人去你刚才供出的地点,把那几名倭寇抓进来和他放在一室。”胡宗宪用下巴点了点地面,低声道。
“前提是你说的那个地方真有倭寇,若是没有,呵呵……”胡宗宪冷笑一声。
“那是自然,我是华夏人,倭人?他们是人么?未来汪某在哪儿讨生活,我还是分的清楚孰轻孰重。”汪直笑道。
“既然如此,你便抓紧时间,只要石见银矿拿了下来,保你未来一辈子荣华富贵。”胡宗宪这会儿心情大好,笑眯眯扶着胡须道。
“凌恒,你且去把那边的纸笔拿来。”唐顺之拍了拍他的肩膀,指了指角落的架子。
看着范凌恒的背影,汪直疑惑道:“这位小哥是何人?怎么会对倭国内部如此熟悉?”
“这位可是旁边这位凤阳巡抚唐顺之的高徒,从广东千里迢迢而来,带来了关于倭国的消息。”胡宗宪笑盈盈介绍道。
“你……可是在崇明三沙一带大破倭寇的唐应德?”汪直闻言大吃一惊。
当时占据崇明的是来自九州的真倭,打起来出了名的不要命,他的精锐战斗力比起这等真倭军队还略有不及。
“正是应德兄,我记得当时他给我立下军令状“一月贼不平,请拿将官;三月贼不平,请拿郎中”。”
“有如此英雄人物,何患海波不平……”汪直的屁股转的很快,不一会儿便把自己立场拐到大明一方。
“不敢不敢,未来待你出狱,还需多方商议,共同平定倭患。”
唐顺之摆了摆手,谦虚道。
这会儿范凌恒拿着纸笔过来,汪直接过来,笑着打趣道:“这位少年对倭国如此了解,未来如若进犯倭岛,可为前锋。”
范凌恒听了,心情激荡,要说他没踏平小日本的心思是假。
可唐顺之下一句便把他那点不切实际的想法胎死腹中。
“他要准备明年的县试和未来的会试,若有机会,也得等他考上了进士再说。”
虽然唐顺之和胡宗宪都不否定范凌恒的才华,可两人也共同认为,以他的年龄当以学业为重。
见范凌恒耸拉着脑袋,唐顺之安慰道:“不急,此事还需长久计议,最起码,先把你拿过来的盖伦船造出来再说……”
胡宗宪今天确定了倭国银矿的消息,又得到唐顺之承诺,解决了汪直生存的问题,闻言笑容满面道了:“呵呵,应德兄说得对,此事筹划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甚至数十年。”
“你当下应以科举为主,说不定三年后你一举高中,到时候你领兵去倭国也不是没希望。”
“盖伦船?”奋笔疾书的汪直听到一个没听说过的词,顺口问道。
“是这样……”胡宗宪把那新式船只和范凌恒的黑衣教士故事重新讲了一遍,引来汪直阵阵感慨。
“对了,应德兄,你不觉得这盖伦船一词太过绕口,不如重新起一名字可好?”
唐顺之把目光投向范凌恒。
“请胡总督赐名。”范凌恒又不傻,盖伦船也好、德玛西亚号也罢,只要能用,叫什么都无所谓,但胡宗宪提出,想必是他心里有了其他想法。
胡宗宪摆了摆手道:“唔……这事儿不着急,等我和府中幕僚商议后再决定,此等船只,自然要有个配得上他的名字。”
范凌恒点了点头,看来胡宗宪是从前年徐渭代笔那封《进白鹿表》吃到了甜头,怕是新式船只也会被包装的美轮美奂递到嘉靖皇帝的书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