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听到徐富贵说要买最便宜的大米,他眼珠子上下打量着徐富贵。
难道这位主是落魄的富家公子哥不成?
没听说最近城中那个高门大户败落啊!
也没听说最近有打仗,北边有钱的大户人家前两年就携家带口转移资产住进省城了,这也爷看着也不像是北方长大的啊。
春生铭记掌柜说的那句;进门就是客。
他也没有因为徐富贵问最便宜的米价就甩脸不伺候而是耐心的说;“我们米行最便宜的是碎米一个大洋65斤,单独卖是16文钱一斤碎米,不知这位客人是否要买碎米?”
16文钱一斤的米价徐富贵也不知道是贵还是便宜,但是他知道战乱年代粮食的价格会比较离谱,16文钱一斤碎米这价也能接受。
徐富贵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开口;“100担,我要100担当场付现银,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你们陈记米行要负责把100担碎米送货上门。”
1担是一百斤,100担就是10000斤。
陈记米行的伙计春生开始盘算着米行库存有没有10000斤的碎米,
现在是灾荒年加上战乱年代睿智的掌柜早早的就存了一大批的粮食100担碎米还是拿的出的。
春生;“贵客您确定要100担的碎米吗?我们陈记米行一贯的宗旨概不赊账,如果贵客真的需要100担碎米还请现到柜台交钱,然后留下地址我们米行会请挑夫把100担碎米送到指定点。”
先交钱后送货徐富贵表示没问题。
他跟着春生来到米行柜台,
春生对着柜台扒拉算盘的一位老先生说了徐富贵要100担碎米,老先生开始扒拉这算盘算100担碎米多少块大洋。
噼里啪啦的算盘声音,
没多久打算盘的老先生抬起头;“一块大洋65斤碎米,100担大洋算你153块大洋。”
打算盘的老先生看着徐富贵双手空空,他开始怀疑这个人能不能拿的出153块大洋。
徐富贵朝门口探头的满仓喊了声;“满仓把装大洋的箱子拿进来。”
“来了少爷。”
听到少爷的招呼满仓拎着大皮箱来到了陈记米行的柜台。
徐富贵进入陈记米行后满仓就带着狗娃等人也紧随其后,他们进入米行就看见少爷跟米行的小伙计嘀咕说这什么,满仓觉得他们人太多呆在米行影响人家米行做买卖,干脆又招呼大家在外面等着,他蹲在门口等着少爷召呼。
满仓拎着的皮箱原本属于龙二的,
只因龙二运气忒差,几把骰盅就把大洋全输给徐富贵了,这不连带装大洋的皮箱也被徐富贵招呼满仓拎走。
当时龙二还不咋乐意,好歹也是牛皮箱子在多少也值几块大洋。
“取153块大洋出来给陈记米行的账房先生。”
满仓打开箱子拿了三封红纸包裹没有开封的大洋,又在箱子里开封的大洋中拿了三块放在米行柜台上。
账房先生接过三封大洋,他双手用力掰开哗啦啦的大洋散落在柜台桌子上十个一摞数完正好153块大洋。
“入账大洋153块,出粮碎米100担。”账房先生在账册上记录粮食出库数量。
大洋入账后春生开始招呼米铺的伙计去后面库房取粮,他来到柜台拿了纸张和毛笔;“贵客劳烦在纸上留下地址,我好派人送米。”
看着发黄的纸张和毛笔穿越者徐富贵一脸懵逼,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子他那个年代早已经停了毛笔课,让他用毛笔写繁体字和让他拿绣花针绣清明上河图一样难。
为了不在一个米行小伙计面前丢脸徐富贵开口说;“留地址就算了,我们徐家在龙门县也是大户人家,种贡米的徐家在哪你们应该也知道,把100担碎米送到徐家,自然有人接收。”
“这样我给你们留俩人等到送米的时候他们会在前面指引。”
“徐家。”
春生都懵逼了,
徐家有近两百亩贡田,按每亩贡田产300-400斤稻谷,一年春秋两季稻米,徐家的贡田也能产15万斤稻谷左右。
徐家有吃不完的贡米还用来米铺买米吗?
看着米铺伙计春生的懵逼表情满仓骄傲的说了声;“这位是我们徐家的大少爷。”
春生得知面前的人是徐家大少爷,他想到自家掌柜托媒人去徐家提亲想要跟徐家联姻从而能得到徐老爷的支持卖徐家的贡米。
春生从小被掌柜收留吃陈家大米长大,他和家珍小姐一起长大自然希望大小姐能嫁得良配。
他开始打量起徐家的大少爷从外表看徐家少爷长得也一表人才和他家小姐外貌般配,
但是听说徐家少爷不着调做事荒唐是个十足的败家子,这一看徐家大少爷不像传闻中所说那般不堪。
三人成虎谣言害死人。
春生想到自家掌柜每每想起拿小姐和徐家少爷联姻都会愁容满面根本睡不着觉,总觉得把小姐推入火坑对不起小姐,我得把徐家大少爷不是败家子的好消息早点告诉掌柜。
打定主意后春生跟徐富贵告罪一声快速跑去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