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的实验室闻起来像被阳光晒透的鲸骨。
苏黎的指尖悬在气相色谱仪上方,看着自己呼出的白雾与仪器蓝光交织。三十秒前,这个自称海洋学家的男人用激光切开保险柜,取出的不是机密文件,而是一盘发霉的卡带——1997年红磡演唱会现场录音。
“陈教授没教过你,电磁波会让记忆读取产生偏差?“林深将卡带塞进老式收录机。
窦唯的鼓点炸响瞬间,满墙培养舱里的发光水母突然同步收缩,在幽蓝液体中拼出北斗七星的图案。最末端的舱体浮现青花瓷纹路,正是苏黎修复的那块宣德海祭盘。
“这是生物全息存储器。“林深敲了敲玻璃,“儒艮的发光细胞改造体,能通过声波频率显影。“
他突然抓起苏黎的手按在舱体表面。刺骨的寒意穿透掌心,记忆如带倒钩的渔网拖拽她下沉——
四百二十年前的月光是靛蓝色的。
苏黎(或者说这具属于明代匠人的身体)正将瓷胎浸入釉浆。这不是寻常的钴料,液体里悬浮着细碎的鳞状物,随搅拌泛起珍珠母贝的光泽。工坊外传来琉球使臣的呜咽:“龙目井已枯,求大人赐鲛人泪...“
剧痛从指尖蔓延。苏黎发现自己在雕刻的根本不是缠枝莲纹,而是人鱼交尾的图腾。瓷盘中央逐渐成型的,赫然是林深那张混血面容,只是眼角多出两道鳞片状纹路。
“啪!“
现实中的培养舱突然爆裂。荧光液体喷溅到天花板,化作燃烧的希腊字母λ。林深用风衣裹住苏黎翻滚到实验台下,她听到子弹击碎烧杯的脆响,以及某种深海节肢动物爬行的窸窣声。
“陆沉舟的见面礼。“林深擦去脸颊血渍,露出虎鲸牙齿般的冷笑。他摘下破损的防护镜,瞳孔在警报红光中彻底分裂成双重竖线,“现在相信你导师是被灭口的了?“
玻璃窑炉的轰鸣盖过了苏黎的耳鸣。
林深祖宅的地下工厂里,十二座熔炉排列成黄道十二宫阵型。戴鸟嘴面具的工匠们正在吹制某种医疗器械,液态玻璃在铁管末端膨胀成肺泡结构,内部布满仿生毛细血管。
“1943年,我祖父用威尼斯水晶工艺复制了琥珀屋。“林深将青花瓷片嵌入控制台凹槽,“现在我们要造的是更大的谎言——“
全息投影在熔炉群上方展开。苏黎看到数百个光点在太平洋深处闪烁,组成巨大的双螺旋结构。某些光点突然熄灭,对应的熔炉立刻喷出黑烟,工匠抽搐着倒地,面具碎裂后露出布满鱼鳃状裂口的脖颈。
“深海地震监测站?“苏黎注意到光点分布与环太平洋火山带完全重合。
“是产房。“林深启动熔炉净化程序,“每个光点代表一个正在孕育的人鱼改造体。陆氏集团通过海底电缆输送胚胎干细胞,就像给机械钟表上发条。“
他突然拽着苏黎跳进刚成型的玻璃球体。两千度的熔液在防爆膜外翻涌,球体内壁浮现出星图。“抓紧。“林深将两人的手腕铐在星图锁链上,“我们要去1923年找答案。“
时间在玻璃中流动的速度不同。
当球体停止旋转,苏黎的虹膜上还残留着银河系旋臂的印记。他们站在一艘蒸汽船的轮机舱内,黄铜仪表显示:1923年4月17日,气压29.97英寸,坐标北纬35°12',东经25°13'。
“祖父的时空胶囊。“林深抚摸过蒸汽阀门上的双鱼纹章,“他用熔融石英捕捉了这艘船临终的十分钟。“
尖叫声从上层甲板传来。苏黎跟着林深冲上舷梯,看见三个穿白大褂的人正在把船员扔进海里。落水者没有挣扎,他们的手指间连着蹼膜,瞳孔是浑浊的珍珠色。
“第一代基因污染。“林深的声音像浸在液氮里,“陆沉舟曾祖父的杰作。“
他举起从轮机舱取的扳手砸向实验室门锁。门内传出非人的哀嚎,数十具半人半鱼的生物被锁在铁笼里,腹部插着输送绿色荧光的玻璃管。
苏黎的太阳穴突然剧痛。这次闪现的记忆不属于过去——她看见现代的林深躺在这间实验室的手术台上,胸腔被剖开,第二颗心脏正在透明容器里跳动。
爆炸来得比1923年的记录早了两分钟。
林深推开苏黎时,她看清了那个引爆者的脸:与陆沉舟完全相同的桃花眼,只是右眼戴着单片显微镜。这个本该死于百年前的男人举起怀表,表盘玻璃折射出苏黎母亲年轻时的面容。
“代我向现在的陆先生问好。“引爆者的意大利语带着威尼斯腔调,“顺便告诉他,λ计划的最终受体不是人鱼基因...“
火焰吞没了后半句话。林深抱着苏黎跃入救生艇,身后的海面腾起青色蘑菇云。当冲击波掀翻小艇时,苏黎在浪花中看到了双重现实——1923年的地中海与2023年的威尼斯在同一个镜面碎裂,她和林深坠向不断重组的时空裂隙。
“抓紧这个!“林深将青花瓷片塞进她齿间。瓷片边缘割破嘴唇,血珠滴在釉面上激活了隐藏纹路。苏黎在昏迷前最后一秒看清了那些纹路:根本不是什么缠枝莲,而是用纳米级工艺刻写的CRISPR基因编辑序列。
潮水退去的玻璃岛上,陆沉舟拾起苏黎遗落的发簪。簪头的珍珠突然显影出林深实验室坐标,他对着月光微笑:“猫鼠游戏该交换猎手了。“身后海面浮起密密麻麻的荧光三角鳍——是鲨群,还是更危险的改造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