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quge.cn

“你真这么想?”朱棣起身道:“该如何筹划?拨多少银子?从哪里要钱?”

朱高炽道:“需商议,但儿臣认为,可同英国一样将犯人押往澳大利亚。从前都是充军于边境,时有叛乱,奸臣通蒙古或逃亡塞外,此举可困其于孤岛,更好管理。令其牧牛羊,开金银矿,以充军姿。”

“好!”朱棣认同,“杨荣,你有什么意见?”

杨荣道:“微臣认为澳大利亚那么大的岛屿,需要很多人口。如果和仙人所言相同,几百年后才被人发现,那么上面的人会很少,没有房屋土舍,需要迁人过去。”

费信道:“那里离南洋很近,可以着令南洋土人前往,以及两广人。”

张辅道:“让土人去?你出洋那么久了,不知道南洋人是什么德行吗?他们会听话吗?”

费信道:“出兵!臣观海图,若想南下前往,需穿过图上爪哇和苏门答腊之间的海峡,可两地并不在旧港和新村的范围内,需要同两地国王商议。此番前往澳大利亚,如果开得金银矿,两方势必眼红,如果他们直接出兵旧港,阻击船队,抬高关税,该如何?

故依臣之见,需要向旧港增兵,并且在对多个汉人村落管控。

联合多地汉人,共同维护南阳秩序。

必要情况。

可率兵攻击当地土著。”

向南洋增兵是个好主意。

可此举同北伐何异?

朱棣认为,太子和户部那边的阻力肯定很大。

可朱高炽却道:“我听说过郑和宝船在麻喏八歇被袭击的事情,虽已赔款,但可见他们的王室唯利是图。如果他们扼住通往澳大利亚的港口会严重威胁我大明利益,必须解决!”

张辅道:“海上出兵很难得胜,登陆作战很容易被打退,不如先说和,令其放松警惕,再慢慢渗透进入,操控他们的国政。”

杨荣道:“给旧港宣慰司发兵,趁他们朝廷大乱进攻,一举歼灭,令其为我朝附庸。”

费信道:“可以出兵,但是不可随意大动干戈,南洋局势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

……

李铁军很赞同费信和张辅等人的想法。

根据史料记载,在朱棣时,已有广东、福建、琼州等多地人民前往南洋贸易。

吕宋岛是南宋人逃亡时所聚集的地方,属于华人势力。

14世纪后期,明朝基本一统了半数以上的东亚大陆。继承的不仅是众多传统农业产区,还有在宋元时代就发展成熟的沿海经济网络。

朱棣不是不发展海运。

永乐前中期,尤其是没有迁都之前,他就对南洋进行了相应部署。

郑和的航海并不是没有经济目的

他授命指挥东亚古代史上最庞大的舰队。其规模不仅让之前最重视海洋经济的宋朝汗颜,甚至足以将忽必烈派往日本和爪哇的远征军也比下去。

《明史》记载,郑和奉永乐皇帝之命,率领大小船舶200余艘,官兵27800余人,其中大型宝船62艘,最大者长44丈,宽18丈,设有九桅十二帆,最远航线达6000海里以上,绘制了最早有航路的航海图。郑和船队,规模之宏大,人数之众多,组织之严密,是15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

以最大的宝船的规模来看,已经到达了如今的航空母舰的一般大小,更何况他们的数量更多。

巨大的储物空间,还能将大批“赏赐”运往西洋各邦,在贿赂地方势力之余,换得足够的奢侈品与国外产品回国。

通过大型船队的远洋贸易以及闭关禁海等政策,可以通过朝廷控制的垄断市场,这些大都在本国无法获得的产出,就可以为皇帝狠捞一笔。

然而郑和出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阻碍都很大。

一、国内阻力大。

渔民们需要出海捕鱼,以此维生,或者贩卖。

江南地区的纺织业和江西等多地的瓷器以及南方的茶叶等等,农民和手工业者们需要售出。

压在他们头上的是士大夫、地主、商人。

这些人赚不到钱,就会减少生产,从而反过来抑制最底层人的生产。

但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只要有利益,他们就会冒险。

于是走私就出现了。

闭关锁国导致很多人下南洋。

二、国外阻力大。

明朝时期的旧港,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旧港坐落于苏门答腊岛的东南部,向北直面繁忙的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向南是澳大利亚到南海的入口。

同时从明朝来的船只,在通过马六甲之前也要到这里进行补给。

三方汇聚,让这个港口成了黄金港口。

当郑和意识到旧港的重要性时,当地的局势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

原本占领这个岛屿的三佛齐王国持续衰退,其势力已萎缩为都城旧港与周边众多封建领拼凑的地方小国。

东面的满者伯夷正在虎视眈眈,甚至一度登陆苏门答腊,控制住旧港局势。

但已经在旧港当地站住脚跟的华人势力,不愿意成为满者伯夷治下的弱小团体。

海外流亡者在首领梁道明的带领下,高举起反抗爪哇人统治的大旗。

众多原本就不服满者伯夷的土著王公,也纷纷加入进来。

10年间,一个以梁道明为君主的新三佛齐王国出现。

本地王公出于典型的封建习惯,认可了梁道明这个外来者为国王。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权力,就可以轻松延伸到旧港以外的地方。

于是,为了抗衡强大的满者伯夷,新三佛齐王国也需要更多有生力量帮助。

于是他接纳了另一批华人流亡者,从马六甲南下抵达旧港。这次的队伍规模超过万人,船只数量超过百艘,并及时的加入到梁道明的三佛齐王国一边。他们的领袖,就是后来被明朝官方搞得臭名昭著的大海盗--陈祖义。

在数万海盗船队与苏门答腊本岛封建军队的联盟前,满者伯夷人暂时选择了后撤。但旧港的局势却没有因此安定下来。追随不同领袖,在不同时间抵达当地的广东流亡者,彼此之间也立刻分为不同的利益集团。

以至于原本维系彼此的族群认同,也随着利益和路线问题而变得模糊不清。

梁道明和本土华人以及本土王公贵族结盟,陈祖义反对。

郑和到来后,解决了陈祖义,诏安梁道明,并以其副将施进卿为旧港宣慰司,在旧港和满剌加(马六甲)以及东面爪哇的华人社区新村等地驻兵,建仓库,修城栅等等。

……

通过两方面的分析,李铁军已经对南洋的形势很清楚了。

内外都有问题。

不是简单的出兵,让更多的人前往南洋等等表面工作就能解决经营南洋的问题。

首先!

要从闭关禁海这一政策出发。

大明到了后期,尤其是末年崇祯时代,东林党人停止了工商税和海税。

这群所谓的“东林党清流”,他们的家族在浙江、江苏等地是地主,是大商户,本来就有很多钱,所以根本不需要贪,完全可以用“明法”赚钱。

然而就是不给国家一分钱!

李铁军认为应该开关,但必须管控,既可以减少走私,又可以赚钱,但是这些事情都需要很有能力的人去担任。

然而他低估了朱棣的能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