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赌局 第7章 衔尾蛇;7.1 DIKSTW模型

作者:隐者无一 分类:女生 更新时间:2024-06-18 10:53:07
最新网址:www.bquge.cn

预知未来特技有如蜜蜂的蛰针,一生有且只有一次机会使用。

有如蜜蜂使用过蛰针后会死去,预言家使用特技受悖论报应逻辑限制。

贪财、出名、做官,要么已死,要么永远失去了预知未来能力。

当群众笃定相信你是预言家时,你就永远不再是预言家了。

何时、何地、如何使用特技是智慧。

7.1DIKSTW模型

相比其他民族,犹太人格外推崇智慧。

因此,安娜愿意与犹太人同行,向他们深入学习。

一日,科赫巴老师提出教孩子们数学。

大女儿首先反对,“你总是要我们记忆那些深奥的公式,烦死了。”

科赫巴老师回答,

“数学是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上帝意图的非语言表达。世界的美,体现在数学的律动中。工艺品、雄伟建筑、音乐、绘画,都是数学的实际应用。”

几个孩子同时表示:“不喜欢学数学。”

科赫巴老师批评孩子们,总喜欢填鸭式被动接受知识,不主动思考,不符合犹太先哲崇尚的钻研精神。

无奈,科赫巴老师向大家讲解了人类认知的DIKSTW模型理论:

数据Data、信息Informaiton、知识Knowledge、技巧Skill、理论Theory、智慧Wisdom模型,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代表了从大千世界到顶级思维的萃取之路。

一、数据(D):世界是纷繁多样的,世界原本的样子,未进入人类感知之前,拥有各种可感知和不可感知的属性,是一套庞大的“数据(Data)”集。

二、信息(I):世界是持续变化的,人类大脑通过听、看、嗅、触摸等感觉器官,接收、处理、过滤,把世界的快照或片段赋予内涵,抽象化成语言/文字/图片/声音流,称为“信息(Information)”。

人类大脑是自动处理信息的过滤装置,世界的原始数据被摄取为信息,通常压缩10万到100万倍,绝大多数数据被忽视、丢弃或过滤掉。

三、知识(K,Knowledge):是把信息进一步理解、加工、提炼成概念后的定义与判断,是概念的条件应用。

把信息总结成知识,会压缩一千到十万倍。

老师们在学校的义务,是向学生们传授知识。

学校教科书往往只讲零碎的抽象概念,这也是孩子们排斥某些学科的原因之一。

从零散的学科知识到洞彻宇宙的智慧,中间相差不止7-8个数量级。

四、技巧(S):是对知识与概念的实际性重复使用,是在实践操作中反复修改固化的方法集,也称技能、技法(Skill)。

技巧,是在学习、探索、改造世界过程中的规律性感悟。

工匠,往往需要几年时间学徒才能掌握基本操作技巧。

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探知与理解世界的技巧。

把零碎知识总结成技巧,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部分人思维模式天然是短弧反射(速度快,深度浅),他们一辈子也没能力把外界信息转化成技能,只能从事最简单工作。

从知识提炼成专业化技巧会压缩一千到一万倍。

因此,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够从事工匠、建筑师、律师、教师等技巧性职业。

好在,绝大多数人仅靠零散知识就可以活着,但仅限于被剥削、被压榨底层角色。

中华先哲庄子曾经表达:小偷行业也有技巧(盗亦有道),显然,比强盗行业需要更多智商。

五,理论(T):是人类对世界运行规律的系统化总结,是比实践操作技巧更高层次的认知。有技巧的聪明人,在不同专业化领域,深刻总结了人、财富、物质、事件等的运动、变化、发展内在联系与规律,归纳成法则、原理或理论(Theory)。

每个专科领域的技能技巧很多,萃取成理论会压缩100到1000倍。

理论往往可以对技能、技法的应用提供指导。

数学是体系化的基础理论,几乎所有实用学科都用得到,所以要学习掌握。

六、智慧(W,Wisdom):是把世界上所有人的经验教训、胜利失败、生存死亡等深刻规律浓缩升华,形成超越时间地域、跨学科、甚至超越语言的至高无上的超底层逻辑或者超本源原理。

智慧W,不是普通人能够从平凡人生经历获得的。

把理论与原理提炼出智慧会压缩100到1000倍。

犹太人必须学习的《塔木德》与《托拉》,蕴含了犹太学者与先知几千年智慧。

听了科赫巴老师总结的DIKSTW模型,安娜十分认同。

“世界是金字塔型结构,人类认知也是金字塔型的层次结构。”

“不久前,在赌场,尝试读取批发商和猪屠户的未来都成功了,但却都没看清对弈牌局的底牌信息。

这证明,大脑无法从信息海洋中挑出一根有用的针,

结果,造成惨痛失败。

在信息层面,人类大脑处理能力有限。

一旦输入信息过多,很容易造成关键内容被淹没。”

“从技能层面,随着使用经验增加,使用效果的确会得到增强。

20年前赌局,读取疤面美男仅获得了少量信息。

而遇诺查丹玛斯后,技能提升,能读取的信息比以前细致千万倍。

不过,十分遗憾,暴力杀人,干涉未来,自己把特技弄丢失了。”

大儿子询问,“《塔木德》讲,有知识的人,不会贫穷。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科赫巴老师回答,

“犹太小孩第一次上课,要穿最好的衣服,得到一块干净石板,上用蜂蜜写着希伯莱文字和《圣经》文句。”

“孩子一边舔掉石板上蜂蜜一边诵读,随后,还要请他吃蜜糕、苹果和核桃。

目的是告诉孩子,知识是甜蜜的。”

“但是,这第一课只为启发孩子对知识的兴趣。”

“对于成年人,技能是生存之本;

理论体系是立命之椽;

智慧,才是最高追求目标。”

“学校的教学大纲,只是用来培养工具。

目的,是为贵族、奴隶主、资本家培养劳力和被压榨对象。

要想实现阶级跃升,必须提升思维层级。”

“知识与知识不一样,有质量差异。

从行为上,可以简单鉴别人类大脑中储存知识的品质:

一个人,如果只装着零碎知识,他会觉得自己很牛逼,习惯,就是到处抬杠;

而一个人,如果拥有高层级系统知识,他会发现自己不懂的更多,因此,会十分谦虚。

这叫质量差异,学校,绝不会教你们这种思维。”

“从祖辈经验看,单纯读书(零散知识,K层面)通常无法改变命运,

技能S的大幅提升,有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阶层,但通常实现不了阶级跃升。

最多,就是在同一阶级中取得稍微好一点的地位。

砖家级乞丐,依然是乞丐,只不过是牛逼一点的乞丐而已。

能改变一个人命运,往往在T(理论化)或更高层面。

所以说,读书,只是一个人改变命运的开始,但肯定不是结束。”

“此外,书与书也不一样。

写一本书,有的,只需半年到一年时间;有的,需要十年;有的,则需要一生。

有的书,读一遍就完结(内容被榨干);

但有的书,读一千遍也依然要重复读。

有的书,一两天就能读完,内容很快忘却;

但有的书,需要读一周或数月,内容需要细细品味;

而犹太经典《塔木德》、《托拉》等,蕴含智慧,需要读一辈子。”

“透彻看,书籍分三类。”

“一类,只蕴含知识点和概念,甚至是伪知识,最容易被无脑群体接受;

另一类,表达技能、技巧与经验教训,跨行业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甚至被部分人排斥;

还有一类,蕴含智慧,需要丰富阅历才能理解先人承受千万次磨难后总结出的结晶。”

“箴言,是智慧的火花。

但真正的智慧,存在于文字之外:华丽的辞藻与优美的文体,无法表达智慧。”

“许多聪明人,只能感觉到箴言是智慧文字,背后蕴含了某种意图,却很少能够深刻理解意图背后的意图,以及文字外的深层智慧。

读懂了箴言文字外的含义,才能勉强接触到智慧的边缘。”

“人,必须探求真理,追求智慧。”

“所以,你们要先训练成为工匠或律师,获取技能S,提高认识层级,积累到质变。”

“学数学,只是踏入科学大殿的第一步,要持续不断学习、积累,才能改变命运。”

大女儿抱怨,“可是,我们都认为那些数学公式太复杂了,宁可学《塔木德》。”

科赫巴老师无奈讲,

“我可以理解你们的感受,只是希望你们能尽早受益。”

大儿子询问,“你总说创造力很重要,创造力属于哪一层面思维?”

科赫巴老师回答,

“教育是知识(K)层面的琐碎灌输;工作中,靠经验积攒的是技能与技巧(S);而创造力C,产生于系统化认知,是理论化(T)的姊妹能力。”

“创造力是系统的发散思维,理论化是系统的收敛思维。”

“所以,创造力也是先拥有技巧并且熟练掌握后升华的结果。”

科赫巴老师补充,

“底层逻辑(规律与本质)也是理论T层面的能力,技巧S在不同行业有显著差异,但底层逻辑在不同行业是相通的。

掌握了系统化能力后,就可以从一滴水看到大海,从一粒沙看透整个世界。”

“智慧,是更高维度的思维。

智慧,不是浅显的通用底层规律,而是底层规律动因的透彻剖析,不仅要深度,也要广度,不仅要归纳,也要发散,有时是跳跃性领悟神的启迪。”

“我教你们数学,是希望你们看透公式背后的系统化联系,把科学理论传授给你们。”

孩子们表示,“你讲得DIKSTW很有道理,但我们依然不喜欢学数学。”

每当孩子们反对学数学时,科赫巴老师便祭出杀手锏:教孩子们学法语。

为了能在法国生活,尽管科赫巴老师自己法语也不过关,无奈,只能硬着头皮教。

安娜躺在马车上,不停善意纠正科赫巴一家的法语发音和语法错误。

科赫巴一家发现了免费的法语老师,开始请安娜教大家法语。

插图:人类认知体系的DIKSTW模型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