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永元十年开始,东汉的灾祸就一直不断。
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皆淫雨伤稼。
一直到永元十六年甲辰,这一年秋天,全国更是发生大范围严重旱灾,关中、关东等地区基本颗粒无收。
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
眼下,好不容易度过这难捱的日子,怎么灾祸又偏偏降临了?
邓绥内心叹息,脸上浮现出一抹哀愁。
自从她掌权之后,颁布敕令要求地方官吏如实上报灾情,谴责他们求取前途虚名报喜不报忧。
因此,只要当下哪个郡发生灾祸,基本都能很快将消息报上来。
刘隆看着她,内心也很是心疼:“哎......多灾多难的年代,真的是没办法,全得靠母后。”
“召太傅前来议事。”
“诺!”蔡伦在看到邓绥的表情之后,也是没敢多言,直接揖礼离去。
“隆儿啊,灾祸降临,恐怕河东郡的百姓不好过......”
“阿母......”刘隆心疼地叫了一声,用小手轻轻抚摸邓绥的胸口。
......
张禹自从任太傅之后,一直居住在北宫之中东宫承光殿附近的一处院内。
由于刘隆还年幼,他几乎每天都没什么事情,赋闲无事。
而且这几日,邓绥也从未召见过他,好似被人遗忘一样。
“哎......陛下年幼,呆在这深宫之中可真不是滋味......”张禹坐在屋内,放下手中的竹书,叹了一口气。
他明白邓绥内心的想法,但是身为人臣,那是一丁点办法都没有。
如今身处囹圄,更是无可奈何。
“君要臣死,臣毅然赴死。”
但是,张禹从来也都没有后悔过那日在德阳殿前的选择。
他不是选择了妥协,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名望,选择了对先帝的忠心,保留了那一份作为东汉老臣的风骨。
感慨万分之间,侍奉他的小黄门急匆匆跑了进来。
“太傅,蔡常侍有急事求见。”
“嗯?蔡伦......这可是太后身边的近侍,莫非太后......”张禹内心揣摩,便说道:“快让进来。”
庭院内,蔡伦很快便看到了从内屋出来的小黄门。
“蔡常侍,太傅有请,您快快进去。”
“小三子,太傅近日可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蔡伦看着眼前躬身的小黄门,小声问了一句。
这叫小三子的小黄门一脸讨好的笑着,急忙回应:“太傅自从住进来之后,就没有出过内廷,不是看书就是喝酒,倒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那有没有见过什么人?”
“没有,这东宫之中近日没有什么人到访。”
蔡伦点了点头,说道:“好好在太傅身边守着,要是有任何异动,立刻前来禀报于我。”
“诺!请蔡常侍放心,小三子一定给您盯死了。”
“这就好......办好差事,不会亏待你的。”蔡伦收起脸上的笑容,恢复了一下表情,快速走了进去。
此刻,张禹正坐在椅子上,双目微闭。
“见过太傅。”
“蔡常侍,你来何事?”张禹睁开了眼睛盯着蔡伦,从容问道。
“太后急召,请您到濯龙园,前去议事。”
听到蔡伦如此说,张禹没有半点犹豫,直接起身走了出去。
忽然召见,他知道肯定有事。
“蔡常侍,发生了什么事情?”路上,张禹问道。
“太傅,河东郡郡守急奏,垣山发生了山崩,死伤无数。”
张禹没有说话,内心思忖。
“又发生灾祸了......难怪太后如此着急,这对于刚掌权的她来讲确实是不太好。”
很快,两个人便到了濯龙园。
“拜见太后!”张禹微微揖礼。
“太傅快请坐。”邓绥挥了挥手,继续道:“这几日在宫内,太傅住的可还习惯。”
张禹恭敬回道:“多谢太后挂念,臣一切都好。”
“太官每日送去的饭食可合口味?”
“宫廷珍馐色香味俱佳,臣幸得太后怜爱,才有如此福分消受。”
“那就好,太傅若有任何需要,就吩咐蔡伦。”
蔡伦站在一旁,立刻躬身:“请太后放心,太傅的起居日常,我一定会精心让人侍奉。”
“你带着陛下去那边玩。”
“诺!”蔡伦立刻上前,接过邓绥怀中的刘隆,去往了亭子的侧边。
此刻,一旁的宫女也已经为两人添上了刚煮好的新茶。
“太傅,请饮茶。”
张禹拿起亭台上的耳杯,浅浅尝了一口。
“今年的茶还入口吧?”
“甚佳,苦中带甘,香味连绵,颇有一番滋味。”张禹笑着说道,但内心一直却在思索:“太后这到底是何意?”
“太傅,这茶叶产于巴蜀,历经千山万水,翻越崇山峻岭才出现在这里。”邓绥浅浅抿了一口,叹息道。
“太后仁善,体恤百姓,臣惭愧!”张禹放下手中的耳杯,缓缓说道。
他瞬间便明白邓绥话中的意思,更能体会到她此刻心中的情绪。
“臣下听闻河东郡发生山崩,悲痛不已,如此之际,还请太后立刻赈灾,以保垣山百姓性命。如此,太后之贤明和仁心,更会被世人皆知,受万人敬仰。”
邓绥闻言,点头说道:“太傅所言甚是,吾也正有此打算。太傅,你认为治国当是如何?”
张禹内心微动,思索了片刻,便说道:“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天以民为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此为一;国家存亡之本、治乱之机,在于明选而已矣,此为二;为政者,明督工商,勿使淫伪;困辱游业,勿使擅利,宽假本农,此为三。”
邓绥听完不禁内心对张禹的认识又拔高了一个层次。
“此人果然有大智慧。”
她明白,张禹这是在劝说他百姓才是国家的根基,民意就如同天意,要治理好国家就要从治理百姓开始,更还要尊重贤人任用能人,信用忠臣接纳诤谏,这是安邦定国之道。
“太傅所言,吾今日受教了。”
......
看见两人在亭下说个不停,刘隆在一旁丝毫没有玩乐的心思。
一旁的蔡伦显然是体会不到怀中刘隆的想法,还是一脸笑意地说道。
“陛下,你看这濯龙园的花开的多好看啊......”
“陛下快看,这叫做鲤鱼”
“陛下,我是蔡伦......”
今日第一次怀抱小天子,和其独处,蔡伦内心有些小小的兴奋。
“我真没想到,后世的纸圣竟是这样的人,难道说宦官废话都这么多!”刘隆转头,看向了蔡伦。
蔡伦感觉到这双乌黑的小眼睛盯着自己,好似利剑,瞬间感到后背发凉。
皇的直视,他惶恐。
“放我......下去......”刘隆咿呀地说出口。
这声音很轻,还有些断断续续,但落在蔡伦的耳中,好似滚滚天雷砸下。
不知为何,他忽然躬身跪下:“诺!陛下......”
没有丝毫犹豫,蔡伦急忙将刘隆轻轻地放在地上。
“陛下的目光,怎么如此让我胆寒,这哪是一个小孩子能发出的光芒......”
他内心感叹,不愧为天子,生来就具备天威。
这一声,也引来了邓绥和张禹的目光。
“隆儿今日可是发威了......”
此刻,刘隆转身,刚好与邓绥的目光撞在一起。
他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张开双手,跑了过去。
张禹目露精光道:“陛下不一般呐!”
“太傅如此盛赞,今后可要在这宫里多多指导辅政。太傅,尚书台那边你和徐防等人商议,尽快拟好赈灾方略,前方百姓等不得......”邓绥轻声说了一句,便起身朝着刘隆走了过去。
“诺!”张禹躬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