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档次,跟我大明公主抢人?
随后,一脸忐忑的朱镜媺,被叫到朱元璋跟前。
她听说连身为太子的大哥都被劈头盖脸训斥一顿,可见父皇心情极差,自己出宫那个事,说不定也要狠狠挨一顿骂。
可是没想到,父皇的一番话,听得朱镜媺越来越惊奇。
“父皇!您、您是说……让我去到淳化县,化名兰娘,做个普通的农家姑娘?这是为什么?”
她的确是对林凡动了心思,但是在她看来,自己身为大明长公主,看上了一个小小县令,那对林凡来说,是多大的福分,只需要父皇降一道恩旨,召来宫中做驸马不就好了,历朝历代的公主,不都是这样婚配的吗,配个区区县令,已经是下嫁了!
但现在听父皇的意思,好像反而让自己纡尊降贵,以农家女的身份慢慢亲近……
需要这么麻烦吗?
“农家姑娘怎么了?”朱元璋听着并不悦耳,沉下脸色,冷冷道:“你祖宗是农家人,你爷爷是农家人,往前数二十多年,你爹也是农家人,你才过了几天好日子,觉得农家身份,配不起你这个大明长公主了?”
这话说得很重,朱镜媺吓得脖子一缩,哪还敢再争辩什么。
哼!
朱元璋暗忖,倘若林凡是趋炎附势之徒,早就顺从了那个高文天,娶了他家的千金小姐。
既然他避之唯恐不及,那恐怕攀龙附凤也不是他的选择。
从之前林凡跟毛骧说话时,朱元璋也听到了相关的心声,大致了解林凡心目中关于伴侣的理想和期待。
现在,他相当于是用心声作弊,帮自家女儿争取这个机会,没想到这孩子不懂事,竟然还一脸的不可思议。
该说的都说了,至于集庆这孩子怎么做,是否有进一步的缘分,那就只能看她自己了。
什么?!
应天知府高文天,因贪赃枉法,欺君罔上,已全家抄斩!
新任知府,将于数日内到任。
县衙里刚收到的通告文书,让林凡陷入呆滞。
怎么我走到哪里,哪里死知府……
那个高文天,大老远跑到淳化县来,目的主要是争夺灌溉新法的政绩,以及推销他家的千金小姐。
倒也罪不至死吧。
不过这种心思钻营之辈,保不齐真的有什么贪污不法的事情,触犯了皇帝逆鳞,然后就嘎了。
死得好啊!
林凡很快就松了口气,本来他拒绝高文天拉郎配的事情,可以说大大得罪了这位顶头上司,为避免后顾之忧,甚至打算紧急结个婚呢,只是不知道这淳化县能不能找到自己随便编出来的那个“兰娘”。
现在好了,死得干干净净,自然也不用担心再被知府穿小鞋。
林凡脸上浮现出如释重负的微笑,然而当他翻到下一封通告文书,笑容瞬间就僵在脸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驱除鞑虏,永固河山,朕决意亲征北上,以竟全功。凡六合之内,广招兵勇,奋发有为,共赴国难……”
这竟然是一道募兵的圣旨!
洪武二年?
朱元璋御驾亲征?
没这一段啊!
林凡迷茫了,几乎以为自己是学了个假历史。
的确,大明建立之后,北元的残余力量始终未靖,王保保等元朝名将还在伺机反扑,朱元璋也因此派出徐达等精英,数次北伐,为大明扫清边患。
但是御驾亲征?
从来没听说过!
爱御驾亲征的,不是朱元璋,是他的儿子朱棣呀!
可是现在,圣旨就摆在眼前,就连淳化县都收到了募兵的通告,并列出详细的标准,规定了一县之地,依照鱼鳞册上登记的人数,必须要出多少男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不管是朱元璋还是徐达,都是当世名将,绝不可能犯朱祁镇那种愚蠢至极的错误。
这次御驾亲征,调兵六十万,对外号称百万大军,自然也需要海量的人力财力支持,从全国各地征集的这批兵勇,或许不用上阵杀敌,但必须要承担输送粮草等必要的杂役。
这本就是打大仗应有的筹备,而义务兵役制度,也是写进大明律的,凡大明子民,必须无条件遵从。
太奇怪了!
林凡印象里,朱元璋并不是喜欢穷兵黩武的君王,尤其是到了后期,他知道自己杀伐太甚,锋芒过于凌厉,便将怀柔的期望放在太子朱标身上,希望他能以文治天下,让新建的大明王朝得以休养生息……
作为整个华夏最有战略眼光的几位伟大帝王之一,朱元璋似乎不应该本末倒置,在这个时候再大举对北元用兵,不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是极大的损耗。
事实上,如果朱棣不是凭借郑和下西洋搞到了不少钱,照那个打法,大明只怕衰败得更快一些。
一般来说,以洪武元年制定的卫所制,已经能够满足战事需要。
可是这次御驾亲征的规模太大,这才需要从民间募兵,用作补充。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朱元璋不顾一切,甚至不惜动用民力,竟然动员了大军六十万,这是要把北方彻底踏平么?难道也要来一个饮马莱茵河畔?
北元现在的残存力量,不就那么大猫小猫三两只,除了王保保之外,其他几乎不堪一击,王保保虽然能算得上是一代名将,却也不可能逆转大势。
想不通。
尽管心中万分不解,但林凡作为淳化县知县,募兵是他职责所在,不能打折扣。
唉!
好端端的,谁愿意上战场打仗呢,募兵这个活可太不好干了。
然而令林凡万万没想到的是,募兵的事情,竟然进行得极其顺利!
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犬不得宁焉”……
很快,淳化县规定的人数,就已经凑齐。
虽然家中父母也万分不舍,在送别的人群中抹着眼泪,但林凡却听到了令他穿越后最为震撼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