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司马骏犹豫不决之后,局势在两方权力的博弈中愈发紧张。司马玮的劝说依然带有浓厚的现实考量,而司马伦则逐渐展现出他铁腕手段的面目,试图强迫司马骏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发起夺权之战。
一天傍晚,司马伦亲自召见了司马骏。两人再次坐在那宽敞的寝宫里,空气中弥漫着冷静而沉重的气氛。司马伦的冷酷与果断如同利刃一般刺入司马骏的内心。他深知这场斗争,早已不仅是为了江山的继承,而是关系到三国鼎立格局的改变。
“王爷,时不待我。”司马伦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威压,“眼下的局势已经到了临界点,若再不采取行动,整个朝堂将会彻底被其他王爷瓜分。你若不支持我,恐怕连江山都难以保全。”
司马骏看着眼前的司马伦,他明白,这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劝说,更是一种威胁。司马伦的决心已经不可动摇,而他通过这种威胁,向司马骏施压,要求他完全站在自己这一边。
“如果你选择拖延,只会使得局势更加复杂,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司马伦的眼中带着不容拒绝的冷酷,“你必须听从我的建议,发动战斗,才能保住自己的王位和家族的未来。”
司马骏脸色愈加苍白,心中却在剧烈翻腾。他知道,若不接受司马伦的建议,恐怕不止是自己的前途会受损,整个司马家族甚至整个国家的未来都将变得岌岌可危。但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忽视萧懿的理性与道义。他一直在犹豫,是否应该在这一时刻听从他所信任的萧懿的劝告。
然而,局势已经迫使他做出选择。
司马骏低下头,沉默片刻,终于抬起头来,眼中带着一丝不甘:“我会考虑你的提议,但这场斗争,未必能如你所愿顺利进行。”
司马伦冷笑一声:“王爷,若选择与我合作,你便能够牢牢掌控局面。不合作,局势将愈发恶化,恐怕你将失去的一切,不仅仅是这片江山。”
在那一刻,司马骏终于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他决定暂时支持司马伦,至少在眼下,保住自己的王位与家族。
然而,另一边的萧懿得知此事后,早已有所准备。他知道,朝堂的局势将无法被单纯的权谋所制衡,最终的决定关乎民心与天下百姓的未来。
“王爷,若您真打算支持司马伦,我愿意为黎民苍生作出最后的牺牲。”萧懿对司马骏说道,他的语气低沉却坚定。
“懿卿,不必……”司马骏听着这句话,心中无比沉重。
“不,”萧懿的声音变得更加坚定,“我愿意代为出使,前往朝堂,将真相公之于众,揭露司马伦的残暴与不仁。尽管这是一次极为危险的行动,但我相信,若真能为百姓平定这场权力斗争,我便心安。”
“懿卿!”司马骏心中充满了不舍,他知道,萧懿的牺牲将可能带来巨大的后果。但萧懿的决心已然无可动摇,似乎他早已预见了自己将为这场政治斗争付出生命的代价。
萧懿以近乎悲壮的决心准备离开,身影消失在宫门口,进入了黑暗的长廊。他的眼中没有丝毫的恐惧,只有一份为民请命的决然与宁静。
次日,朝堂之上,司马骏与司马伦等权臣汇聚一堂,气氛压抑而紧张。就在这时,萧懿出现在了朝堂中央,目光如炬。
“我萧懿今日前来,是要为天下百姓说一句公道话。”他站定后,声音如钟磬般响亮,回荡在整个朝堂,“治国之道,绝非唯权谋。司马伦所作所为,已不配担任一国之主,背离了治国理政之道。”
话音未落,朝堂中立刻陷入哗然。司马伦的脸色铁青,眼中闪过一丝危险的冷光。
“萧懿!”司马伦冷冷开口,声音中充满威胁,“你敢在这里挑衅我?”
萧懿毫不退缩:“我既为国家,便为百姓着想。你所图之事,将使天下百姓受苦。如今你要发动战斗,岂非自私之举?”
司马伦眼中已经露出凶光:“既然你如此执迷不悟,那就去死吧!”
他突然一挥手,几名亲卫悄无声息地逼近了萧懿,顷刻之间,利刃刺入了他的胸膛。鲜血迅速染红了衣衫,但萧懿依然站立,眼中没有丝毫的恐惧,只有对佛教教义的坚守和对百姓未来的希冀。
随着最后一口气的消逝,萧懿的意识仿佛穿越了时空,进入了一片光明的境界。那片光辉不仅包裹着他的身体,更渗透了他的灵魂。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道熟悉的声音,那是无比庄严、慈悲的声音:
“懿卿,你已经完成了你的使命。”
萧懿的眼前浮现出如来佛祖的身影,佛光璀璨,温暖而明亮。佛祖的脸庞慈祥,他的目光落在萧懿身上,仿佛透视了他千年的心灵。
“佛祖……”萧懿低声呼唤,眼中没有恐惧,只有一种深沉的释然,“我所做的一切,是否足以拯救这片苦海?”
佛祖微笑,目光柔和却充满了智慧:“你不是单单为一时之利而战,而是为了轮回中的万千生灵。你所牺牲的这一生,将成为未来无数轮回的希望。你曾是金蝉子,今生的牺牲不过是继续为众生播下希望的种子。”
“你不再是过去的你,但你的一切依旧连接着这世界的根基。你所做的牺牲,将为你带来另一种升华。”
佛祖的声音如洪钟般回荡在萧懿的心中,清澈而深远。萧懿的眼中闪过一抹光芒,他感到自己身体的束缚已经消散,灵魂得到了升华,仿佛又回到了轮回的起点,准备为新的使命而重生。
“如你所愿。”佛祖缓缓点头,轻轻地挥手,佛光照亮了萧懿的身体,随即将他带入了宁静的轮回之中。