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之家 第4章 少年郎

作者:锦上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8 14:08:14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唐美仁是个颜狗,师弟长的好,平时冷冷淡淡的,却还欢喜的倒贴师弟;

现在师弟主动亲近,他哪有不高兴的,只嘴上却假意生气道:“照顾师弟不是应该的嘛,跟师兄客气什么。”

周培宁不由一乐,这位同学别看穿着富贵,倒是个热心肠,记忆里日常吃的、用的对原主颇多照顾,小厮青竹和书童墨砚更是任由原主使唤。

从来也没见师兄计较过原主什么态度,于是初来乍到的培宁对师兄产生了莫名的好感。

真心实意的承诺道:“患难见真情,师兄对我这般好,现时师弟人轻力微也不说什么报答一言,咱们兄弟,有情后补。”

肉眼可见的,唐师兄脸上表情难自抑的激动起来。

唐美仁也深知,塾里大多的同学是瞧不起他这个商户子弟,更何况他还是个学渣,就是花再多钱请客、送礼也改变不了同学心下对他的轻视。

周师弟虽然冷清了点,却算是对他为数不多的平等以待的人。

培宁合理怀疑原主只是一视同仁的看不上所有同学。

记忆中原主自视甚高,有点独孤求败的心态,可人家端方有礼,心里的轻视掩藏的很好。

两人虽然同一寝舍,原主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唐同学许多礼物,但礼物收也就收了,关系实在算不上亲密。

周培宁也能理解,心思缜密的原主是怕自己与商户子弟来往过密于名声有碍。

实际上原主心里对于塾学里一些学子有便宜是来者不据,得了好处还要瞧不起人这点,是有些看不上眼的。倒没像其他同学那样特别针对唐师兄。

不得不说原主的三观还是挺正的。

现在的培宁更是深觉,就周家一个落魄的官四代没钱没权的,哪里来的底气看不起别人哦?

所以不待唐师兄回应就语气诚挚的再次感谢道:“一向都是师兄照顾于师弟,我家的情况师兄也知道,现时也没什么东西能拿出来报答师兄的,若师弟日后有为,凡师兄所请,必将尽绵薄之力。”当然报答是可以,话培宁可不会说满。

恐怕唐美仁也没想到,日后唐家有难,周师弟今日所说的尽绵薄之力是真的倾自己所能。

唐师兄现下只知道心里乐呵呵,笑的一脸花。

青竹把碗搁到桌上,又端来把椅子摆好,默默退到一边。心里暗暗嘀咕:周公子倒算是说了句人话,比塾学里那些光知道占主子便宜的人好多了。

看看那些人都是些啥态度,吃了主子的,用了主子的还一副瞧不上主子的丧气样。

唐家有钱可又不欠他们的。虽然主子也不在乎那两个钱也就是了。

唉……,还是周公子有良心。话说回来,都是花钱,主子也就只待周公子特别用心。

看看,主子还是改不了看人只看脸的毛病,黄公子说的也没错,主子全是被周公子这张脸迷惑了。

就周公子先前那股清高范儿,主子跟没看到似的,一股劲的只贴上去对人好。

不过周公子长的也真是好,就这么一笑,就让人心里扑腾乱跳,脸儿发烧。

照顾师弟全发自唐美仁真心,倒真没图谋什么日后照抚,如今听到师弟这番承诺,浅浅几句话暖到他心里。

前朝历来重农抑商,仕家大族把持着朝政,对商人的歧视和限制可谓彻底——从衣食住行到科举。

当朝太祖出身草莽对仕家大族深恶痛绝,统一天下时更是将前朝大仕家深犁一遍,破族的不知凡几;

这也是如今能传下来的经书典籍越发稀缺珍贵的重要原因。很多书籍在战火中毁灭。

因平乱天下时太祖得了商贾不少支持,新朝一建立就免去不少前朝对商贾的限制,这样说来太祖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当朝允商家科举,可穿绫罗绸缎,可住大屋,可用奴仆……;

可商家以盈利为目的,世人普遍认为商家重利,这与官、仕推崇的儒家思想相对立,所以,新朝虽然对商家的限制少了,但歧视仍然无处不在。

培宁心中对比了一下,这种歧视甚至比现代七十年代末的人对待个体户更甚。一人从商全家都觉得丢人,耻于为伍。

就拿塾学里的师兄师弟来说,被唐美仁吃请的,收他礼物的人多了去,能与他真诚相交的却没一个。

人人都怕沾染上商贾不但影响以后仕途,现时还会被人指责蝇蝇苟苟小人行径。

能承诺日后回报于他的更是只有周师弟一人,怎能不让他感动。

一向能言善道的唐美仁竟是哽了半晌也找不出恰当的话语来回应周师弟,只能双手小心搀扶着人道:“要不先去洗把脸?这可是拿了煲子带回来的,还烫着呢。”

周倍宁低声应道:“嗯,就听师兄的。”

到了外间,周倍宁仰着脸坐在铺了锦垫的方凳子上,任由美仁师兄给他擦手洗脸。眼珠子却定定的盯着架子上的铜盆。

是他没见识,一个洗脸盆居然在上面攒刻如此繁复的花纹,可真奢侈!

对于自己莫名穿越这事,他只在初始惊疑不定了两秒,就镇定下来,还能顺势演义原主。

这不,唐师兄都没发现师弟已经换了个魂。

人只要活着就好,在哪活不是活。

可怜他前世卷生卷死挣的房子、车子、票子没啦……再想想躺在他银行卡上那一长串没舍得花的钱,即使穿越让他年轻了二十岁,心中也是抑郁难平。

说起原主那真是个绝顶聪慧的少年郎。

小时候因为说话晚,亲生母亲一度怀疑他是天残(哑巴)所以把他丢到道观。

结果原主天赋惊人,在道观什么东西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不但会念道经,会打拳,会耍剑,还会跳大神?哦……是祈福!

更别说占卜算卦样样会,忙里偷闲还能帮师傅练个丹。要不是他曾祖母发现小曾孙儿不见了一个,又被父亲找回家,现在说不定都是得道高徒了。

入了学学业更是优秀,母亲依旧不待见,父亲却是极宠的。

最近这是和家里闹矛盾了?生活费都没人给送了。

想的入神的时候,听到美仁师兄吩咐书童墨砚把他新得的那个乌木发冠拿出来。

这个朝代的男子十五岁就算成年,可以束冠。

培宁四月十八过的十五岁生辰,那时他生病,生辰也顾不上过,家里大兄带了二两银子来,父亲则让人把他一直想要的《宣大家手札》的手抄本送了过来。

培宁只默默收了礼物,在学里也没吱声。或许这冠就是美仁师兄提前给他准备的,不过是当时不好送出来罢了。

封建朝代等级分明,也很重视礼仪形式,所以从一个人的衣着,发式,甚至跟的仆役,坐的车就能大概看出一个人成年与否,家资几何,是否成亲以及家世、背景等等。

而男子十五岁成年束冠也意味着可以结婚、绵延子嗣,同时也意味着要上交人口税(也就是人丁税)、要服劳役、兵役等等。

周培宁没想到自己魂穿到中学生的年纪,却要承担起他前世工作几年都没能担起来的养家糊口,生儿育女,交粮纳税,保家卫国的责任,好生悲惨!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