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舞弄乾坤 第14章 敲打

作者:箭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06 20:48:24
最新网址:www.bquge.cn

朱元璋本想刘基和胡惟庸一同担任左右二相的,但考虑到刘基和军队的关系太过密切了,在军队中有崇高的威望和巨大的影响力,因此也不放心,幸好刘基洞悉了他的想法,并没有接任相位。

朱元璋暗暗欢喜,干脆让胡惟庸一人接任宰相一职,后来胡惟庸接任李善长左丞相后,才起用和刘基同时封为伯爵的汪广洋任右丞相,在这样精心的安排之下,形成了今天公侯将相分权分治的局面。

尽管朱元璋得到了想看到的朝野局面,但是仍然不放心,对那些开国元勋依旧心存诸多的猜疑。

虽然他心有诸多猜疑,但是也不敢做得太过,不近人情,毕竟江山是他们那些武将流血牺牲打下来的,自己的儿子们还没有太多的治理江山经验,还需要这些人作为大明江山的定海神针,如果过早地逼这些元勋们全部交出权力闲赋家中享福,不准再过问朝事,会让文武百官寒心的,令天下百姓耻笑的,骂他是个忌才小人,无情昏君,只能与人共患难不能与人共富贵,这样的话就会失信于天下人,还有谁肯为他效命拼杀疆场?

胡惟庸正是瞧准了朱元璋这一种心病,因此才敢肆无忌惮地诸多刁难那些王公侯爵,这个做法深得朱元璋的欢心,但也仅限于此,每当胡惟庸联合其他文官大臣进言要加害那些王公侯爵想收揽军权归丞相掌管时,朱元璋总是一口回绝。

朱元璋把这一种君臣关系处理得十分微妙,驭人之术玩得炉火纯青,把君侯将相之间的关系维系得极之平衡,恰到好处,你不能超越他,他不能超越我,像一条锁链般把他们紧紧锁在一起,起到了互相监视互相制约,一有风吹草动便有连锁反应的绝妙作用,永远为他这个皇帝所掌控。

朱元璋微笑说道:“既然爱卿都这样认为,朕就安心了。”

胡惟庸说道:“皇上的雄才伟略,不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可以比拟的,我们为何就是想不到呢?”

朱元璋说道:“不是你们没有想不到,而是你们懒动脑筋,以后要好好地替朕分忧,还是军师好,如果不是他,朕真没想到成立拱卫司这个机构。”

胡惟庸一听,恨得咬牙切齿,可嘴上却说道:“军师是什么人,可是神人,不是微臣这等凡夫俗子所能比得了的。”

这句话看似没毛病,其实却暗藏巧妙,把刘伯温架上了火堆上烤,挑拨离间朱元璋和刘伯温之间的关系。

他想借朱元璋的手搞掉刘伯温,至少希望可以把两人的关系搞僵,将刘伯温赋闲在家,有利于自己。

朱元璋哈哈大笑,说道:“军师当然是神人,是一个有神技的能人,护佑大明江山的神人,爱卿,你说是不是?”

胡惟庸连忙答道:“是。”

他这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朱元璋说道:“爱卿也不想想,如果没有他的神机妙算,朕这江山可以这么快打得下来吗?再说了连这样傲视于天地之间的神人都甘心为朕效命,可见朕是真命天子,只有真命天子,方能得到神人的相助。”

胡惟庸冷汗浃背,连连点头:“皇上所言极是,微臣目光短浅了。”

朱元璋说道:“没有其他事,爱卿可以回去了。”

“微臣告退。”胡惟庸退出御书房。

胡惟庸在回府的路上想起在御书房朱元璋敲打自己的情景,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手段,自己若想成事,首先就得要破掉这一条无形的锁链,使这一条紧锁着自己不放的锁链出现崩裂,缺口。

要打开缺口,首先就得要拔除掉刘基这一口眼中钉,其次便是徐达这一根肉中刺。

一个是运筹帷幄的大军师,一个是战无不胜的大元帅,这两人一死,就等于砍掉了朱元璋的左膀右臂,支撑起大明的两根擎天巨柱一倒,整个局势就会倒转过来。

刘基必死!

徐达必死!

他仔细分析了当前的情势,自己必然要加快造反的进程,因为形势已经严峻起来,朱元璋所说成立的拱卫司,完完全全是奔着所有官员而来的,一旦查到自己的头上,谁也说不准会不会露出蛛丝马迹,自己的野心将无所遁形,那将是株连九族的灭顶之灾。

他权衡了当中的利弊关系,总觉得利大于弊,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这个决定并不好下,因为这意味着行动开始升级,真正迈出谋朝篡位的第一步。

这一步绝对要小心,谨慎,决不能出现破绽,一点儿的蛛丝马迹都不能出现,一旦让朱元璋察觉,他就会彻底的完蛋。

脑袋搬家事小,抄家灭族事大,功未成就要自己付出断子绝孙如此惨重的代价,他可不想落得如此下场,绝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性命攸关,家族兴亡,他一定要做到滴水不漏,否则他情愿把野心收藏起来,无限押后自己的造反计划,等时机成熟了再去实施不迟,而不是贸贸然就蛮干一通。

虽然说一人成王万骨枯,但却不是要枯掉自己家的骨,而是别人的骨,若是没有了子孙来继承大统,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又有什么用,到最后还不是便宜了外人。

他要的不光是自己当皇帝,还要他的子孙后代来当皇帝,让胡家的千秋基业代代相传下去。

所谓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凭他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做到的,他要找人好好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才最好。

他要找的人全部都在府里,所以他命令抬轿的侍从加快脚步赶回相府去。

京城最热闹的地方是什么地方?

庙会?

市集?

十里长街?

都不是。

虽然这些地方是很热闹,但始终有沉寂下来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却不会沉寂,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依旧是十分热闹。

这个地方没有万人攒动的情景,可每天都是车水马龙,直至深夜仍然是络绎不绝来访的人,而且来的人非富则贵,全都是各地最有身份最有地位的人。

这个地方就是丞相府。

全国各地的大小官员无论品级大小,一旦到京,首先要去的地方肯定是丞相府,带上贵重物品来拜会这里的主人,要不就很难保得住头上那顶乌纱帽,只要是他推荐提携的人,甚至是在京的六部官员在未上金銮宝殿朝见皇帝之前,也都要先到这里来汇报,取得他的同意后方敢上殿递交奏本。

谁都怕穿小鞋,得罪了他,基本上等于自绝官途,因为谁都想更进一步,得到更大的权力,所以不得不谄媚于他这个当权宰相。

这里俨如成了一个小朝廷,有许多国政要事并不是在金銮宝殿上的龙座下议定的,又或者在中书省的办公衙门,而是在这里拍板确定后发布出去的。

朱元璋并不是不知道,但却没有制止,因为朱元璋需要这些文官和元勋们分庭抗礼,互相制衡,这等于是默许他可以这样做。

这一默认,由开始时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明目张胆。

胡惟庸回到了热闹得像个市集一样的府邸。

他是从后门进去的,前门实在是太多人了,他一出现,必然是没完没了的接见,他现在不想这样,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叫人立即出去对求见的人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今天不见客,支走所有的官员,紧闭大门。

相府关门,这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的事情。

那些来走后门的官员除了惊愕,还是惊愕,但大部分人还是不走,在门前等候,等相府大门重新打开的一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