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殿下,您应该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

姚广孝带着几分歉意道:“上一次的失利,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过,下次,我们一定会想出办法对付那些古怪的装备。”

“到时候,就可以掌控全天下了。”

“如果殿下不这么做,那就是叛逆。”

“只有做了,才有资格被称为天子!”

姚广孝的一番话,深深打动了朱棣的心。

古人最重名节。

谁也不想永远背负着叛逆的骂名。

只有朱棣或者朱棣的后代,才有可能改写这段历史。

朱捷正想同意姚广孝去捕鱼儿海的意见,但是很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后方传来。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急匆匆的跑到朱棣身边,禀告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二公子已经支撑不了多久。”

“大夫说——”

那传令兵不敢再说了。

朱棣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大夫怎么说?”

朱棣怒道:“怎么了?”

“大夫说二公子高烧昏迷,活不了多久。”

传令兵只能低声说了一句。

“放屁!”

朱棣的眼睛都红了:“你再说一句,我就杀了你!”

“带我们去高煦那里!”

朱棣立刻掉转马头,往后急退。

五万人,算上后勤,其实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

朱棣并没有跟着大部队走。

所以赶过去还来得及。

等朱棣赶到的时候,才发现,后方的军队已经停了下来。

朱棣连忙朝着朱高煦的车驾冲去,却见徐妙云在车里哭得稀里哗啦。

“高煦,你怎么了啊?”

徐妙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

以前,她说话的声音都很小。

可是今天,儿子死了,她哭得那叫一个伤心。

而此时,朱棣已经站在了马车的外面。

可是,他又不敢往前走。

因为他不敢面对车上之人,也不敢面对徐妙云的质问。

同时,他也不敢去看朱高煦的尸体。

朱高煦是朱棣最宠爱的儿子,在他看来,朱高煦最像自己。

有勇有谋,简直是如出一辙。

朱高炽是个文弱书生,朱高燧是个没脑子的人。

唯有朱高煦,集二者于一身。

这也是朱棣最喜欢朱高煦的原因。

如果不是朱棣反了,朱高煦又怎么可能这样呢?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这样死在了荒野之中。

朱棣心中一阵肉疼。

朱高炽感觉自己的嗓子有些痒,剧烈的咳嗽起来。

他清了清嗓子,这才开口道:“父王,您快进去吧!”

“我想,二弟一定很想和父王见一面。”

朱高炽有气无力的道。

他的身体本来就不好,现在更是快到极限了。

朱高炽能坚持到现在,并不是他的体质有多强,而是他的意志力在支撑着。

朱棣犹豫了一下,这才上了马车。

这辆马车很大,朱棣特意让朱高煦坐在自己的马车上,以保证朱高煦的伤势。

但没想到的是,朱高煦还是没能被救出来。

朱棣叹了口气,走进了自己的马车里。

掀开车帘,朱棣和徐妙云四目相对。

徐妙云的眼中,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崇拜。

朱棣甚至看到了徐妙云眼中的愤恨之色。

她恨死了朱棣。

做个平民,总比死了儿子强吧?

之前,徐妙云还能理解,可事已至此,徐妙云再也忍不住了。

“妙颜,你没事吧?”

朱棣轻轻的呼唤着,但是却得不到回应。

对于朱棣的话,徐妙云没有回答。

朱棣又是尴尬,又是难过。

然后,他将目光转向朱高煦的尸首。

“高煦!”

朱棣泪流满面。

但他还是忍住了。

朱棣走上前去,摸了摸自己的宝贝儿子。

朱高煦少年时就跟在他身边打仗,没想到最后却是这样的结局。

马车停下了,整支队伍也跟着停了下来。

数万大军,都在等待着朱棣的到来。

大约一刻钟后,姚广孝终于忍不住开口提醒道。

“殿下,我们继续赶路吧。”

姚广孝淡淡道:“朝廷的军队已经追来了,我们没时间了。”

车厢里,朱棣沉默不语,没有说话。

徐妙云也没说什么。

朱棣是想带着朱高煦一起走的,如果能将他安葬在应天,那就再好不过了。

然而,这些都只是幻想,叛徒,根本进不了祖庙。

“将高煦的尸体埋在这里,让他安息吧!”

徐妙云被朱棣这么一说,整个人都哆嗦了一下。

显然,徐妙云是个很传统的人,对于朱高煦埋在荒郊野岭这件事,她是无法接受的。

不过,徐妙云是个理智的人。

现在的情况,徐妙云也能理解。

原因很简单。

朱棣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在这里久留,一旦在这里逗留,很有可能会被朝廷的军队追上。

那样的话,死的就不仅仅是朱高煦了。

朱棣的残部,恐怕就会全军覆没了。

因此,一刻都等不了,一刻也等不了。

虽然徐妙云很在意朱高煦没能魂归故里。

最终,也只能将这份仇恨埋在心底。

马车里,朱棣看向徐妙云,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

然而,徐妙云却是选择了闭上眼睛,不去看朱棣。

在徐妙云看来,爱子之死的责任,是要由朱棣来承担的。

如果不是朱棣造反,也不会有今天的事情发生。

看到这一幕,朱棣也无话可说了。

当即命人抬着朱高煦的尸首,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如果是以前,朱高煦是诸王之子,又是朱元璋的亲孙子,要是办丧事的话,虽然不能说有多隆重,但也要比一般人隆重得多。

甚至可以说,要仅次于亲王葬礼。

但是这一次,朱棣是真的没办法。

没办法,只能在地上挖了个坑,用木板做了一副棺材。

很快,他们就把尸体埋了。

没有吊唁,也没有葬礼,更别说是头七了。

做完这一切,朱棣就让人将棺材给埋了起来。

然后,朱棣亲手用笔为朱高煦写了一座墓碑。

准确的说,是墓牌。

朱棣没时间去找石头雕刻,就给了朱高煦最简单的一个木板。

整个过程非常简单,甚至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