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温辞端坐在妆台前,凤眸凝视着铜镜中自己略显憔悴的面容。
她的小手轻轻放在那本已经有些泛黄的《诗经》上,眼神中流露出少女独有的期盼与哀愁。
那模样,恰似春日里枝头的娇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满是对远方的思念,又似在追寻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缥缈幻影。
“小姐,这都什么时候了,您怎么还这么淡定!”贴身丫鬟翠竹焦急地在一旁踱步,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慌乱。
她看着袁温辞,满心不解,自家小姐怎么就像没把这要命的事儿放在心上呢。
袁温辞轻轻叹了口气,声音轻柔却透着无奈:“时也命也,我忧愁又能如何?”
皇帝的圣旨就像一道冰冷的枷锁,已经牢牢套住了她的脖颈,无法更改。
她深知自己不能抗旨,袁家的养育之恩重如泰山,若她抗旨不尊,袁家满门都将被卷入谋逆大罪的深渊。
“小姐……”翠竹欲言又止,望着袁温辞,心里满是酸涩。
她想着,自家小姐命苦,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等小姐嫁过去,自己大概率会成为通房丫鬟,一想到未来的姑爷,她心中就委屈得像被千缕发丝紧紧缠绕。
袁温辞像是察觉到了翠竹的心思,却也只能暗自叹息。
她嘴角微微上扬,轻声问道:“明天应该是《诗经》出新篇了吧?”
其实她心里清楚,翠竹和自己一样,都身不由己。
翠竹见袁温辞还是心心念念着《诗经》,虽不情愿,还是点了点头:“嗯。”
从这本《诗经》问世起,就成了袁温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百看不厌。
“小姐,这本《诗经》真有那么好看吗?”翠竹忍不住问道。
“当然。”袁温辞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仿佛被《诗经》里的世界点亮,“里面的每一段故事都扣人心弦,生动地反映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不觉得这诗句充满了意境,读起来如天籁之音吗?”
说话间,她仿佛已经沉浸在了《诗经》描绘的美好世界里。
“小姐,老爷叫您过去一趟!”这时,府里另一个丫鬟匆匆走进来通禀。
袁温辞微微颔首:“我知道了。”
她心里明白,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与此同时,镇北侯府中,牧禾之正悠闲地坐在书房里品茶。
“侯爷,淡泊书店那边来信了,说您的《诗经》供不应求,希望您多写一些!”沐寒风快步走进书房,将飞鸽传书递到牧禾之面前。
牧禾之接过纸条,扫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正是因为供不应求才火,一旦烂大街了就没价值了。”
自《诗经》出版以来,这一个月纯利润就达到了两百两白银,堪称暴富产业。
“这个月的新章节我已经写好了。”牧禾之拿出一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张,“这一次我们搞个粉丝福利。要是有粉丝想和作者交流,可以写封信送到淡泊书店,说不定他们的信会被作者读到。”
他深知,和书粉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对长远发展大有益处。
“好!”沐寒风言简意赅,接过书稿转身准备离开。
“什么人?”沐寒风刚踏出房门,余光中突然闪过一道冰冷的寒芒,紧接着,轻微的剑鸣声划破寂静夜空。
他反应极快,瞬间抽出腰间的慈悲剑。
“噗——”一道血花飞溅,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刺目。
沐寒风手持宝剑,身姿挺拔地站在屋檐下,面若寒霜,双眸如寒潭般深邃冰冷,让人望而生畏。
“什么人?胆敢擅闯镇北侯府?”他冷冷地喝问。
身前是一具尸体,正是刚才偷袭他的人,被他一剑毙命,见血封喉。
“杀!”暗处又涌出几个人影,他们显然没想到镇北侯府竟有如此高手,短暂愣神后,迅速反应过来,挥舞着兵器冲向沐寒风。
皎洁的月光下,门窗上映出激烈的刀光剑影。
沐寒风身形矫健,手中的慈悲剑舞得密不透风,只听见兵器碰撞的声音不断响起,由密集逐渐变得稀疏,最后,外面悄然无声。
牧禾之在书房里放下手中茶杯,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他对沐寒风的身手极为信任。
房门打开,沐寒风走进来,单膝跪地:“侯爷!”
“怎么样?”牧禾之神色平静地问道。
“十人,训练有素,应该是受人指使。”沐寒风望着地上的尸体回答道,心中暗自警惕,没想到刚到京城,就有人来试探。
“处理掉。”牧禾之语气平淡,仿佛眼前的血腥场景不过是日常小事。
其实,他在边关多年,什么样的生死场面没见过,这些刺客,还不足以让他慌乱。
“明白!”沐寒风点头,一声尖锐的哨声响起,不到片刻,府中便聚集了二十来个影卫,这些都是牧禾之秘密训练的死士,忠诚且武艺高强。
三日后,袁温辞早早起床洗漱,用过早餐后,她走到父母面前,恭敬说道:“父亲,母亲,女儿告退!”
“小柔!”袁明叫住了她。
“父亲有事?”袁温辞停下脚步,回头问道。
“马上就要出嫁了,少出门。”袁明神色关切又带着几分威严,“大家闺秀,理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今你快要成亲了,还成天往外跑,难免遭人闲话。”
“知道了。”袁温辞乖巧地点点头,可心里却想着,今天无论如何都要出去。
因为今天是《诗经》新章更新的日子,她一定要去买到,去晚了可就没了。
淡泊书店位于京城最热闹的街道,每个月租金高达一百两白银。
书店主人庄不凡,素有京城第一才子之名。
他出身于当世大儒鸿儒老先生门下,饱读古今典籍,对天下书籍了如指掌。
他的书法更是一绝,独创狂草一派,在京城名声大噪,备受达官贵族追捧,还曾得到景瑞帝的赏识,被赞为“大梁书生”。
一大早,淡泊书店门口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庄少爷,怎么还不开门营业啊?”人群中有人焦急地喊道。
庄不凡身着一袭白色长袍,上面绣着淡雅的水墨图案,玉冠束发,手持纸扇,风度翩翩:“诸位莫急!小店正在筹备当中,定会按时开门营业!”
他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耐心安抚着众人。
“少爷,已经准备好了!”伙计匆匆跑来,向他汇报。
书店里,庄不凡特意请来了二十个账房先生、二十个收钱伙计、二十个拿书伙计和二十个看店伙计。
为了防止人群冲进来撞坏书柜,还在书柜上安装了三层木栏。
“诸位请进吧!”庄不凡话音刚落,书店大门缓缓打开,人群如潮水般涌了进去。
“别着急,一个个来!”有人在一旁大声劝说。
此时,在远处的茶楼二楼,牧禾之和沐寒风正悠闲地坐着,俯瞰着淡泊书店的热闹景象。
“生意火爆,又能赚一笔钱了!”牧禾之满意地笑着说道,“这个时候,不凡应该在心里骂我了。”
他能想象到庄不凡在书店里忙碌又无奈的样子。
“他喜欢热闹。”沐寒风惜字如金,只回了五个字。
“你就不能多说几句话吗?早知道就叫不凡过来一起喝茶了!”牧禾之佯装不满,瞅了一眼身旁的沐寒风。
“嗯?”突然,牧禾之的目光被人群后方的一个身影吸引。
他定睛一看,竟是萧延祁。
他心中不禁疑惑,萧延祁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难道是冲着《诗经》来的,还是另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