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虫洞通明末 第16章 制私盐

作者:兜风40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10 09:40:01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当所有特困家庭走完以后,宋飞身后跟着的军属队伍也越来越长。

这一路宋飞感慨颇深,明末老百姓真的太苦了,难怪那么多农民起义。

把所有物资发完后,宋飞面对军户说道:

“从今以后,只要我还当这个百户,所有因公受伤的军户,都会享受到百户所的补贴,所有因公死亡的军士,都会享受百户所的抚恤。“

“我向大家郑重承诺,会想尽办法提升大家的生活水平。”

“以后我们百户所就是一家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说完以后,所有军属和刚刚受惠的40多户军户再也忍不住了,放声大哭,跪下来向宋飞磕头。

经过这一次的入户走访,所有军民已经从心底里面拥护宋飞这个百户官。

对宋飞来说这只是现代社会再平常不过得慰问困难群众,但在明末军户心里,这宋百户爱军如子,爱民如子。

针对百户所这么贫困的情况,宋飞决定带领大家开创新产业,增加收入。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宋飞决定炼盐。

明末实行的是盐引制度,只有拥有盐引才能售卖盐,而盐引往往被官员和皇亲国戚垄断,普通人根本没机会参与。

但宋飞根本没想过去弄什么盐引,他来这大明本身就是旧规则的破坏者,新规则的缔造者。

而军户门饭都吃不饱,随时面临饿死的困境,在有长官带领下,也愿意制造私盐增加收入。

古代沿海地区的人们也尝试过晒盐,把海水引入做好的梯田,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海水,留下结晶盐。

但这种粗糙的做法生产的盐掺杂很多重金属,有苦味,长期食用会导致中毒。

久而久之一般人都不会生产、食用这种盐。

而可以食用的盐生产方法都是大商号的不传之秘,父传子,子传孙。

宋飞在网上做明朝攻略时,注意到一种可以利用海水直接制作可食用盐的方法。

就是多了一步洗盐的工艺。

将海水蒸发至饱和状态保存在大缸里面,再用这种饱和溶液去洗海盐结晶。

效率虽然很低,但生产的盐却是可食用的。

宋飞在军户里面选出识字和有工匠手艺的人,教会他们这种方法,再让他们组织人员去生产。

军户们知道宋百户正在带他们致富,把这么重要的秘方都告诉了他们,每天积极性都非常高。

不到一个星期,利用靠近海边的一块平地,弄出了一块10亩左右的晒盐梯田。

利用海洋的潮汐,灌满梯田,开始第一批海盐的生产。

农历10月已立冬,但东莞沿海仍有大太阳,加上足够的海风,很快就得到了海盐晶体和饱和溶液。

作为总工程师,宋飞时不时去指导一番。

“大人,第一批盐生产出来了,您尝一尝。”张富贵端着一盘白里带黄的盐拿到宋飞面前,身后跟着几个制盐的军户。

宋飞邹着眉头尝了一点。

隐约还是有点苦味。

这应该不能吃吧?

不怪宋飞,他所有生活用品都是现代带过来的,对这样的盐肯定是看不上。

“还是有点苦,你们觉得怎么样?”

“大人,这盐比普通官盐还要好。”张富贵一脸兴奋的说道。

“是啊,大人,我们要发大财了。”几个军户也满脸笑容。

张富贵他们说的没错,大家从小贫困,根本没吃过什么好盐,这盐比大明普通老百姓吃的盐确实好一些,但比达官贵人用的青盐还是要差一点。

明末盐价各有不同,产盐区大概50文一斤,不产盐的内陆大概80文一斤,而宋飞这10亩盐田半个月产了400斤,至少值20两白银。

这还是试验阶段,等军户们变成熟练工,再拓展盐田,产量还要增加很多,食盐就会源源不断。

海水可不要钱,只要军户们吃饱了,就可以玩命的生产,比种田划算多了。

农业生产哪比得上工业生产,这就是宋飞先进几百年知识的恐怖生产力。

生产出来还得卖出去,当天晚上就有一个叫李胜的军户找到宋飞。

“大人,小的一个远房亲戚认识走私私盐的商贩。”

“小的可以帮忙引荐。”

这李胜在军户中算是个泼皮滚刀肉一样的角色,吃喝嫖赌样样在行,家里物资被卖了个干净,自己30多岁也没成家,孑然一身。

宋飞本来不喜欢这样的人,他招个乡勇工匠还要政审。

不是宋飞有多清高,而是在这乱世,他自认为没有王霸之气,各路小弟纳头便拜,要尽最大努力保障手下的人老实听话。

但是特殊时期,需要用特殊人才。

这李胜恐怕私下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约他过来谈谈。”宋飞拿出2两银子赏给了李胜。

过了两天,李胜带来一个脸上有一道疤痕的壮汉,外面还有壮汉带来的5、6个伙计。

来人见了宋飞恭敬行了一个礼。

“小的周志义拜见大人。”

“听李胜说你路子很广,你看这些盐怎么样。”宋飞开门见山。

周志义仔细查看李胜端来的海盐样品,先是用鼻子闻了闻,随后又用手指捻了一小撮放进嘴里尝了一下说道:

“大人,盐不错,一斤可卖30文。”

“哦,你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盐最少50文一斤,你倒是敢老虎头上拔毛。”宋飞冷冷说道。

周志义收起恭敬神色,不卑不亢回到:

“大人,这是海南卫百户所,我周某干的就是刀口舔血的生意,既然敢来,就不怕死。”

“您说海盐50文一斤那是官盐,我收的私盐卖出去才40文一斤。”

“如果大人不满意我这就走,如果大人要杀要剐,我认命。”

这周志义原是个农民,饿的没办法才干上私盐买卖,也确实是个有勇有谋的,短短几年就在广东沿海成了一个有名的大盐贩。

官员私下买卖私盐不是宋飞一个,只要有钱赚,周志义不怕死,怕死干不了这一行。

“好一个要杀要剐,你没这份胆识,我还不放心和你合作。”

400斤盐卖了12两白银,双方约定好,每月定期过来取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