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合伙人 第59章 倭寇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3 21:26:34
最新网址:www.bquge.cn

兴化的会议鼓励所有人发言提问,只要不是提问与议题无关的问题,哪怕是错误的问题都会得到鼓励。

用马喆的话说就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种决策前的讨论能够最大限度的查漏补遗,确保制定的计划不会出现严重的错误。

大会上可以畅所欲言,一旦在会议上形成决议,不管一些官员是否接受,都必须无条件执行。

因此每次会议都被兴化官员戏称为‘诸葛亮’会,是兴化官场氛围的独特体现。

宋时明的话音停顿的时候,就有官员举手提问道:“若是倭国宁愿国都被占也不签定条约,甚至拉长战线与我军进行持久作战怎么办?

我军劳师远征,后勤补给不易,若是战事久拖不决,我们会不会顶不住压力?”

马喆微微一笑说道:“以前我给军事主官讲军事课的时候,讲过以空间换时间,拉长战线消耗敌人的作战方式。

这种作战方式大明可以用、草原可以用,倭国却不可以用。根本原因是倭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地形狭长,我们只要保持海上优势,可以从任意位置对倭国发起攻击。

另外我要再次跟大家强调一下,我们征倭的目标是求财,至于倭国的土地除了我们计划内的石见与佐渡两地,其他地方我们不需要。

倭国不投降也没有关系,石见我们登陆的时候就已经占领,佐渡孤悬海外,我们有海上优势,拿下就如探囊取物。

只要我们拿下这两地,并开始进行开采,我们的征倭计划就算完成了大半,至于倭国的赔款,有没有并不重要。

倭国愿意耗下去,那我们就隔三差五换个海岸登陆,倭寇怎么对大明的我们就加倍还回去,我们打的名正言顺。

倭国之人岛国心态,媚强而欺弱,善学而无耻,因为地处群岛,一直都有危机感,当年倭国想借助扶持百济获得登上大陆的踏板,结果在白江口被唐朝大将刘仁轨率领的大唐水师击败。

失败后的倭国发现了大唐在各个方面都碾压倭国,从此改弦更张每年都大量向大唐派遣遣唐使,从文化、礼仪、建筑、宗教等全面学习唐朝。

就连倭国的国都京都城都是仿照大唐长安的建筑风格建造,在文字上更是大量吸收汉文化,能用汉字表述的绝对不用平假字。

佛教更是一度成为倭国国教,倭国的掌权者死后都会获得一个佛教的赐号。

然而随着蒙元的两次征倭失败,让倭国的心态又膨胀起来,不断暗戳戳地指使流浪武士化作倭寇袭扰大明沿海,试探大明的底限。

甚至还做出了杀害大明的使臣之事,我不知道当时朱元璋是什么心态,为何会忍下这种羞辱,大明能忍我们不能忍,这个仇我们一定要报,一定要再次彻底的将倭国打服。”

兴化官吏普遍学识不高,毕竟都是马喆一点点儿的培养起来的,况且大明使者被倭国杀害这件事本就是大明之耻,也不会大肆宣讲,天下鲜有人知道。

今日这件事被马喆提起,会场众人义愤填膺,这些人大多都来自大明社会的底层,听惯了说书人讲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大明还未与倭国交战,就敢擅杀使臣。

如此不知礼义廉耻的蛮夷,早该派遣军队将其踏平。

几天后,兴化收到大明皇帝的新政诏旨,同时派人向兴化告知希望兴化尽快将援助大明的人员送到大明治下。

兴化方面派出了以宋时明为首的一支上百人的团队,在一支五千多人的陆师军队护送下前往大明京师。

这支援助大明的团队并未进入京师城内,而是在城外江边一块土地上扎下营寨。这块土地是朱棣亲自下旨批复划拨出来的,占地足有一千多亩。

土地上原本生活的百姓已经迁走,按照兴化方面的要求是给足这些百姓占地补偿,至于有多少能到百姓手中,兴化方面并不知晓。

第二天,营寨外便竖起了招聘告示,凡是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到营寨报名,一旦通过考评,月俸两贯。身强力壮者一旦录用,月俸一贯。

这个薪资水平在大明属于绝对的高薪,消息一经传出,很快便吸引来大批的应聘者,不过大多都是滥竽充数之辈。

宋时明吩咐手下人从应聘者中挑选身强力壮、有家室者留下做为接下来大量建设工程的劳工使用。大浪淘沙之下,还是让兴化援助营地招募到了一些技艺很不错的匠人。

这些匠人都是属于民户中的技艺爱好者,兴化援助营地将这些匠人按照各人所掌握的不同技艺,分给各个对应的部门。

从宋时明来到京城,夏原吉每天都跟在宋时明的身边,看着宋时明指挥着手下有条不紊地建设营地。

随着跟随宋时明带来的一船船的物资从简易的码头上卸下来,夏原吉就看到一座庞大的水车在工匠的组建下树立起来。

水车不远处的泥瓦匠正在使用一种红颜色的砖头搭建一座高台,夏元吉不知道兴化搭建这些东西要干什么,就好奇地问宋时明:“文远,你们建这么一座高台要做什么?”

“他们在建一座水塔,江边的那座大水车就是为了给这座水塔供水。”

夏原吉更加不解了,费这么大力气,就是为了建造一座装水的高台,有何意义。

“文远,这江水浑浊又不能直接饮用,为何要费力将水提上高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营地现在要做的是打造制造工具,水塔建设好,就会陆续搭建各种水力机械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以后这个营地将会常驻万人以上,每一批的退役士卒都要在这里接受培训,新的造币厂也要在这里建设,新政官员的培训也要在这里进行。

同时这里还要建设一整套的学校、医馆、商铺等民生设施,以供在这里工作的人员子弟学习生活,这里以后完全就是一个大型的社区。若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到未雨绸缪。”

夏原吉听得眉头紧皱,实在不知道兴化到底要在这里做什么,不就是教授士卒读书识字,以及为新政官员讲解新政的注意事项吗?

不过他也没有多问,皇帝交待过,让他来这里多看少言,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询问,不要提出不明所以的质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