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
今日早朝与以往不同,基本上没有任何文武大臣上奏,就连谏臣魏征也是如此,难得保持了一次沉默不语。
究其原因?
便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此次的太学府学考上面,他们都在关注苏阳与皇子李泰的文斗结局!
“此次太学府出的考题。”
“是与人生体验有关。”
“这对于那些还未初出茅庐的小家伙来说。”
“的确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诸多文武大臣皆纷纷议论起来,毕竟想要以诗词的方式将其描写出来,没有一定的人生体验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这需要足够多的见识以及岁月的磨炼与积淀才行。
“皇子李泰应该不难。”
“毕竟他师承唐初四杰。”
“从小就在他们的熏陶之下,耳濡目染多少都有些感触。”
“...”
很多文武大臣都对李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此次的学考对他来说应该不会太过困难,毕竟他除却师承唐初四杰,自身也是同样优秀。
而且其贵为皇子,论见识自然也是其余人所不能比拟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没多久。
就有太监将皇子李泰作好的诗词摘抄了过来,要马上呈现给李二观阅。
一时间。
无数人的目光纷纷凝视了过去,都很想看看这位皇子李泰所作诗词到底如何?
太极殿上方。
李二端坐金銮龙椅上,待一旁的太监将摘抄下来的诗词摊在案台上后,这才微微俯身过去观阅,其脸色顿时就变了。
“好好好!”
“不愧是吾儿,当真腹有诗书气自华!”
李二龙颜大悦,不过这也是在意料当中的事情,毕竟李泰从小就无比聪慧,否则他也不会允诺其在府邸开设文学馆了。
紧接着。
李二也是微微摆了摆手,示意一旁的太监将这些摘抄下来的诗词拿下去给诸多文武大臣传阅。
片刻后。
诸多文武大臣也是忍不住纷纷赞赏起来,都觉得皇子李泰有大才,难怪会得到唐初四杰的高度认可,认为他有朝一日能够与他们比肩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此刻的唐初四杰也是汇聚一起,同样在关注此次的太学府学考,他们手中自然也拿到了皇子李泰所作的诗词。
“虽说还稍显稚嫩,没有那么的豪迈。”
“但能够在这个年龄段便作出这等诗词来。”
“也算是无比优秀了。”
唐初四杰观阅一番后,也是对其做出了评价,皆认为皇子李泰如果能够好好的沉淀一番,未来的成就指不定就要超越他们了。
与此同时。
立政殿内。
观音婢也是如坐针毡,整个人显得很是焦急,不停的在殿宇内来回走动着。
“苏阳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观音婢并未观阅李泰的诗词,因为没有什么意义,毕竟以他的才华来说,做不出来才是有鬼了,故此她现在最为在意的就是苏阳了。
因为她内心很清楚。
如果苏阳此次文斗败北,那么无论是李二还是满朝文武,就要借此机会直接对他磨刀霍霍了。
轻则废除其干弟弟的身份,重则弄不好就要发配边疆了。
而无论是何种结局,都不是观音婢所希冀发生的事情,因为她无比笃定,苏阳就是大唐的应梦贤臣,绝对不能让其遭难啊!
“回禀皇后娘娘。”
“苏公子还没有任何动静。”
一旁的丫鬟青衣也是如实回应道,内心同样觉得很是震惊与不解。
因为眼瞅着学考的时间就要结束了,可那苏阳却始终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丝毫没有任何的着急,着实让人搞不懂他在想些什么?
难不成他早知自己做不出来,所以直接选择摆烂了?
这也并非没有可能性!
太极殿。
“那苏阳还没有动静吗?”
李二也是有些坐不住了,当下开口询问起来,一旁的太监闻言也是苦笑着摇了摇头,表示苏阳还是没有任何提笔的意思,一直在闭目养神呢。
哗——
随着此话一出,也是让整个朝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呵呵..”
“结局已经很明显了,那厮摆明了就是无头苍蝇。”
“他为何迟迟不动笔?”
“完全是因为他无从下手啊,就以他肚子里的那点墨水,能够识得几个大字啊?”
“....”
下方的诸多文武大臣也是一个个都讥笑起来,认为苏阳还算有点自知之明,知晓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干脆选择了摆烂。
这样也不算输的太过难看了,否则真要提笔作诗,怕是会闹出更大的笑话来了。
可就在这时,异变发生了。
赫然是在太学府观察的太监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然后看向李二开口道。
“苏阳他动了。”
“不过并没有开始提笔作诗。”
“而是让主考官拿酒来。”
ps:数据实在太惨了,鲜花评价票月票是真的一张都没有,,,,这完全坚持不下去啊,跪求鲜花,跪求月票,跪求评价票,跪求打赏,跪求一切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