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凌云想了想,一本正经道:“我会选择用自己身上的手帕擦干净手。”
“哈哈哈哈,你这小子真是无趣,看起来年纪轻轻,办事儿倒是古板无聊的很。”徐文长笑了笑,不以为然道。
“那你呢?”他把头转向范凌恒问道。
“衣服这等外物,当然是给人服务的,怎么舒服怎么来,没人规定衣服就不能用来擦手人生殊途,不盲从,做自己才最舒服。”
范凌恒对徐文长的行为倒是没什么看法,他这仅仅只是用衣服擦了个手,是徐文长真的不在乎这世上所谓礼法的一种外在表现。
出生在四百年后的他,本就处于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别说用衣服擦手,便是不穿衣服或者只穿很少衣服堂而皇之在大街上行走的比比皆是。
在后世那个男男女女互相对立的年代,小仙女们要求穿衣自由,但整日瑜伽裤、裤里丝这等行为是为了让谁看?
可别说上传到社媒平台或者个人账号是为了让同性看或者说什么“我自己穿了好看,是为了取悦自己。”
那不就为了辛苦挣点老色批的钱流量钱嘛……可有人吃水忘了挖井人,一边擦一边立,拳拳打的咣咣响。
所以,徐文长这种真正把衣服当成外物的行为,完全不在乎别人眼光的反倒显得更加光明磊落一些。
“你看你看,你这兄弟就比你看得明白,这些都是身外物,人啊,还是得逍遥一点来的开心。”徐文长洒脱的笑了笑,在这个礼法森严的大明,犹如一股清流般的存在。
这让范凌恒对这个嘴巴毒的“街溜子”倒是有了几分好感。
不一会儿,几人来到税课司门前,在徐文长的帮助下,他很快拿到了杭州织造的通关证明。
有了这张证明,范氏的布料便可从广州直运至杭州,内地大小关税均能免去(注1),最多在杭州城内交市税即可。(注1)
经过大半天忙活,范凌恒提出宴请徐文长,他本来想拒绝,但这小子却说自己有些欧罗巴的绘画技巧,这让徐文长起了兴趣。
三人来到西湖边上钱塘楼,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微风拂来,荷花轻摆,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湖边杨柳垂丝,绿意盎然,翠竹婆娑,青葱欲滴。
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若隐若现。
在这宁静祥和的景色中,徐文长站在窗前眺望西湖美景,范凌恒放眼所见,一片祥和,但再一想徐文长未来的晚年悲惨经历,不由感慨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好!好!好!”徐文长回头称善,捻须笑道:“谨以此诗,你之文采当在我见过的穷酸书生中名列前茅。”
“不过,你说的欧罗巴绘画是什么?”
作为泼墨写意花鸟画的创造者,徐文长的写意画别开生面,自成一家,堪称当代绘画大家,曾经在生活难以继日时,他也曾靠贩卖字画生活过。
听到新的绘画技巧,他不免好奇道。
至于诗词,在他看来,小道儿,这首诗即便写的不错,但在他看来也只是不错而已,其他毫无用处。
范凌恒自然不知,这首被誉为大清第一改革诗在徐文长那里只落了个不错的评价,但他本来就是随口而发,更重要的是那绘画。
这时,店小二端来几盘凉菜,范凌恒开口问道:“店家,能帮我找些细条装的炭么?顺便帮我拿把刀来。”
钱塘楼作为西湖边上十大名楼之一,来往奇人异事数不胜数,这桌上一人直接穿着睡觉时穿的寝衣,另外两人年纪轻轻,听口音还不是杭州本地人。
但对于小二来说,也算是司空见惯,小二挠了挠头回答道:“后厨有,不知符不符合客官的要求。”
范凌恒伸出手指比划了下:“大概就这种一指粗长的木炭便可,如若没有,麻烦帮忙劈开,菜刀的话要长条的剔骨刀。”
说完,他塞了几个铜钱过去,小二见状喜笑颜开道:“客官稍等,咱家后厨多的是,我一会儿便给你取来。”
不一会儿,几根木炭和剔骨刀便拿了过来,仔细看小二的手心黑漆漆一片,怕是他亲自下手劈开的。
徐文长倚着窗边,好奇的打量着范凌恒,看他要做些什么。
注1:
第一种:钞关税
洪熙、宣德以来,钞法不通,为通钞法,除令商税征钞外还令于天下沿河商旅辐凑处所设立钞关,对过往舟船受装载者,计所载料多寡和路途远近纳钞。
船钞的征收额,开始只是根据推量而定,受雇裝载船,自南京至淮安,安至徐州。徐州至济宁,济宁至崎清,临清至通州,具每百料纳钞一百贯。其北京直抵南京,南京直抵北京者,每百料纳钞五百贯。若止载柴草、粮米及空船回还者不在纳钞之列。但实行不久,便因推量困难而改为按船的大小征税。度量船之梁头,以广狭为率。于五尺至三丈六尺之间,附以差等,按等征税。
船钞的征收,开始是以钞及钱为本色,以银为折色。所征本色钱钞上交内库,用作赏赐群臣;折色银两归于太仓,作为备。嘉靖八年,令船钞改解折色,并规定每钞1贯折银5厘,每钱7文折银1分,依限解部送承运库明朝钞关的设立,变化较大:宣德四年创设时,沿运河从南京至北京,共设七所,即郭县钞关(正统十一年移于河西务)、临清钞关,济宁钞关、徐州钞关、淮安钞关、扬州钞关、上新河钞关。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增设湖广的金沙州、江西的九江、以及苏州、杭州四钞关。嘉靖四年又设正阳关于风阳府,先后共设12所。至万历年间,又减为7所。最初只是在由天津至长江的运河沿岸设立钞关,后来在长江的重要港口、江南之要地,都设立有钞关。
第二种:工关税
“洪武间,令各处客船量带沿江烧造官永乐三年,定每百料船带砖二十个,沙砖三十个砖于工部交纳。天顺间,令粮船每只带城砖四十个,民船照依梁头,每只六个。
嘉靖三年,定粮船每只带砖九十六个,民船每只十个四年,粮船每只加至一百九十ニ个民船每只加至十个。ニ年,粮船仍减为九十六个;……四十二年,査照旧例,粮船每只止带砖六十个,余砖于官民商贩船通融派带"
——《明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