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大国崛起 第62章 申沁通电

作者:我是三水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14 22:45:58
最新网址:www.bquge.cn

九月二十七日上午,天气雾蒙蒙的,但沈阳民众的心情却是极为舒爽的。

战乱年代,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换大王旗,奉天亦或者沈阳久经战乱,民众们可谓是经验丰富。

别看城内的民众没有亲眼目睹交战过程,但从天亮之后城内的氛围,大估摸的判断出东北军赢了。

赵维汉骑在一匹战马上,身边跟着一个警卫班,从沿街打开窗户,清晰的听见沈阳广播台的播报。

“九月二十六日晚十时三十许,日寇悍然袭击我北大营驻军,在长官公署诸位长官的指示之下,在我沈阳驻军的奋力反击之下,消灭日寇四千余人,我军几无伤亡!”

“二十七日晨,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发布申沁通电,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自甲午始,延绵于兹三十余载,国仇家恨刻不敢忘!”

“今日阀又对我东北虎视眈眈,占我领土,掠我资源,欺我同胞,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我军本不愿主动挑起战争,但敌寇多次挑起事端,忍无可忍则无需再忍,当施雷霆霹雳之手段,此乃中日之国战,当奋力反击!”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军国主义崛起,挟政府而裹民众,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

“现沈阳附属地遗留日本民众两万余,惜普通民众不应该遭受战乱之苦,余等不忍骨肉相离,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经我军慎重考虑,兹特着人遣送回国!”

“中日之战如果继续扩大,必将生灵涂炭,此实乃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抵抗,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

“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

“深望日本诸君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和平,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我军本人道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以东北军民之鲜血,唤醒全国民众抗战之精神!”

“精神不死,则民族不死,中华民族万岁,国民政府万岁!”

“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特派员赵维汉。”

按照韵目代日法,九月为申,二十七日为沁,是为申沁通电。

赵维汉始终认为宣传是极其重要的,层面越高,宣传部门的权柄越大。

中国有句古话,当婊子还立贞节牌坊,贞节牌坊是一种宣传手段,而后立住人设。

对于一个军事政治集团来说,宣传对内可以稳定人心,提升凝聚力和号召力,对外可以打击敌人,甚至是在敌人内部起到分化瓦解的作用。

这篇全国通电由赵维汉亲自捉刀,内容其实早就想好,但他认为通电的时机未至。

如在九一八之后立马通电全国,虽能引起全国民众的愤慨和同情,但无法体现东北军的霹雳手段。

最重要的是,这种直接表明态度的通电,可能会导致日本高层更快的做出决策,这对于东北当局有害无利。

从目前的成果来看,八天的容忍换来的黄金白银、机器设备的转移,换来了东北军重新制定作战部署,一切都是值得的。

九月二十六日的中日之战获得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全国通电内容一经发布,北平、天津、南京、上海,各大报刊争相报道。

“通电,通电,东北当局发布沁电!”

通电内容由沈阳电政局发布,为了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全国各地电政局、报刊都收到电报,一次性花了将近五万块大洋。

“......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以东北军民之鲜血,唤醒全国民众抗战之精神,精神不死,则民族不死,中华民族万岁,国民政府万岁!”

“还有吗?”

“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特派员赵维汉。”

荣臻很多人都知道,当即有人问道:“赵维汉是谁?”

“我知道这个人,当初东北改旗易帜之时,赵维汉的名字就曾出现在报纸上!”

“快,加刊,原定所有内容撤销,要上头版头条!”

“不用校对,直接将原文刊印!”

《大公报》的一名编辑抄起一摞刚刚印好的报纸,快步冲出报社,报纸上只有一则内容,余部版块尽是空白。

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过客,尚不知道沈阳发生了什么。

“同胞们,国人们,东北军昨夜在沈阳歼灭日寇四千余众,这是我中华民族对外战争的重大胜利!”

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顿时炸了锅,报社门外挤满了前来买报的民众。

“是沈阳吗?”

“就是沈阳,日本人前几天还在沈阳动手,结果现在被咱们东北军打败了!”

“给我来一份报纸,别踏马踩我脚!”

“我出一块大洋,给我也来一张!”

申沁通电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轰动,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败多胜少,甲午海战更是被小日本踩在脚下,现在终于迎来扬眉吐气的一天。

电文漂洋过海,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法国巴黎,苏联莫斯科纷纷收到了申沁通电的内容。

莫斯科,克林姆林宫。

被誉为钢铁慈父的领袖将烟斗叼在嘴里,脸上表情时而欢喜,时而沉默,良久之后按响了桌子上的电铃。

“给远东军集团致电......”

“共产国际东方部负责人联系中共......”

“驻中大使联系国民政府以及东北军,表示我方支持的态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