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崇祯,拯救大明 第102章 辽东战事 朝堂议政

作者:胖少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22 01:26:40
最新网址:www.bquge.cn

此战结果,两百将士剩八十,八百建奴骑兵余四百,两千新兵被杀八百,受伤四百,六百溃散,可谓是大败。

若不是袁崇焕领兵来救逼退了对方,恐怕这些人一个都活不了。

对于这个结果他是我有预料的,但不能接受,他要练出的是天下第一兵,而不是一触即溃。

得知这两百多人是卢象升的兵马时他就明白对方练兵已成,不管对方用的是什么方法,现在对方之勇是超过他们的。

这两百人竟然没有伤员,因为伤员也会拼死拉着敌人一起。

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他不知道自己探索的儒家模式会成为后世千百年追求的最高目标。

朱由检抚摸着周皇后还未隆起的小腹,叙说着自古以来的历史。

“荀况知道单凭仁义是治理不好一个国家的,所以由儒取法,建立新的儒家学说,这便是外儒内法。”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理念契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想法,大一统的理论成为主流。”

“北击匈奴,南取百越,东夺朝鲜,西攻西域,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大汉成为史上第一强国。”

“太宗陛下雄才伟略,为人勇武,北败突厥,南灭吐谷浑,万国来朝,大唐成为史上最强盛的皇朝。”

说到这里就不再说话了,只是手上还在抚摸着她的小腹,仿佛里面的孩子能听到一样。

周皇后抓住他的手,“陛下为何不继续说了,臣妾也爱听。”

朱由检摇了摇头,“接下来就是悲剧了,等臣再将他撑起来再讲给你和孩子听。”

“陛下,难道臣子中就没有能理解陛下的吗?”

这话让朱由检愣住了,“有一个人他的思想见识都是能给整个大明以及华夏重立目标的存在,可是他还没有彻底的自我觉醒,他依然纠结于自身的俗世。”

周皇后很是好奇,“是谁?”

“徐光启,不过你说的对,朕应该让他写书,而不是用政务来耽搁他。”

不过周皇后阻止了他,“陛下不可如此,您用他之前徐大人就是如此做的,如果冒然插手更会造成困扰。”

朱由检替她端着茶杯,“你说的对,朕应该顺其自然,而不是强求。”

“陛下会成功的。”

朱由检走向殿门,“皇后说的对,朕会成功的。”

“王大伴,派密使入建州谈和,承认建州对草原东北部的所有权,双方休战。”

“是,陛下。”

“传徐光启,李邦华,黄立极,施凤来。”

“是”

皇极殿,朱由检等着他们的到来。

“臣见过陛下。”

“平身。”

“今日有两件事,其一,大明科学院已经建立,学院不以八股,经义为教学内容,而是以实用的天文,历法,机械,农具,厨艺,算术,绣技等为主。”

“其二,京营黄得功,周遇吉,辽东袁崇焕在后半年各调五万兵马入草原练兵,卢象升暂统辽东练兵之事。”

朱由检没等他们回答,“朕为什么要如此做,就是因为各地的将士战斗力太差了,他们打仗靠的不是不怕死,而是看运气,遇强则弱,遇弱更弱,只知道欺压大明的百姓。”

徐光启负责的是大明科学院的事情,所以对于第一件事还是能说话的。

“陛下,科学院已经招收学生共一千二百五十人,其中女子有二百二十一人。”

朱由检听到这个有些兴趣,“如此甚好,你要让人保护好她们的安全,她们是去学习的,不能让人被欺负。”

“是,陛下。”

李邦华要说的是第二件事,“陛下,入草原练兵京营没有任何问题,如今整改后的京营共八万多人,都是身体健壮之人。”

“好,你要继续招募兵士,不能懈怠,不用担心军饷,粮草。”

“是,陛下。”

“命范景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赐临机之权。”

黄立极依然上前一步,虽然知道反对没用,但仍然是要做的。

“陛下,范景文此前只是吏部文选侍郎,臣认为太常少卿比较适合。”

太常寺少卿与右敛都御史虽然都是正四品,但知道有实权,一个只负责祭祀的事。

“朕后面要重用他,所以太常寺少卿不要再提了。”

听了这话黄立极就退下了,这时候还有什么可说的。

朱由检心里还有很多人可以用,他们都是在国破家亡时战死或者殉国之人。

可是现在还不行,他只能循序渐进,要将影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倪元璐任四国府知府,四国设一府三县,县令从候选进士中挑,朕不需要学问好的但脑子要活,最起码能处理倭人与大明百姓关系冲突的人。”

“陛下,四国远离大明,恐怕不会有人去的。”

“不去的话朕就亲自挑人了,他们不想去四国想去哪啊!如有拒绝者永不录用。”

这话很严重了,底下的人都不敢再说话。

朱由检却有话说,“四国是大明第一次在新的领土设置的府县,以后草原,建州甚至是海外都会如此,那么到时候也要让人挑着去吗?”

下面的臣子不觉得是好大喜功,因为皇帝没有像隋炀帝那样征发百万百姓,搜刮民财,陛下从登基之初就免除了一年的赋税,后面招募兵士也是减少了流民的数量和其中的青壮年,最重要的是背负骂名与建奴议和,如今更是攻占倭人四国岛成为大明领土,更重要的是此次战事全是陛下内帑支出,兵士也是直属于陛下的人,对了还有些佐渡岛的金山银山。

“陛下所言皆是至理,臣附议。”

“臣附议。”

朱由检站起身抬手,“大明未来不止是靠朕,还有诸位。”

“徐爱卿,你要多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的学说著作翻译成大明文字,需要花费的银两朕让内帑拨给你。”

徐光启拱手跪拜,“陛下,如今在大明境内有此学识的人皆是传教士,他们不仅传播学问,还有传教的意图,臣怕控制不住。”

朱由检想了想,对着他开口,“此事你不用担心,只管翻译学问,管理好大明科学院,朕会让锦衣卫和东厂看着他们。”

“既然如此,臣谨听圣命。”

“还有一事,便是武备研究院毕懋康已经研究出了自发枪,如果试过以后没问题就要大批量生产了。”

这事因为保密,徐光启还不知道,他听说过葡萄牙那边有一种燧发枪也是自发的,没想到大明也能研究出来,心里也是很高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