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感慨之余,纷纷和坐在自己身边的人相互议论起来。
古代娱乐活动很少,导致随随便便一部剧,他们的参与感都很强。更何况台上演的这部剧,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
就在大家讨论的时候,舞台剧的剧情开始往下走。
男主人公进门说财主要加租子,夫妇二人商量了半夜,最后将女婴溺死在马桶里。尤其是男人用力按住女婴的时候,那痛苦又残忍的表情,更是触动了他们的神经。
瞬间,台下的百姓们雅雀无声。
“啊!”
突然有人一声大叫起来,“不看了,不看了,演的是什么狗屁剧?”
“滚出我们村去,不准再演了。”
“呜呜呜呜……”女人们则是嚎啕大哭。
没办法,台上演员们演的不是剧情,而是他们真实的生活。
几乎每家每户都干过这种事情,但他们从来不敢说出来,只是用难产当借口。
现在台上演的剧情,无情的撕掉了他们最后一层遮羞布,让他们觉得好像赤裸裸的暴露在阳光下,愤怒和耻辱涌上心头。
他们的伤口被无情的撕开,血淋淋的撕开。
很痛。
很真实。
然而台上的演员们依旧没有理会,继续往下演。
由于是官府送下来演出的剧,百姓们也不敢真正动粗。
一些人纷纷摔凳子而去。
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又回来了。
因为他们还是想看后面的剧情。
第二幕,女婴变成厉鬼回来复仇。
人群更是感觉背脊发凉,浑身发冷,寒毛直竖。
就在他们村,就有一个叫婴儿坟的地方,专门埋葬婴儿尸体的,他们晚上根本不敢从那里路过。
最后,女婴的母亲说出了那句话:“你报仇的对象应该是财主而不是父母,要不是财主加租,谁愿意溺死自己的亲骨肉?”
人群听了骇然心惊。
这句话点醒了他们。
他们以前都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或者是运气不好。
而演员的这句台词却告诉了他们:你们之所以活的这么凄惨,做出溺死亲生女儿的残忍事情,完全是因为财主老爷们不拿他们当人。
“杀,杀了那狗财主!”人群冒出一声大吼。
“杀了那狗县令!”
“原来一切都是因为财主和县令的压榨。”
他们,终于知道了自己真正的敌人是谁。
第三幕,女婴去向财主和县令报仇,杀死了财主和县令,人群轰然叫好。
觉得这仇报的大快人心,酣畅淋漓。
有种沉冤得雪的感觉。
“这剧演的太好了,太真实了!”
最后,演员上台报幕,说林大人已经下令,在每个县建立一个孤老院三个福利院,专门收容无家可归的老人和被遗弃的孩子。
最后,大家都可以去背诵新书,领到了银子之后生活就会变好。
“草民感谢林大人的大恩啦!”
“林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
一时间,人群跪倒一大片。
林纾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实实在在的就了无数孩子,他们觉得这一跪,发自肺腑。
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心甘情愿给一个人下跪过。
所谓的草民草民,以前他们的命比草还要贱。
但是在今天,他们从林纾那里感受到了尊重和真真切切的爱护。
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哪怕他是一介草民。
此刻,百姓们对林纾的爱戴和尊重,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以前官府经常说要施行仁政,要恩养百姓,但哪一次又真正做过了?
哪一次不是借着恩养之名,搜刮压榨他们?
而林纾,却拿出了实际行动。
不但建立孤老院和福利院,还变相给他们发银子。
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主公?
百姓对林纾的忠诚度,直接拉满。
什么狗屁圣人教化?圣人教化让他们祖祖辈辈都在受苦。
而林纾让他们能够好好生活了。
于是,人群纷纷抢着去学新思想。
并且形成了争先学习新思想的潮流。
……
这样的演出团共有五个,每天不停的在各个村子巡演。
很快,半个月过去了。
琼州府的所有百姓,都对林纾的忠诚度拉满。
有了这样一群百姓,即使这时候朱重八打来,他们也会拼死跟着林纾,保卫琼州府。保卫林纾赐予他们的美好生活,不再跟着朱重八去当牛马。
谁要是敢入侵琼州府,谁就会陷入百姓的汪洋大海。
演出团不但演《女儿泪》
同时还演《贾仁义》
一时间,贾仁义成了百姓口口相传的名梗。
圣人教化中的仁义道德,假仁假义。
背后隐藏着的是吃人的厉鬼。
于是。
扎根于这片土地一千多年的圣人教化,思想之毒瘤,三六九等思想,失去了最广大的百姓基础。
随着演出团巡演的进行。
孙才俊那边的推行新思想,也逐渐变得顺利起来。
顽固不化的读书人被执行铁门夹头之刑,反抗的逐渐变少。再加上失去了百姓基础,最后,反对的声音销声匿迹。
新思想得以完全推行。
圣人教化,被连根拔起。
而林纾则是收获了全体百姓的死忠。
一些事情虽然是好事,但也容易引起冲动,最后导致失控。
比如说,在演出的过程中,有一个百姓太冲动了,冲上台就将扮演贾仁义的演员一刀砍死。明白过来之后他也挥刀自尽。
愤怒的百姓组织了一群人拿着武器,想要冲进原来的地主家里,将他们杀死报仇。
还有人因为忠于林纾,不准别人对林纾有任何不敬之言。
不过这些早被林纾料到了。
让原来的地主老财们拿出钱来赎罪,让百姓放过他们,而这些赎罪银子,以后用来改善民生。看到是林纾的属下出面,百姓们这才散去。
至于对他效忠过分的行为,林纾直接下严令制止。
如果不制止,就有人利用这个干坏事。
圣人教化虽然被连根拔起了,但毕竟扎根太深,还有不少封建残余,大多数是读书人。
他们聚集在一起,试图绝地翻盘。
他们的头目是另外一位大儒,叫做于三省。
他们的大本营就在夫子庙,一个个在夫子庙里向圣人哭诉,礼崩乐坏,道德沦丧,伦理纲常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