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想着跟上前查看,周远却是对着弟弟竖起手指,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他更加小心的观察,脚下的步伐也是变得轻盈缓慢了起来。
周远也没想着就自己那半吊子水平,设个陷阱就一定能逮到兔子。
他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对陷阱上面,只能以量取胜。
也就是期望自己这只瞎猫能碰上那些瞎兔子。
不过周远也不是一点尝试没有,他还是作弊了。
随手挖了些嫩芦笋,然后就被他丢在了空间里。
这也是周远不让周恒上前的原因。
周远知道,很多事他可以尝试,但也只有一次机会,要是没有收获,那下次想着要出来干这些,就是很难了。
所以该作弊的时候,还是要作弊。
从古至今,国人狩猎,从来追求的只是目的,只是收获。而不是闲着蛋疼,拼命猎获大型猛兽,就为了那虚无的荣誉。
绳套陷阱还是比较简单的一种,五六十厘米的细麻绳前端打了活结,另一头则是绑在截断了的竹竿上面。
一根细竹竿正好在中间一截两段,稍微带点倾斜的插入泥土之内,绳套距离地面大约十公分的样子。
这个上面,周远又是简化了。
他一开始想搞的是那种弹力陷阱,也就是兔子要是踩进陷阱里,弯曲的竹子反弹,直接把兔子脖子或者腿捆住,反弹后悬在空中。
但没办法,在这个上面,周远还是有些想当然了。他用小树枝跟芦苇试过做触发。
不是不灵敏,而是太灵敏了。
稍微有点风吹草动,芦苇乱摆,立马就触发了。
关键周远还不能破坏兔子行进途径中的环境。也就是周边的芦苇跟杂草不能清除。
要布置一个反弹触发陷阱,真就太难了。
这也是后世常说的,一眼会,动手废。
理论知识充足,但实操技术拉跨,也是很没出息的一件事。
不过周远也发现了自己的另类,比如说他在寻迹观察上,好像特别有灵性似的。
竟然连兔子是出来觅食的足迹还是回巢穴的足迹,也是能分辨出来。
说透了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因为兔子前进的着力点不同,所以有些腐稙上的足迹,清晰图案就说明了一切。
再有就是兔子经过路途两侧的小草倒的方向了。
这个上面虽然比较细微,却也是有那么点痕迹的。
兔子哪怕再警惕,但总归是牲口。是牲口就只会按照天性,按照经验生活,而不是可以思考。
周远布置完一个绳套,观察了一下兔子巢穴可能所在的方向,然后在绳套的另一端摸出了空间里放置过一段时间的嫩笋。
有没有效果,那也要试试。
周远是觉得,他已经用了所知的全部了。
比如说,选择狭窄的路段,也就是两边都是茂密的芦苇丛,兔子只在中间踩出了一条小路。
这就尽可能的避免了,兔子因为闻到人身上的气味,从而绕过这个陷阱。
而且也因为这里芦苇密集,也方便隐藏竹竿。
任何生物包括人类,都是具有侥幸心理的。
就像周远两次发现危险一样,这还是有空间作弊的情况下,但周远还是要确定具体危险源,才会想着提醒。
这个就是一个很荒谬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第六感,但很少有人会相信自己的第六感,反而会觉得自己疑神疑鬼的。
大约就是那么个过程,感觉不对,心里有感应今天做什么事会出现问题,然后一路上小心谨慎处理着一切细节。
最后则是平安无事,反而自嘲自己疑神疑鬼。
有没有想过,可能发生的危险,已然在你前面的谨慎当中给消除或者避开了。
而在事前的第六感,则是没有问题。
能存活到现在的生物,要是没有对危险的预知,早就在历史当中湮灭了。
那是刻在基因链里的东西。
周远布置好一个陷阱,其实也就是前后几分钟的时间。
这还是前面试了一个弹力陷阱的缘故。
周远又小心的退了出来,然后这才舒了一口气。
周远对着周恒低声道:“做个记号,咱们明天过来查看一下。换个方向,再装几个陷阱。”
周恒点头不语,小脸相当紧张。
虽然他跟周远到现在还没见过什么猎物,但狩猎的气氛,刚才已经被周远的动作拉满了。
周远并未带着周恒往芦苇丛金面进多深,只在十多米进深处横向寻找。
他对自然是敬畏的。
像是周远跟周老四赶鸭的时候,感受过好几次在湖面上的芦苇丛当中,有什么目光盯着他。
这个年头,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还保持的很好,见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不奇怪。
如此之间,周远往着南方边移挪,边寻找,却是布下了十多个绳套。
不过不止是捉兔子的大绳套,也有小的,那是因为发现了野鸡觅食的痕迹。
还是那句话,不管成不成,总归就是试试呗。
要真能瞎猫碰到死耗子,那就是全家吃肉的节奏。
周远之所以往南走,也是因为元宝山在他们的东南方。
从这边过去,正好能跟那些干活的大人们避开。
“找找看,长杂草的地方,有没有什么洞口。碗口大小,附近可能有那种圆咕隆咚的兔子屎。
记着不要用手拨草,用竹竿扒拉,防止被蛇咬。”周远对着周恒叮嘱道。
绳套陷阱只是周远的尝试,以后他还会不断的改进。
但找兔子洞,他今天可是想好了,必须要有所获的。
不搞个一两只兔子回去,就秦梅那个性格,估计会把他屁都骂出来。
周远发现,他家老二的性格还是挺好的。
真做到他感兴趣的事情,周恒会很认真。
就像刚才跟着周远在芦苇丛里那样,周远让他走就走,让他停就停,中间也没有过什么大呼小叫。
也就是出来以后,询问了一下周远布置陷阱的结构,以及为什么那么布置的原因。
“哥,这边一个洞口。”周恒在不远处低声喊道。
周远拿着铁锹赶了过去,却见周恒拨开的杂草间,一个十多公分直径的洞口就出现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