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军继续进军,直指京城。其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旌旗蔽日,戈矛如林,浩浩荡荡,气势恢宏。
天命人立于军前,目光坚定,神色威严。其身着铠甲,头戴兜鍪,威风凛凛。身后将士,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皆怀必胜之心,欲直捣黄龙,推翻暴政。
自拒绝朝廷求和,天命人深知,唯有彻底推翻现政权,方能实现天下太平,拯救万民于水火。故下令全军,加速前进,直指京城。一路上,百姓闻起义军将至,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皆盼起义军早日到来,解其于水火之中。
起义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天命人严令将士,不得骚扰百姓,不得抢夺财物。如有违者,严惩不贷。此令一出,百姓皆赞起义军纪律严明,视之为救星。
行至一城,城中百姓夹道欢迎。有老者上前,涕泪横流,拜谢天命人。老者曰:“吾等久受暴政之苦,苛捐杂税,民不聊生。今闻将军率军前来,吾等有望矣。”天命人亲扶老者,温言抚慰,承诺必为百姓谋福祉,除暴安良。
城中有壮士,愿加入起义军。其言:“吾虽为平民,亦有报国之心。愿随将军,为推翻暴政而战。”天命人欣然接纳,编入军中。并对众新兵训诫:“吾等起义,为天下百姓。尔等既入军,当严守纪律,奋勇杀敌,不可有丝毫退缩。”新兵皆诺。
此时,朝廷闻起义军逼近京城,惊恐万状。皇帝坐立不安,急召群臣商议对策。朝堂之上,气氛凝重。群臣面面相觑,皆无良策。
有大臣建言:“速调各地兵马,回援京城。加强城防,严守城门。”皇帝从之,下令各地节度使率军勤王。
然而,各地节度使多有观望者。因起义军声势浩大,且民心所向,他们担心贸然出兵,若战败则自身难保。部分节度使虽奉命出兵,但行军缓慢,拖延时日。
朝廷又欲招募新兵,扩充军队。然百姓对朝廷早已失望透顶,无人愿应募。即使强行征兵,新兵亦多无斗志,军心涣散。
皇帝无奈,只得求助于朝中奸臣。奸臣献计曰:“可派刺客暗杀天命人,若事成,则起义军群龙无首,必自乱。”皇帝犹豫再三,最终同意此计。
于是,奸臣秘密招募刺客,许以重金。刺客数人,皆身怀绝技,潜入起义军营地,伺机而动。
天命人早有防备,加强了营地的戒备。其深知朝廷不会坐以待毙,定会使出各种手段。一日深夜,刺客趁守卫换班之际,潜入天命人营帐。然天命人警觉,未及刺客近身,便已察觉。天命人与刺客展开搏斗,其武艺高强,虽刺客凶猛,亦难以得手。帐外守卫闻声赶来,将刺客团团围住。刺客见势不妙,欲突围逃走,最终被全部擒获。
天命人审讯刺客,得知乃朝廷所派。他冷笑一声,对众将士说:“朝廷无道,竟使出此等卑劣手段。然吾等正义之师,岂会畏惧。他们越是如此,越证明其心虚胆怯。吾等当加快进军步伐,早日推翻暴政。”众将士齐声高呼,士气更盛。
起义军继续前行,途中遭遇小股敌军抵抗。天命人指挥若定,迅速击溃敌军。他深知,此时不可拖延,必须尽快抵达京城,不给朝廷喘息之机。
又行数日,已至京城近郊。京城城墙高耸,戒备森严。城楼上,官军严阵以待,箭弩齐备。
天命人观察地形,思索破城之策。他见京城东门守军相对薄弱,且城外有一条河流,可作为攻城的掩护。于是,召集诸将商议,决定佯攻南门,实则集中兵力攻打东门。
诸将依计而行。张三率一部兵力,前往南门佯装攻城。南门官军见起义军来攻,急忙防御。张三指挥士兵,呐喊助威,做出强攻之势,吸引了官军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天命人亲率主力部队,悄悄向东门进发。他们借助河流的掩护,迅速接近城墙。待接近东门时,突然发起猛攻。起义军士兵架起云梯,奋勇攀爬城墙。城上官军惊慌失措,匆忙还击。
天命人身先士卒,手持长枪,率先登上城墙。他与守军展开激烈厮杀,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溃败。将士们见主帅如此英勇,士气大振,纷纷涌上城墙。
东门守军渐渐不支,城门被攻破。起义军涌入城中,与城内守军展开巷战。官军虽拼死抵抗,但起义军气势如虹,逐渐占据上风。
消息传至皇宫,皇帝惊恐万分。他在宫中来回踱步,不知所措。此时,宫中人心惶惶,宫女太监们皆面露恐惧之色。
有妃子哭求皇帝:“陛下,如何是好?吾等性命堪忧啊。”皇帝怒目而视,喝道:“休要惊慌!朕乃天子,岂会轻易被擒。”
然而,皇帝内心实则十分恐惧。他深知京城即将沦陷,自己的皇位岌岌可危。于是,他召集亲信大臣,商议逃亡之计。
大臣们有的主张逃往南方,有的建议暂避山中寺庙。皇帝犹豫不决,最终决定带领部分亲信和后宫嫔妃,从皇宫后门秘密出逃。
正当皇帝准备出逃时,起义军已攻入皇宫。宫中一片混乱,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皇帝等人在慌乱中,匆忙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