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在她最难的时候,是陈美娜救她回来的,也是陈美娜帮她争取利益的,就冲着这点,沈春妮信她。

陈美娜听到这话,她心里感慨万分,“嫂子,这话先说的别太满,我把我这边的情况和你说一下,你看你要不要接就是了。”

“你也知道这里是海岛,海岛上的人靠出海养家糊口,而这一项少不了渔网。”

“前期渔网是准备工作,后期渔网是收尾工作,所以渔网是海岛必不可少的工作,嫂子,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想让你来接修理缝补渔网的活。”

“你修好了渔网,我给你找出路,这是前期工作,到了后面夏天的时候,我下海捕捞,你在后方给我帮忙。”

陈美娜这是在用自己的办法,帮沈春妮来找一条出路。

一条能够养活她和孩子们的出路。

沈春妮听完,她就给陈美娜跪了下来,“妹子,姐谢谢你。”

这动不动就下跪的毛病,陈美娜受不了,她抬手去扶着她,“嫂子,你别先谢我,补渔网这件事不简单,而且非常琐碎。”

“需要手头转的快,才能做的到,如果不是这块料,就只能是白搭。”

反正陈美娜是做不来补渔网的活,万千线头然后一点点去扯开,她若是做这活,一会会就做毛了。

“我能做。”

沈春妮极力的推销着自己,“我以前在家的时候,就做刺绣,只是那是当姑娘的时候,后来结婚嫁人做的活多,手就变糙了,做不了刺绣,但是我想着渔网和刺绣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和线打交道,我能坐得住,而且也喜欢。”

刺绣算是沈春妮为数不多喜欢的事情,但是后来结婚嫁人生子养家,伺候公婆,饲养家禽,慢慢的她好像忘记了,自己年轻时候喜欢做的事情了。

直到陈美娜提起修补渔网,她这才有了一种忆往昔的感觉。

但在想想以前刺绣,仿佛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一样。

陈美娜有些讶然,沈春妮竟然会刺绣,不过转念一想也正常,这个年代的女同志,她们几乎什么都会,也比想象中的更为吃苦耐劳一些。

“那行,春妮姐,下午我送你去船行,看下怎么修补渔网的,等你先熟悉熟悉再来做。”

陈美娜的速度很快,她本就下午要去单位,刚好送沈春妮去苗氏船行了,船行这边一年四季的渔网,基本都是破的。

他们不止要出海,还要自己缝补渔网。对于那些毛头小伙子来说,修补渔网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还不如让他们下海去打捞捕鱼。

陈美娜送沈春妮过来的时候,苗十一一边修补渔网,一边骂骂咧咧,“找不到头,找不到头啊。”

“怎么又找不到头了?吃屎啊这些渔网。”

旁边的苗银花反倒是能沉得住气,“找不到放哪里,换一块来修补,这一块我来。”

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也有耐心,而且苗银花本来就会针线活。

可是,苗十一不甘心的,他不能每次都做不了,就给姑姑啊。他自己盯着那渔网线看了好一会,试图抽一根出来,就能解决全部,但是没用,抽了一根渔网线,抽的位置不对,所以一整个渔网线,全部团成一团了。

苗十一看到这一幕,差点没被气死。

旁边的沈春妮犹豫了下,“能给我试下吗?”她的喉骨还没好完全,所以说话有些嘶哑,粗声粗气的,乍一听有些像是男人在说话。

苗十一愣了下,他回头便见到沈春妮,一个陌生的女人,他下意识地皱眉,刚要开口就见到陈美娜上厕所回来了。

“这位是我驻队的大姐,她会点手艺活,我便把她给带过来了。”

“十一,你让她试下。”

苗十一是信任陈美娜的,对于她推荐来的沈春妮,他自然也是信任的。

“给你。”他把乱成一团的渔网递过去,还不忘说了一句,“先说好啊,现在基本是死结了,不好打开了。”

沈春妮嗯了一声,她接过渔网,也没坐凳子,就那样站着,粗糙的手在渔网线上翻来翻去,不消片刻,整个被打结的渔网,瞬间被解开了。

这让苗十一顿时倒吸一口气,“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种打结的渔网细丝线,别说他了,就是他姑姑苗银花都要弄好久,才能打开。

沈春妮把打开的渔网线递给他,“就是这样打开的。”

这话说的,让苗十一相当无语,“你再试下这几张?”

苗氏船行是开船行的,还经常出船,整个船上别的不多,就是渔网最多了。

尤其是现在是冬季,他们出海的次数少,基本上都在家里缝补渔网,为了立春之后的出海做准备。

沈春妮有耐心,手也灵活,每一次打到的死结,她都能给精准无误的找到解开的地方。

这让苗氏船行的人都震惊了。

苗十一和苗广伟对视了一眼,“先天渔网圣手?”

他们回头看向陈美娜,“姐,你打哪找了一个这么厉害的人啊?”

“她是不是从小就开始接触渔网啊。”在苗十一的眼里,只有渔女,而且还是老渔女才能做到这个地步。

“哪里?”

陈美娜笑了笑,“春泥姐都不是海岛人,她是内陆人,最近才来海岛的,既然她能做的了这个活,那就让她暂时在这里帮忙了。”

“至于工资的话。”

陈美娜思考了下,“也不跟你按月了,你就按件吧,修补解开一张渔网多少钱?”

这个陈美娜还真不知道。

苗十一知道,“一张一块八那样,不过通常要忙一个星期,甚至更久的时间。”

所以其实渔女们赚钱也不容易,能赶海的去赶海了,赶不到海的就只能来修补渔网了。

陈美娜,“那就两块吧。”

“嫂子,你在船行这边修补一张渔网两块钱,货也可以带回去,只要你能交货,保证货没问题就行。”

她这是还考虑了,沈春妮有三个孩子,都太小了,离不了人。

沈春妮感激道,“可以。”

“我今天先练手,不要钱。”她也投桃报李,“明天开始正式上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