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对这些橡胶树的出现充满疑惑,他对这种植物全无印象。
甚至不清楚它们是如何突然在钟山上生长起来的。
但秦放对此却并不感到好奇。
秦放身处西南接近热带的地区,对身边的橡胶树如数家珍。
他边说边用小刮刀在树干上轻轻割了几刀,向朱橚介绍:
“这种植物叫做橡胶,它是热带的特产。”
“橡胶有极佳的可塑性和密闭性,这对提高蒸汽机的功率非常关键。”
提及“黄周”的蒸汽机,秦放分析得出结论。
那不过是个基于蒸汽原理的简单装置,因无法保证气密性而难以发挥实际功效。
“要做真正的蒸汽动力,除了解决气密问题,燃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他眉头紧锁,继续说道:
“我们这里石炭稀缺,木炭成本又高,村里虽然能用木头做燃料,但如此一来,蒸汽机的潜力必然受限。”
朱橚在皇宫深处挑选了兵仗局作为他实验制作蒸汽机的场所。
这里不仅为御林军和大内制作兵器,也供应宫中日常器皿。
在朱橚与其他人赴秦放处学习之际,局中的工匠们勤勉不息,致力于攻克蒸汽机的效率难题。
幸而朱元璋颁下旨意,蒸汽机研究的所有材料和费用,均由内帑直接支付,无需经过批准程序。
宫中堆满了铁锭,工匠们已经制作出七台蒸汽机,虽然它们的性能并不理想。
朱橚归来后,见到工匠们士气低落,他并不气馁,而是迅速传授了从秦放那里学来的橡胶加工技术。
兵仗局的工匠们马上用仅有的几桶橡胶进行试验。
朱橚目不转睛地盯着熔炉,铁水从炉中缓缓流出,不到三个时辰,一台全新的蒸汽机便成功诞生。
……
……
在奉天殿的朝会上,朱元璋与徐达、汤和三兄弟联手,成功击败了数十名东夷人,连随后的王府护卫们也未能匹敌这三人的英勇。
然而,这场胜利并非没有代价,朱元璋也为此付出了相应的辛劳。
终究是岁月不饶人,经历了一夜劳碌的朱元璋,在朝会上感到臂膀阵阵酸痛,身旁两个机灵的小太监小心翼翼地为他按摩肩膀。
然而,今日的朝堂氛围却异常紧张。
正当各项政务议论完毕,朱元璋欲宣布退朝之际。
突然,一名官员从队列中走出,跪拜在朱元璋面前。
“臣,户部主事苏远兵,有事上奏。”
朱元璋未动声色,随意地挥了挥手:
“速速道来,朕今日着实疲惫。”
苏远兵鼓足勇气,语气坚定地高声说道:
“臣要弹劾周王朱橚,他混淆视听,在皇宫内推崇所谓的奇技淫巧,恳请陛下严加审查,杜绝此歪风邪气!”
“陛下,天下岂能真有周王所言,单凭木柴即可自动生产的奇物?这简直荒诞不经!”
事实上,无人相信世间真有此等奇事。
若真有此物,那岂非颠覆了天地造物的法则?
这一禁忌终于被人公然挑战。
瞬间,大殿内鸦雀无声,一片死寂。
所有官员惊愕地望着苏远兵。
朱元璋刚刚颁布的禁令历历在目。
任何人不得提及“奇技淫巧”,违者将遭受诛灭三族的惩罚。
在朝堂之上,竟真的有人敢于担当这样的“勇士”吗?
朱元璋目光如炬,紧紧锁定着跪于御前的苏远兵,语气冷冽:
“你以为孤不敢动你吗?”
苏远兵胸膛起伏,坚定地回应:
“微臣孤身一人,无牵无挂。”
话音刚落,朱元璋猛地一掌击在桌上,怒目圆睁,声若雷霆:
“难道你就没有九族?难道你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吗?!”
苏远兵重重叩首。
“启禀圣上,臣之家眷,皆已惨死于胡人之手……”
那动荡的元末,蒙古贵族对中原的统治早已名存实亡。
他们抛弃了这片土地,行事自然无所顾忌,像苏远兵这样失去亲人的不在少数。
“当年,是大明的军队救了微臣一命。”
“今日若臣因陛下受小人蒙蔽而缄默不言,便是背信弃义!”
“臣再次上奏,请陛下整顿朝纲,惩治奸邪,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重视农桑,此乃圣明之君所为!”
苏远兵踏入奉天殿的那一刻,便未想过全身而退。
他的心中,装的满是江山社稷,是大明百姓的福祉。
这样的忠诚与勇气,正是朱元璋所敬畏的。
即便出身草莽,朱元璋心中自有公义。
即使是面对胡惟庸,他也能决断无情。
恰恰是这样的人,让朱元璋的手中的刀难以挥下。
因为他明白,这些人与他一般,怀抱的是对天下百姓的关怀。
如果将苏远兵派至郡县,他无疑会成为深受民众敬爱的父母官。
但这类情形,他们无法洞察,也无法理解,而朱元璋也无法对每一个人解说清楚。
总不能把他们都送去钟山书院,听秦放授课几节吧?
他最担忧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朝堂之寂静,如同冰封的寒蝉。
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今日退朝之后,将自己在朝堂上的见闻编纂成册,流传后世。
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