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朕的大明 第75章 还是苦一苦那些百姓吧

作者:长安小书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8-13 21:32:05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跟着朱元璋回到了应天,坐在养心殿内,一老一小面面相觑的对视着。

“小崽子,”最终还是朱元璋忍不住先开了口,“你就准备一直在老汤家那个老宅子混着?”

“我哪里在混啊?”

朱允熥狡辩着,“我也是在为大明皇朝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好不好?”

“你知道咱每天要处理多少朝政吗?”朱元璋假装愠怒的说。

自从老朱借着胡惟庸的案子废除了宰相一职,太子朱标就成了有实无名的宰相。

等到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的工作压力骤增。

如果说以前算是996的话,现在简直就是007啊。

“孙臣无能,皇爷爷辛苦,正是因为皇爷爷殚精竭虑,大明如今才能海清河晏,四海升平。”

朱允熥连忙承认错误,顺便拍了朱元璋一个小小的马屁。

“你少给咱来这一套,”朱元璋吹胡子瞪眼的看着朱允熥,“说,你愿不愿意来帮帮咱?”

朱元璋的问题让朱允熥很是纠结。

一方面,他知道如果一旦答应了老朱,自己基本上就算是准皇储了。

他就有更大的机会改变原来自己在历史上悲催的命运。

但另一方面,虽然他一步登天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但他也会成为所有人的众矢之的,将面临更多来各个方面的明枪暗箭。

并且,他现在的势力还很单薄。

即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储。

但无论是朱允炆和他身后的文官集团。

还是朱元璋的那些心怀叵测的儿子们。

都不是他现在可以对付的。

思索了半天,朱允熥对着朱元璋摇了摇头。

“皇爷爷,孙臣还是那句话,我目前的见识还是太浅薄了。

只是在六合县当了几个月的县令。

如果让我骤然登上高位,孙臣还是怕自己经验不足,力有不逮。”

“唉......”朱元璋叹了口气,他也知道朱允熥所说的都是实情。

别说是朱允熥,就连他自己,也不敢保证不会被手下那些大臣蒙蔽。

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溧水县的赈灾,就出了那么多幺蛾子。

要不是他临时起意微服私访,恐怕溧水县的赈灾就会出现大问题。

一旦百姓没了生路,揭竿而起,聚众造反也不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当年他自己就是因为吃不上饭而选择的造反啊。

溧水距离应天只有不到半天的路程,如果那里极其民变了,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你不想入朝给咱辅政,咱也同意,”犹豫了半天,朱元璋点了点头,不再勉强朱允熥。

“但是,如今咱大明各地都有灾情,你这个皇孙也别想躲清闲。”

朱允熥连忙向朱元璋施礼,“孙臣但凭皇爷爷吩咐,绝不敢推辞。”

朱元璋露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

“咱想让你当个钦差大臣,带着咱的王命旗牌,帮咱到这天下看一看。

那些个地方官员们,到底是怎么对待咱的百姓的。”

朱允熥在六合的所作所为,朱元璋还是打心底里欣赏的。

毕竟他的确表现的爱民如子。

虽然朱元璋被刘三吾等人胁迫最终罢黜了他的官职。

但其实这也是老朱对他另外一种保护的方式。

朱允熥对于溧水县那些官员胥吏的处理,深得朱元璋的满意。

他对于朱允熥的杀伐果断,对待贪官污吏绝不手软的态度是欣赏的。

在他心中,这才叫帝王手段,像朱标和朱允炆那样文邹邹的,朱元璋总觉得不够痛快。

并且他听朱允熥说自己不愿意做一个生于皇宫,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孙。

也有心让他增长见识,积累处理政务的经验。

“孙臣遵命。”朱允熥欣然答应。

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以后,他无时无刻不期待着能亲眼看看大明帝国的风土人情。

朱元璋的这个想法,倒是符合他的心意。

第二天的奉天殿的朝会,朱元璋高高坐在御座上。

文臣武将分列两边,山呼万岁之后,马吉祥尖着嗓子呼喝:“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本要奏。”一个身着青衣的御史走出队列。

大汉将军将他手中的奏折呈给朱元璋,朱元璋一边看着,一边听着他义愤填膺的奏报。

“启禀陛下,臣听闻,昨日锦衣卫指挥使,皇孙朱允熥殿下,擅自带人前往溧水县。

他在溧水县随意处罚户部和溧水属官胥吏。

并且在没有三司会审的情况下,就擅自杀了溧水的胥吏刘富贵。

还将溧水县令一职私相授受给一个没有功名的童生。

这简直是胆大妄为。臣要弹劾皇孙殿下目无王法,违法乱纪,置国朝法度于不顾。

嚣张跋扈,罪大恶极。”

那名御史越说越激动,说的他额头青筋暴跳,唾沫星子横飞。

“说完了?”朱元璋冷冷的看着这名御史。

“臣说完了。”青衣御史大义凛然的站在堂下。

朱元璋一脸玩味的看着他。

“那你说三皇孙应该如何处理啊?”

“臣认为,”那御史犹豫了一下。

他原本想说要不斩立决算了。

但是又一想,这位不管怎么说都是朱元璋的亲孙子。

还是别太偏激了,万一把老朱惹急了,自己也没好果子吃。

思索了半天,这才振振有词道:“臣以为,应当虢夺其所有职务,押入刑部大牢,由三法司会审。”

“臣附议......”

又一名御史走了出来站在他的身后。

“臣附议......”

御史台的御史们一个接一个的走出来。

“臣附议......”

御史中丞李如山走了出来。

“臣附议......”

吏部侍郎陈迪、御史景清、兵部郎中铁铉、翰林侍讲黄子澄、东宫侍读齐泰等纷纷走出来。

“臣附议......”

大堂上一多半文官走了出来。

不管是不是提前知道这件事儿的文官,现在都是义愤填膺。

这皇孙殿下做事儿也太不讲规矩了。

就算户部的人贪污了一点粮食。

就算溧水的官员多吃多占了。

那又怎么样?

千里当官,只为吃穿。

你老朱发的工资那么低。

我们不捞一点外快,怎么养活一大家子人。

怎么养活刚娶回家的第十八房小妾?

今年旱灾接着水灾,各地受灾严重,粮食大量减产。

不贪一点,我们怎么维持骄奢淫逸的生活?

救民先救官啊陛下,还是苦一苦那些百姓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