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正德二年。

八月八,初秋!

天空刚刚破晓,福州贡院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龙。

这是乡试的前一天,来自大明福建布政司的千余考生,都会在今日进入福州贡院,参加今年的乡试。

而这一千多名考生中,最终能成为举人的只有四十人。

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五。

人多,就容易发生混乱。

哪怕有衙役及全副武装的军士弹压,贡院门外还是拥挤混乱不堪。

以至于乡试还没开考,就有十几个考生在拥挤中头破血流。

林平之是昨夜凌晨时候前来排队的,直到正午时候,才在军士和小吏的仔细检查中,提着一大包东西进入贡院。

他这一次的运气不错,分到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号舍,距离“臭号”很远,属于上等号舍。

号舍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

同先前的科考不同,乡试的号舍中多了一盆炭火和两根蜡烛。

蜡烛是晚上照明用的,炭火则可以用来取暖和做饭。

毕竟考场可不管饭,吃什么都要你自己解决,最多提供点水。

考试环境,不可不谓艰苦。

考生们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九个白天和六个夜晚。

只能说古代的科举不仅仅是学问的考核,更是智力、体力、身体素质的综合博弈。

大约在第二日的上午九点左右。

外面的考生全部入场完毕。

林平之在候考时听几个衙役说检查出来了七八个夹带小抄的考生,另外还有五个替考的考生也被揪出来了,一并关在贡院的小牢房里等待朝廷发落。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考生们全都难逃入狱,乃至是充军流放下场。

考生全部入场后。

贡院的大门就上锁了。

不到考试结束是不会开门的,哪怕是贡院发生火灾水灾也不会开门。

咚咚咚!

三通响鼓。

衙役们开始发放试卷,公布考题。

这也代表着正德二年的乡试正式开始。

同往年一样。

今年乡试一场的题目也是《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共计七篇八股文,时间为三天两夜。

这对林平之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以他的学问和体力,写七篇八股文,完全是轻轻松松。

一天就能完成,哪需要三天两夜这么久。

不过考虑到乡试不允许提前交卷,他也只能耐着性子在号舍中待了三天两夜。

“平之,这里!”

林平之刚走出贡院,就听到老父亲林震南的大喊。

抬眼望去,只见林震南夫妇正站在贡院外的人群中激动的看着他。

“父亲,母亲,你们怎么来了?”

林平之看着林震南夫妇,心中感动异到极点。

正所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前身真的有一对好父母。

这也不怪原著中,前身宁愿自宫,也要为父母报仇雪恨。

“哈哈,今日镖局正好闲来无事,我便与你母亲前来接你回家。”

林震南哈哈大笑道,并没有询问儿子的考试情况。

“多谢父亲母亲挂念。”

林平之心里暖暖的,从林震南的话中感受到了两人浓浓关爱。

因为明天还要紧接着考试,晚上还要排队进入考场。

所以林平之并没有在福威镖局待太久。

只是在沐浴后微微的吃了两头猪,补充了下身体精气消耗,便直接返回房间休息了。

事实上,以他身体存储精气的情况。

只要不用来炼精化气,修炼内力,完全能支持数日之久。

就像西游记中猪八戒说的那般:“别看俺老猪吃得多,俺一顿吃饱,三天不饿。”

林平之同样如此。

他吃得多,也能抗饿。

……

第二天凌晨时分.

林平之等考生再次在福州贡院前排队等待入场。

这一场属于乡试的第二场,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科一道。

考试并没有什么难度,几乎都是官场应用文,林平之混时间似的就将这一场考完,答题质量也很好,在第三天午后就交了卷。

再然后又是凌晨排队迎来了第三场考试,

这一场考试就有难度多了。

试经史策五道。

第一道策论题还没什么,看到第二道题,百分之八十的考生都快要崩溃了。

“孔门七十二贤,贤贤何能?”

很多考生看到这一题目后直接就崩溃了。

他么的,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都有谁,我都说不全,还让我说他们有什么本事。

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不过这题目却难不住林平之。

对于有着超强记忆的林平之来说,这题目可比写八股文容易得多,没有任何难度。

有《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颜回好学,闵损有德,冉求通政事,宰予擅言辞,端木赐擅理财……

可以说能成为孔子七十二弟子的人,都是有着真本事之人,各有所学,各有所长,且多才多艺。

除了这一道策论题,还有一道策论有意思的。

问的是治倭策。

正德年间,倭患已经初显,有祸乱大明沿海。

只不过因为犯境的倭寇都是小规模的倭国浪人。

再加上大明海商士族的有意遮掩。

所以这个时候的倭患虽然显现,却一直被朝廷视为皮癣小疾,并没有被正德皇帝和朝堂上的大人们在意。

如今在乡试中,冷不丁的看到一道治倭题。

林平之还真的惊讶不已。

不过想到古代乡试的题目都是各地自主出题。

而福建又是倭寇肆虐严重的区域。

在福建乡试中,出现这么一道题目,似乎也并不值得奇怪。

林平之看到这一题目,稍作沉思,便挥笔写道:“倭国礼崩乐坏,贼酋争战,贼民不得开化,亦贪我泱泱中华繁盛,亦为生计所趋。”

“夫夷寇之为滨海患者,非倭夷敢自犯天朝,乃天朝自为寇也……”

“…………”

写着写着,林平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将好不容易写了大半的平倭策揉成一团丢进了垃圾桶里。

他做完这些仿佛依旧觉得有些不保险。

想了想,又将这半篇平倭策捡起来,丢到了炭火中烧掉。

因为有些大实话真的不能说。

你一个小秀才,懂个锤子治倭。

难道福建的官老爷们不知道倭寇肆虐的真正原因?

不!

他们知道。

甚至他们就是倭寇肆虐的得益者之一。

在大明倭寇肆虐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官员上下其手,又有多少士族和海商在背后指挥操纵,大发其财。

官老爷们在乡试中出一道平倭的题目,真的是让你解决倭患吗?

林平之对此保持极大怀疑。

说不得这平倭策就是某些官员特意出题,旨在排除异己,将有心平倭的考生全都打压下去。

虽然这有可能是林平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但为了进步。

还是稳妥一些比较好。

林平之想到这里,重新取出一张宣纸来,换了一种思路将平倭策又重新写了一篇。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走四方!

倭寇,肯定是要剿的,任何时候都要剿!

不剿不行!

毕竟没有倭寇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但要怎么剿?

这就必须要靠天子的天威浩荡,以及朝堂大人们的劳心劳力了。

天子垂拱,士大夫用心,将士们拼命。

此等皮癣小疾,相信等大明天兵一至,定然能让倭国上下俯首跪迎。

自此,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林平之相信。

这么一篇花团锦簇,政治正确的治倭策。

哪怕得不了第一。

想来成绩不会差到哪里去。

旨在一个字。

稳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