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朱标兄弟五人已朝钟山方向疾步而去。
他们饱读诗书,通晓历史兴衰,深知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王朝更迭的规律。
大明若想跳出历史的桎梏,唯一的希望便在于物理学的进步。
否则,大明即便征服再多土地,也终将面临人口增长超越资源极限的危机。
而在那临界时刻,唯有秦放传授的知识,方能引领天下百姓走向光明。
因此,他们深信不疑,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是通往光明未来的康庄大道。
大明帝国必须迈向更高效的生产力时代!
当然,如果真有一天能找到一个重达两百多吨的宝物,我或许只能在旁边赞叹不已,扣上满满的敬意。
实际上,我国在远古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运用滑轮技术。
比如,秦始皇嬴政就曾在彭城用滑轮巧妙地取得周鼎。
那时,滑轮的运用就已经显示出其独特价值。
而在那之前,古人主要使用的是固定滑轮。
作为一国之君,朱元璋清楚地意识到,当那些沉重的石块通过滑轮轻松升起时,这些看似简陋的滑轮组合,代表的远不仅仅是几个简单的轮子。
它们意味着,大明子民可以免除无数的劳役之苦。
别忘了,前元的崩溃正是源于不堪重负的黄河徭役!
一句“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正是那段悲壮历史的写照。
而大明帝国的缔造者红巾军,正是在这种压迫深重的徭役中崛起的!
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滑轮的应用,还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从而减轻国库的税银负担。
财政吃紧的大明,头顶上还悬着两百年后帝国命运的紧箍咒。
朱元璋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特别是对那片富饶的南洋大岛,他早已是野心勃勃,渴望将其纳入大明的版图。
朱棣所指的那片土地,据说只需放养几匹精选的种马和母马。
不久便能收获成群的强健野马,这对正迫切需要战马的大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往昔北元治下,中原地区马匹丰饶,朱元璋北征时,徐达的骑兵队伍浩大,曾与北元精兵在中原腹地数度激烈交战。
然而,随着岁月静好,草原变成了肥沃的农田,战马的数量也随之减少。
在这个以冷兵器为主的战争时代,骑兵对步兵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大明若缺乏战马,将无法有效解决北疆的边患,更无法将驻守长城以南的庞大军队解放出来。
虽然已找到了养马的理想之地,但此处并不与大明领土相连,而是远在海的另一端,需要大量的船只穿梭其间。
同时,为确保航线的安全,必须彻底清除猖獗的海盗势力。
大明帝国的未来,系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与马匹的源源不断。
朱元璋的构想看似简单,却没想到他的旨意昨晚送达兵部时,差点让兵部与户部尚书惊得立即请辞。
今日早朝,这两位老臣双双跪地,意思不言而喻。
这差事,他们实在是力不从心!
这并非他们有意抗旨,实在是任务超出了他们的能力所及。
事实上,朱元璋的舰队并非自建,而是顺势接收。
他在濠州时,直接吸纳了强大的巢湖水师,一跃成为当时排名第二的舰队。
鄱阳湖水战中,巢湖水师以寡敌众,一举击败了强敌陈友谅。
战后,朱元璋并未新建一艘战船,仅对陈友谅的残部稍作整编,就拥有了全球排名首位的舰队。
毕竟,战船不同于逃兵,无法轻易带走或销毁,大多只能在战场上遗留。
随后,朱元璋继续东征,消灭了张士诚,从而获得了海船,补全了舰队的最后一片拼图。
可以说,洪武年间的所有水师船舰,其实都是陆战胜利后的战利品。
在那个决定大规模扩建舰队的时刻,朱元璋被兵部呈上的一项惊人数据所震撼。
他未曾想到,单是一艘水师级别的宝船,其造价竟高达七千两银子。
这还只是船体本身,若加上火器的费用,更是不可小觑。
要知道,那可是明初的白银价格,非清末因白银大量流入而引发的通货膨胀时的价值。
即便将大明朝一年财政收入全数换算成白银,总数也不超过一千万两。
实际上,户部每年能收入囊中的白银,最多只有三百万两。
面对户部与兵部送上来的奏章,朱元璋面色铁青,疑虑重重地看向户部尚书傅友文,质疑道:
“真的需要这么贵吗?”
傅友文心中焦虑,却只能硬着头皮回应:
“陛下,账目绝无虚假,水师造船成本高昂,户部实难承担。”
就在前一天夜里,户部和兵部的官员们几乎彻夜未眠,他们忙于清点大明朝水师的家底,以应对眼前的财政危机。
面对户部与兵部的艰难诉说,奉天殿内一片沉默。
众人都以为朱元璋会就此妥协。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
朱元璋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在场的文武官员,沉声宣布:
“自今日起,宫中用度减半,从我做起。”
“十年不够,那就二十年、三十年。”
“即便我离世,还有子孙继续。一代不成,便两代,大明必将拥有自己的舰队!”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